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义汉 |
释义 | 同济大学教授人物简介陈义汉,男,1964年10月出生。199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学位。陈义汉博士系同济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目前担任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医学院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和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他是《Circulation》、《J Am Coll Cardiol》、《CardiovascRes》和《Hum Genet》等刊物的审稿人,担任国内多个学会或刊物的理事或编委。 陈义汉博士长期从事心脏内科学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临床特长为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为基础和临床心脏病学。在医学基因组学和心脏病学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然而,其发生机制并不清楚。1998年12月-2003年1月,通过对心房颤动家系的遗传连锁分析,陈义汉教授团队和合作者一道,首先把心房颤动致病基因定位在人类第11号染色体11p15.5区域(19.6 cM, 约12Mb,位于D11S1363和D11S1346两个遗传标志之间),然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选择可疑的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他们在心脏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α亚单位编码基因KCNQ1中发现了一个改变氨基酸编码的点突变。该突变将该基因的第418位腺嘌呤核甘酸变为鸟嘌呤核甘酸,将该亚单位的第140位丝氨酸变为甘氨酸。这种突变仅存在于家系的心房颤动的患者之中,但是,家系中的正常人和188个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者无此突变。其后,他们将突变基因和辅助基因(KCNE1、KCNE2和KCNE3基因)导入工具细胞内,并使之表达相应的通道。通过细胞电生理学分析发现,突变钾通道(S140GKCNQ1-KCNE1和S140GKCNQ1-KCNE2)的电导性比正常钾通道(KCNQ1-KCNE1和KCNQ1-KCNE2)明显地大,同时突变还显著改变了上述钾通道的其它一些门控特性。该突变对KCNQ1-KCNE1和KCNQ1-KCNE2通道电流的影响,恰好与先天性长QT综合征突变相反。证明该突变(S140GKCNQ1)是致病突变、KCNQ1基因为心房颤动致病基因。S140GKCNQ1突变很可能通过缩短心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启动和维持人类心房颤动。该项成果的主要科学发现如下:1、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心房颤动的遗传起源,揭示了心脏钾通道分子变异可以诱发心房颤动,开启了学术界对心脏钾通道在心房颤动中的地位的认知;2、揭示了心房颤动的两个细胞电生理学机制,佐证了心房颤动的经典电生理学假说—"多子波折返学说";3、证明一个钾通道基因可以涉及多种心律失常;4、显示心房颤动存在遗传异质性,即心房颤动存在不同的分子遗传学基础。2003年2月—2004年9月,陈义汉教授率领团队,在较大数量的心房颤动家系和原因不明的心房颤动病例中筛查心脏钾通道分子变异。他们发现21号染色体上的KCNE2基因发生了变异。通过细胞电生理学技术,他们发现该突变体对背景钾电流具有“功能获得”性效应。这种“功能获得”性突变可能通过缩短心脏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启动和维持心房颤动。该项研究的科学贡献:发现了第二个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确立了钾通道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的分子基础。2003年2月—2004年12月,通过同样的技术手段,陈义汉教授团队发现了第三个心房颤动致病基因。该基因编码人类心脏内向整流钾通道Kir2.1。该通道的外向和或内向电流的增大可能最终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这项工作的科学贡献:发现了第三个心房颤动致病基因;揭示了心房颤动的第三个细胞电生理学机制;提示Ik1(一种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样电流可能是心房颤动的重要离子流基础。《Nature》和《Science》杂志对他们的工作发表新闻和评论,医学和心脏病学领域权威刊物《JAMA》、《Circulation》和《JACC》等也发表新闻或评论。国际上认为该工作是心律失常研究领域一个重大发现,国际上还认为该工作是心脏电生理学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陈义汉博士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先后发表论文50多篇,标志性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Science》和《Am J HumGenet》等杂志上。他申请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他主持的工作还被评为200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过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义汉博士也曾获得过“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上海市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上海医学领军人才”等荣誉或称号。 教育经历1987年07月:南通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92年07月:南通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内科学硕士学位 1996年0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 2005年07月: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结业 2006年09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进修,结业 2007年04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研修,结业 2007年09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培训,结业 工作经历1987-1993: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 1996-1998: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讲师 1998-2003: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2000-现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0-2003: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教授、硕导 2001-现在: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2003-现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2004-2004:美国凯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客座教授 2005-2008: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5-2007: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2005-现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7-2009: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 2008-现在: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2008-现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2009-现在: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9-现在: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和病理生理学系,主任 行政职务教育部心律失常重点实验室主任 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和病理生理学系主任 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中心常务副主任 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平台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主要学术职务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2006-2010)编委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委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编委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副主编 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 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 上海市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 Circulation等刊物审稿人 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评审人 国家973计划项目评审人 重要科技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奖励等级:二等。奖别:国家自然科学奖。个人排位:第一完成人陈义汉。证书编号:2005-Z-106-2-01-R01。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奖励等级:一等。奖别: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个人排位:第一完成人陈义汉。证书编号:2004-016。 荣誉、奖项和称号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09) 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2004) 上海市领军人才(2005) 中国医师奖(2006)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 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2007) 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5)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 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3) 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负责人)(2006) 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2006) 上海市曙光学者曙光奖(2005) 上海市劳动模范(2001-2003;2004-2006)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6) 代表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项目 国家973计划课题 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项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