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学宠 |
释义 | 简介陈学宠(1937~1982年)1937年生,海南省文昌市人。翌年,随父母侨居新加坡。小时候,入当地华人学校就读。高中毕业后,于1960年回到祖国,入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1964年毕业,分配到设在漳州的福建第二师范学院英语系任助教。1970年,他主动要求来到闽西山区的连城县,先后在麻谭“五七”中学、隔田农业中学任教。 任教经过“文化大革命”几年动乱之后,中学停教外语。学宠不得不改教自己完全陌生、其他教师都不愿教的农业基础知识课,外加校办农场的管理工作。他接受新的教学任务后,细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授课;又自费订购农学杂志,广泛收集连城气候变化、作物生长的资料,还专程到地区农科所拜著名的番薯育种专家朱天亮为师,开展培育番薯新品种的科研工作。他结合教学,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水稻杂交育种、马铃薯就地留种,茯苓、白木耳、香菇、蘑菇等菌种制种科学实验。在学宠的教育培养下,学生毕业回到乡村,不少人成了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女学生李銮珍毕业回村后从事杂交水稻制种,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他自己经过3年培育出来的“隔田白”、“隔水红”、“岩齿红”等番薯良种,比当地原来的当家薯种能增产五至七成,被各乡农民大面积推广种植。1978年,他被连城县和龙岩地区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改革开放后1980年,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连城各中学恢复英语教学。当时英语教师严重不足,学宠除白天在隔田中学教授英语课之外,晚上还要骑5公里多自行车到县里举办的英语教师培训班授课。他刻苦辛勤,认真负责,两边的教学兼顾得很好,从未耽误一节课。1982年,学宠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 同年8月,陈学宠病倒住院治疗,经诊断为原发性晚期肝癌。9月10日,医治无效逝世。12月,中共连城县委根据其生前的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