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泉州海印寺 |
释义 | 海印寺位于泉州东海法石村宝觉山上,距城约10里;山下是石头街。始建于宋代,初名海印室,几经兴废,清代及民国初重修,1985年重建。1992年9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入门则见梵宇金碧,间架纵横。循东走,通后院,西廊有宝觉院,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讲学处。东厢有朱子祠,为后人奉祀之所。山之高处,有“天风海涛”楼,朱子所题匾额尚在;还有“极高明”一匾,亦为朱子墨迹,废于文革。 宋末,蒲寿庚曾在此建望海楼,又在后渚建观云台。寺前原有一立石,上刻清代书法家庄俊元所书“佛”字,后毁。 清宣统二年(1910)大旱,寺主持僧建坛求雨不得,受人讥讽,即筑柴为塔,自焚其中。里人感其德,以其骨灰塑像奉祀,谓之醒世佛。 民国初,介净法师从广州来寺主持,扩建寺宇,重兴海印寺,卒葬寺西。 海印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寺中构筑有假山园林,是泉州古园林的标本之一。假山石小巧玲珑,全山为清一色铁沙钟乳堆砌而成,难得一见,且还能分辨出古老的贝壳类存物附在其间。这种假山石生于海水与沙滩的交界处,须高处流下之泉含有腐蚀酸,流过沙滩时将沙面的氧化铁还原为氧化亚铁,然后遇海水变为高铁,其粘性甚大,能将水旁的散沙胶合成铁沙钟乳,而且多为小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