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玉平 |
释义 | 1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专职画家◎ 一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专职画家◎ 简介1947年生,黑龙江宁安人。擅版画。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八五八农场。《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供稿》1968年毕业于黑龙江水利工程学校。黑龙江省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 ◎ 展览作品作品入选第五、六、七、八届全国美展。代表作有《镜泊湖初雪》(1979)、《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1982)、《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1984)、《八千里路云和月》(1994)、《高天厚土》(1992)、《大风歌》(1998)、《春风吹又生》(1999)等。版画《八千里路云和月》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高天厚土》、《春风吹又生》分别获第十一、十四届全国版画展铜奖。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陈玉平版画选集》。 ◎ 获奖记录1992年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98年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2002年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等,1999年获“鲁迅版画奖”。出版记录:《陈玉平版画选集》。 ◎ 收藏记录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炎黄艺术馆、广东美术馆、四川神州版画博物馆、欧洲木版基金会、俄罗斯美协等。 代表作品: 2 山东东营市人民检察院机关党委书记利津县陈庄镇人,1950年1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利津县整党队队员,陈庄镇党委副书记,罗镇乡党委书记,利津县监察局局长,利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2001年9月至今任东营市检察院机关党委书记。 陈玉平任利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期间,该院两次被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荣记集体二等功2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本人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两次荣记一等功,三次出席山东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3 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1965年北京四中毕业,1970年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西北从事农牧区基层医疗工作,后调回北京,曾在黄翠庭教授指导下从事外科工作,1976年开始胸外科工作,曾在傅尧箕教授、陈玉平教授指导下工作,1997年晋升主任医师,完成数千例胸外科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肺外科、先天性肺部畸形、气管支气管成型、肺癌根治方面成绩突出。大咯血的外科治疗工作曾经获得奖励。 1997年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及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肺移植及胸外科。回国后参加并主持肺移植的科研工作,已经完成临床肺移植13例,目前肺移植工作国内领先。 参加编写并已经出版著作10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参加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指导博士生2名。 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各一项。 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肺部疾病,重点研究肺移植,包括肺保护、临床肺移植术后处理等。 4 恩施职院电气与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女,1965年8月出生。工学硕士,恩施职院电气与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湖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恩施州电子协会理事,政府采购办评估专家,恩施州安全评估成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任主编、副主编正式出版教材5部,完成省、州科研课题7项,2005、2007年获学院教学优秀二等奖,2007年获学院优秀教案一等奖。2000年至2007年受学院、州各类表彰累计达13次。 5 枣阳化学工业总公司工程师女,1964年4月生,湖北石首人,大专文化。1982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湖北工学院;1985年8月至今在枣阳化学工业总公司工作,历任设备科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机修车间焊接工程师、总公司科研所工程师。她思想素质好,工作踏实,清正廉洁,技术过硬,参与并圆满完成了企业"四改六"扩建工程、合成氨技改工程等重大技改工程项目。每年均有一二项改革新项目获得总公司奖励。她本人1998年9月被国家档案局评为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国家二级达标工作突出个人,并多次被总公司评为"两个文明建设标兵"和"先进生产(工作)者"。 6 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1967年生,男,布依族,贵州长顺人,法学(民族学)博士。分别于1988年、1993年、2008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中央民族大学汉语系、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现为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讲授“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故事、傩文化、象征人类学。 主持国家社科课题“湘、鄂、渝、黔毗连地区土家族傩祭仪式的象征人类学研究”,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者完成了“中国西南傩戏仪礼与艺术研究”、“中国西南的假面剧与基层文化研究”、“考古出土文物、祭祀仪礼与中国基层文化”、 “中国西南民间宗教职业集团中流传的萨满与道教文献研究”、“中国西南部巫教祭祀仪礼与口头传承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合著《贵州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发表论文40篇。现任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为中国傩戏学会理事、贵州省布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7 菏泽市山东梆子剧团琴师男,汉族,山东单县人,菏泽市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琴师,著名的板胡演奏专家。 一张弓,两根弦,竟会在一双手里,操纵出万般天籁之音,或如大海激浪,昂扬奋发;或似小溪扬波,叮淙幽婉……这时,我就想,一双手可“操千曲而后晓音”,可仿“百鸟朝凤”,惟妙惟肖,其感染力何在?必是指上贮满了思情和意趣。然而,没有心的牵引,这一切还会存在吗?一切的一切都源自那颗坚毅执着的心灵。 然而,玉平曾经是“苍白”的,初中没毕业,便走向了社会,走向了让人汗流浃背的农田。其起因是,上课时间,他用自制的一对鼓棰在桌洞里敲击,像敲鞭鼓一样,除了忘我,也忘了别人。