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豫钟
释义

陈豫钟(1762—1806)清代学者、书画篆刻家。字浚仪,号秋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廪生。深于小学,工书篆籀,摹印尤精,与黄易、陈鸿寿、奚冈齐名,为浙派篆刻“西泠八大家”之一。画兰竹秀逸有致,亦工画山水,尝集古今画人为传,著《求是斋集》。

人物简介

陈豫钟,《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作钟豫。出身金石世家,乾隆时廪生。工篆刻,早年师法文彭、何震,后学丁敬,作品工整秀致,其边款常作密行小字,颇为自负。精于小篆籀文,兼及秦汉,皆得古法,摹印尤精。阮元任浙江督学时,曾铸文庙大钟,钟上记铭文,请其摹仿古文勾勒,端整壮丽,极受赞赏。嗜好收集金石文字,毡蜡椎拓,积卷数百本。见名画、佳砚,虽重值必购之,尤其爱好古铜印。

工画山水、松、竹、梅、兰,尝以篆法写墨笔松竹梅卷,书法苍雅圆劲,黄易为题岁寒图三字。尝辑《古今画人传》。著有《求是斋印谱》、《求是斋集》。享年四十五,事迹收录于《定香亭笔谈》、《畊砚田斋笔记》、《墨林今话》、《桐阴论画》、《广印人传》。

印章欣赏

边款特征

从文彭的冲刀双刀刻边款到何震始创的单刀切刀刻边款再至丁敬边款的不书而刻, 切刀刻款直至陈豫钟发展到新的高度。陈豫钟的刻款在研究前人刀法的基础上,自己探索出一套以腕为主的运刀方法,用腕的转动来调整不同的进刀部位,刻款时石少转动或不转动。在传世的一方“希濂之印”边款的款文写道:制印署款,昉于文何,然如书丹勒碑然。至于丁砚林先生,则不书而刻,结体古茂。闻其法,斜握其刀,使石旋转以就锋之所向。余少乏师承,用书字法意造一二字。久之,腕渐熟,虽多亦稳妥,索篆者必兼索之。……甲寅长夏,秋堂并记。陈豫钟的边款已甚至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与印文并驾齐驱。

陈豫钟的边款受到当时人的称赞,并慕其长款。在“最爱热肠人”一印的款文中就有记载:盖余作款字,都无师承,全以腕为主。十年之后,才能累千百字为之,而不以为苦。或以为似丁居士,或以为似蒋山堂。余皆不以为然。今余祉兄索作此印,并慕余款字,多多益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