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再华
释义

陈再华,四川人,成都再华教育机构创办人,西南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学士。全国资深演讲家,教育成功学《成功的起跑线》作者。演讲1300余场,听众达200万,现为多家集团公司高级顾问。主要著作:《成功的起跑线》、《快乐学习》

生平

陈再华(1904—1935年1月24日),男,汉族,浙江平阳人。1919年,就读于平阳县学堂,1920年,转入温州艺文中学。后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后,因对当时教育制度不满,仅读一学期,转入上海自治学院学习社会学。他学习勤奋刻苦,对哲学、政治学感兴趣,并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

革命家

矢志要做一个革命的实行家,因为参加学潮,1926年遭校方开除。1927年,又入上海光华大学学习。1929年赴广州,任培正中学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组织“培正文艺研究社”,出版《培正文艺》杂志。活动逐步扩展到校外后,先后组织了“一般文艺社”、“新文艺评论社”和“新兴文艺社”,出版《一般文艺》、《新文艺评论》和《新兴文艺》杂志。并联合这些秘密团体,成立了广州“争取言论自由大同盟”,推动广州的革命文艺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帮助中山大学成立了“左翼剧联广州分盟”和秘密的“苏维埃之友会”,开展抗日宣传和为江西中央苏区募捐的活动。并创作了风靡南方各地的《奋起救国》歌词,鼓动人民团结一心,奋起抗日。1933年,为了把广州和香港等地自发组织的进步团体置于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之下,他联络文化界进步人士,起草了关于广州和香港的文化运动和各团体组织的情况报告,赴上海,向中共党组织和“左联”要求“组织两地所有进步的文化工作者推进文化运动”。中共中央特科得悉情况后,吸收他为直接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中央特科工作。回广州后,他在香港建立秘密通讯联络点,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搜集了广东、香港一带的军事、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情报,对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起了积极作用。1934年7月,赴上海向党组织汇报了工作。继而重返广州,将暴露身份的革命青年撤离广州,自己在日益危险的处境下坚持斗争。被捕前14天,他以献身革命的思想准备,写下一首《献给母亲》的长诗,告慰母亲:“为着绝对的多数,为着自己的子孙”,已经“坚强地组织起来,众人的血是流不尽的”,儿子要为革命“永远地前行”。11月26日,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关押在广州警察局狱中。敌人施行酷刑逼供,戴上镣铐,拔光了他双手的指甲,他始终不肯吐露真情,引诱他“悔过”,他义正词严地回答:“我的行为光明正大,没有什么需要悔改的”。

就义

1935年1月24日,被杀害于广州黄花岗。遗体由生前好友运回故里安葬。牺牲后,家乡人民收集他一部分著作、译作和书札,出版了10余万字的《再华文拾》,以资纪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