刺耳的噪音,不仅牵引了同学的目光,也激怒了任课教师。老师揪着耳朵把他提到讲台上,这种“耳提面命”还嫌不解气,又奋力地朝他脸上打了两巴掌。这一下打跑了他的自尊,也把他打出了学校的大门。“我不想上学了,想学拉弦子……”对其考学寄予厚望的父亲,把他逼到农田里,并守望着他进行对比教育:“干庄稼活好还是上学好?”玉平擦擦额头上的汗,看了父亲一眼:“还是干活好,可我想跟您学拉弦子。”一连三天都是这样的结果,玉平的父亲终于妥协了——这怨谁呢?自己在“文革”的时候就是本村“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队长,板胡、二胡、四弦样样会拉。耳濡目染,要不,孩子也不会在上课的时候敲鞭鼓。况且,大儿子不是也在县曲艺队拉坠琴吗?于是,玉平便开始了“家传”式的器乐教育,从此他的 “兴趣爱好”与“事业追求”也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人的一生,总有这样那样的“转折点”或“提升点”。玉平也不例外,他的器乐生命中,就有这样永远值得铭记的“三个点”或说“三个年头”。 一是一九八三年,县里举办戏训班,玉平报名学习板胡,被评委慧眼选中,成为30个报名者中两个“中举”者之一。自此,他开始了正规乐器、乐理的学习。在丁明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抛弃了从农村学来的不规范的 “野路子”,无论操作技巧,还是乐理知识,都得到了空前的快速提升。两年半以后,年方19岁的陈玉平,就拉起了单县豫剧团的“头把弦”。 二是一九八六年,菏泽地区豫剧团在全区招募板胡琴师,但却久寻无果,这时有人“通风报信”说,单县有位年轻的板胡高手。于是,风头正盛的陈玉平被选中,当上了一个更大城市豫剧团的“头把弦”。从单县到菏泽,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从业务境界到人生境界,陈玉平都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提升空间,他的眼前铺展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是一九九八年,陈玉平到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进修。理由似乎很简单——板胡或说“头把弦”,是一个豫剧乐队的灵魂。既然是灵魂,就不能仅仅固守这一位置,而应扩展开来,不仅统摄乐队,还要统摄整场演出,既当演奏员,又当指挥员,这样的角色定位,对一个人整体素养的考量是非常严峻的。而仅凭一腔热情和一定的演奏技巧,去充当这一角色,“稚嫩”和“苍白”自然使之无法企及。于是,玉平便只身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有幸得到了四位戏曲音乐大师的亲自指教。一位是给他方向性定位的左奇伟,一位是《朝阳沟》作曲王基笑,一位是《红灯记》配器张建民,一位是音乐系主任朱维英。陈玉平如饥似渴地吸纳着,细致入微地反刍着,激情满怀地创造着,或写词,或作曲,或理论,或实践,颖悟和勤奋,使他在一年的时间里,学完了别人需三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几位老师对他的形象化评语是:“就像老虎进了菜园子,见了什么都想吃!” 有了这样的积累,玉平的视界和游走的天地便更加的开阔。菏泽市地方戏剧院成立后,玉平走上艺术科科长的岗位。公务多了,但他的“头把弦”却没有丢,而且其演奏技艺也达到了一个更加自由洒脱的境界。传统板胡演奏法,是左手虎口嵌“死把”,只有四指滑动,而玉平却创造了“活把”,使上下滑动幅度达到了极致,不仅演奏更加灵活多变,也大大拓展了音域空间,增加了板胡的艺术表现张力。 有了这样的“绝活”,玉平的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他先是加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两个 “国”字头的组织,继而获得了山东省和团中央的“五个一”精品工程奖。2003年荣登全国中青年戏曲大赛 “十佳琴师”榜首,2008年荣获全国“红梅奖”山东赛区一等奖,最近又获得全国“梨园杯”戏曲音乐新作品大赛金奖。 这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的。在陈玉平眯目晃脑、出神入化的板胡演奏中,荣誉像朵朵鲜花,一瓣瓣地落到了他的头上。难怪著名戏剧评论家荆华先生竟把“板胡神手”的桂冠毫不吝惜地送给了他 8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基本信息◎ 简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国家职业技能签定中心物理金相高级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江苏省机床工具协会秘书处任秘书。 ◎ 工作经历1987.7 ~ 1989.9 南京第四机床厂铸造厂工作,任车间熔炼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9.9 ~今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讲师、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 1998.11 ~ 2005.11 期间任江苏省机床工具协会秘书处任秘书, 2007 年任科技与产业处处长。 ◎ 教研成果◎ 研究课题起止年月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本人角色及完成情况 获奖情况 06.2-06.7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苏教高 [2006]6 号) 参与人 江苏省教育厅(苏教高 [2006]13 号)公布的江苏省精品课程 01.12-02.04 《加强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苏教高 [2001]97-398 ) 第一主要参加人 2004 年 12 月江苏省教育厅结题 03.11-04.5 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苏教高 [2003]62 号) 第二参与人 江苏省教育厅(苏教高 [2006]1 号)批准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 发表的论文题 目 发表刊物 本人 铸态珠光体基体球墨铸铁 S195 曲轴的研制 《金属成型工艺》 2002/01 第一作者 校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球墨铸铁铸件的焊补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2004/10 独立完成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红硅石作修炉材料的应用试验 《铸造技术》 2005/07 独立完成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熔模铸造条件下 ZL111 合金熔炼工艺 《铸造》 2005/10 第二作者 校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熔模铸造硅溶胶模壳制造工艺 《铸造技术》 2006/02 独立完成 校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石膏型熔模精铸工艺的实践 《铸造技术》 2006/12 独立完成 校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研讨解决前进中的学生工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独立完成 校级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第二作者 校级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 技术服务项目1.“油泵技术发展项目”,负责人,2004-2006,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为学院获得技术咨询费10000.00元; 2.“企业奖学金项目”,负责人,2004-2006年,三年累计完成企业奖学金11万元; 3.《球墨铸铁铸件的焊补工艺守则》、《熔模铸造硅溶胶模壳制造工艺守则》、《石膏型熔模精铸工艺守则》等,工艺文件制定人,2000~2006年,无锡志成生化设备有限公司,用于生产。围绕科研工作的开展,在中文专业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 4.《铸造工》大纲的编写,1999-2001年,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首套技师培训教材,并担任该教材的主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