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任伯年桃花白鸡图轴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桃花白鸡图》轴 【作者】:任伯年 【年代】:清代 【类别】:书画 【材质】:绢本、设色。 【规格】:纵136厘米、横54厘米。 【文物原属】:邓拓夫人捐赠 【收藏机构】:深圳博物馆收藏 藏品介绍这是一幅白绢上的画作,画面所写,为桃花树下张扬着大尾巴的一只白鸡,构图简洁,用笔粗放,鸡由白粉点染,从而呈现出羽毛蓬松的质感,画幅以黄绫为边缘,裱制得相当精致,左上角题“光绪乙酉春三月将望山阴任颐伯年画写”,旁有“颐印”朱印一方。 画上“颐印”的“颐”,是任伯年的名;题款中的“山阴”,是其籍贯,山阴在浙江,也就是今天的绍兴;他生于1840年(清道光十九年),卒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享年56岁;题款中的“光绪乙酉”,是1885年,这幅画是他在那一年三月中旬所作,“望”就是阴历十五。 在《桃树白鸡图》的右下角,有个“邓拓欢喜”的方印,此印是邓拓的藏印,这幅画来自邓拓夫人丁一岚的捐赠。 作品赏析清代画家任伯年画作在重视传统同时,又吸收西画速写、设色等技法,形成风姿多彩的独特画风,画路宽广,其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均有扎实功底,尤以人物画见长。徐悲鸿说他是仇十洲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王雪涛说他用色非常讲究,尤其是用粉,近百年来没有一个及得过他;英国《画家》杂志说,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凡高相若,在19世纪中是最具创造性的宗师。 任伯年在《桃花白鸡图》中绘繁华怒放的桃树下,一只白鸡缩颈漫步。作者用没骨法绘粉红的桃花和嫩绿的桃叶,相辅成辉;以淡墨烘染、粉白晕点的白鸡,活现出蓬松的羽毛质感。该作品是作者晚年经典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任伯年(1840-1895),原名润,字伯年,后更名为颐。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代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其人物、肖像、花鸟、山水、无所不精,他以严谨生动、洒脱新颖的艺术格调为海派诸大家中雅俗共赏的代表。任伯年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是他创作上的准备时期。从师任薰,奠定传统绘画根基;七十年代他深研传统,博采众长,同时又从西洋画中吸收营养,是融合中西进行变法时期;八十年代,是他创作上的鼎盛时期,这期间他不拘成法,勇于创新,被誉为“海派”艺坛的巨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