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洁生产导论
释义

作/译者:张天柱 石磊 贾小平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9787040182491 [十位:7040182491]

页数:349 重约:0.446KG

定价:¥28.10

内容提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在转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的层面上,立足于全球清洁生产的整体发展动态,阐述了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清洁生产的内涵与理论基础;从生产过程、产品、产业系统,以及促进清洁生产的政策工具等方面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最后以循环经济概括了的清洁生产的发展态势。该书注重内容的系统性、综合性、前沿性、开放性,同时满足对多学科高等院校学生使用学习的适应性。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政策等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各类专业学生使用,同时可供相关学科领域以及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特征

一、人口激增

二、经济高速增长

三、城市化加快

第三节 来自人类社会的资源环境压力

一、自然资源使用消耗

二、废物污染排放

第四节 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状态

一、土地退化

二、森林面积锐减

三、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

四、矿产资源耗竭

五、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破坏

六、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七、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

第五节 人类社会的响应行动

一、传统污染末端控制模式

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清洁生产的概念与推进实践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概念

一、生产与产业系统概述

二、清洁生产的演进过程

三、清洁生产的概念内涵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推进实践

一、联合国环境署的清洁生产高层研讨会

二、国际社会的典型清洁生产实践

三、中国的清洁生产实践

第三章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一、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二、系统的属性

三、系统工程方法

第二节 质量守恒原理

一、能量守恒定理

二、物质守恒原理

第三节 生态学理论

一、生态学及其基本规律

二、生态系统

三、产业生态化

第四章 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第一节 生产过程清洁生产的内涵和途径

一、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二、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

三、生产过程的演变

四、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内涵

第二节 清洁生产审核

一、概念与基本框架

二、生产过程评估

三、替代方案产生

四、替代方案评价

五、能源审计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过程单元分析

一、过程单元概述

二、反应单元

三、分离单元

四、换热单元

五、公用工程单元

第四节 清洁生产的过程系统集成

一、概述

二、能量集成

三、水集成

四、物质集成

五、管理集成

第五节 清洁生产审核案例

第五章 产品的清洁生产

第一节 产品及其环境影响

一、产品

二、产品的环境影响

三、清洁产品

第二节 生命周期评价

一、概述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框架

三、ISO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四、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五、生命周期评价的局限性

第三节 产品的生态设计

一、生态设计的需求与重要意义

二、产品生态设计

三、产品生态设计流程

第四节 产品生态设计策略

一、产品概念开发战略

二、产品结构优化设计战略

三、原材料利用优化策略

四、生产过程优化

五、产品销售网络优化

六、减少产品使用阶段的影响

七、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优化

第五节 案例分析

一、中国钢材生命周期评价

二、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生态设计

第六章 生态产业系统

第一节 生态产业系统

一、生态产业系统

二、生态_丁业园区

第二节 工业共生

一、工业共生的含义

二、工业共生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工业共生类型

一、按共生层次分类

二、按组织形式分类

三、按产业结构分类

第四节 工业共生系统设计步骤和方法

一、提出问题

二、确定目标

三、数据清单分析

四、工业代谢分析

五、共生系统结构设计

六、工业共生系统评价

七、决策分析

第五节 案例分析

一、美国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

二、丹麦卡伦堡生态_丁业园区

第七章 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与工具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

一、实施清洁生产的障碍问题

二、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

第二节 环境管理体系

一、ISO 14000系列标准

二、环境管理体系

第三节 环境标志

一、推行环境标志的意义

二、环境标志制度的发展

三、我国环境标志实施程序

四、环境标志分类

第四节 扩展的生产者责任

一、扩展的生产者责任的概念

二、扩展的生产者责任制度

三、支持生产者责任延伸的经济政策手段

四、扩展的生产者责任制度实践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境会计

一、可持续发展报告

二、环境会计

第六节 自愿举措

一、自愿举措的定义

二、自愿举措的类型

三、自愿举措的效益

四、制定与实施自愿举措

第八章 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第一节 循环经济

一、传统经济系统及其物质代谢特征

二、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

三、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

第二节 物质流分析

一、IPAT方程

二、物质流分析(MFA)

三、物质投入产出表(P10T)

四、单位服务的物质消耗(MIPS)

五、生态足迹分析(EF)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实践

一、国际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

二、中国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

参考文献

文章节选:

第一章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

本章从人类社会与环境这两个系统的关系出发,按照驱动一压力一状态一响应的模型框架,对以人口和经济增长为驱动变量的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特征、来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资源环境压力,以及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状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调整环境末端治理体系模式的响应行动,系统阐述了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始终生活在两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是由土地、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组成的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在人类出现几十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另一个是人类为了改进自身生存而用智慧和双手创建起来的具有社会结构和物质文明的人类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类正用自己发明的技术和工具,自己的知识和设想,去构筑、扩张着符合自身意愿、方式和理想的世界。

面对人类发展中的人类社会和环境两个系统,事实和科学认识一再表明,后来进化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只不过是环境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大系统,在地球缓慢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它特有的有机整体性结构、开放多样性功能以及反馈调节机制。正是这些结构、功能和机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承载空间,并通过物质、能量流和信息流,将人类社会子系统与外部环境大系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同自然界一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并在同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向前发展。

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在认识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上,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早期社会:

指以自然动植物为基础的采猎经济阶段。这一阶段中,人类长期过着摘取天然果实、捕获野生动物的生活。依附于自然,依赖于环境条件,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的各种自然生物资源,使得人类不得不努力去适应所依存的外部环境,包括对困惑不解的自然力的敬畏膜拜。

……

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在转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的层面上,立足于全球清洁生产的整体发展动态,阐述了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清洁生产的内涵与理论基础;从生产过程、产品、产业系统,以及促进清洁生产的政策工具等方面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最后以循环经济概括了的清洁生产的发展态势。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政策等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各类专业学生使用,同时可供相关学科领域以及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