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小虬 |
释义 | 陈小虬跟随父亲在梧州生活,中学毕业后在梧州海关谋得一份差事,薪水不薄,体面风光,人称“海关大少”,20出头就已结婚生子,在父亲影响下,自小就喜欢唱粤曲、演粤剧,是陈泰龙私伙局的台柱。 中文名:陈小虬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门 出生日期:1919年 逝世日期:1992年 职业:戏剧表演者 简介陈小虬,男,粤剧丑生。生于外海直冲。 父亲的影响父亲陈泰龙是一位执业大律师。20世纪30年代,陈泰龙在广西梧州开办律师事务所,家道殷实,是梧州上流社会中的头面人物,喜欢看粤剧,爱好唱粤曲,牵头组织了私伙局,凡有粤剧团来梧州演出,必定到场观看,热情款待主要演员,并且邀请来家中开局。 个人经历1941年香港被日军侵占,大批爱国艺人率领粤剧团到广西避难、演出。马师曾率领的剧团来到梧州,陈泰龙大力捧场,陈小虬也拜马师曾为师,得到马师曾的亲自指点,唱做功夫大有长进。 剧团中有个花旦叫韦剑芳,绮年玉貌,声艺俱佳。陈小虬在学戏时与她耳鬓廝磨,假戏真做,产生了感情,便不顾父亲极力反对,放弃体面的职业和舒适的生活离家出走,与韦剑芳一起参加剧团到处演戏。陈泰龙认为他有辱门风,极力劝阻,但无法挽回,一气成病,药石不灵,英年早逝。当时广西尤其是梧州的报纸以很大的篇幅炒作此事,刊登连篇累牍的报道,说是“富家公子,迷恋戏子,抛妻弃子,气死老子”,闹得沸沸扬扬。 1942年陈小虬组织起以香港演员为主的“新青年”剧团,自任班主,演员有薛觉明、刘月峰、韦剑芳、林秋萍、陈醒章等,音乐员有朱添、林文锐、郭禧志等,是香港沦陷后进入内地阵容最强的剧团,带来了大批香港的新剧目,唱腔、服装都有很大的改革,对推动广西粤剧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南宁中华大戏院、新世界戏院演出了将近一年时间,深受观众欢迎。后来,另一位班主赖寿铭用高价拉拢部分演员、音乐员跳槽另组剧团,“新青年”剧团被迫散班。 陈小虬家财散尽,无法再做班主,此后以白寄萍为艺名,与韦剑芳拍挡,参团在广西各地演出,陈小虬这轰动一时的名字便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抗战胜利后,白寄萍、韦剑芳先后参加“胜利年”剧团、“晨钟”剧团,在香港和广东各地演出。 1947年两人分道扬镳,韦剑芳留在香港发展。白寄萍回了内地,参加了“猛龙”剧团,主要演员还有小木兰、靓少凤等。不久,原来在广西“逸龙”剧团与林鹰扬拍挡的洋玫瑰成为白寄萍的新拍挡。 建国后,白寄萍、洋玫瑰先后参加“胜利”、“红旗”等剧团,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巡演,期间也曾回过外海演出。 1952年他们参加“大江”粤剧团在阳江县城江城酒店演出,此后便留在阳江。 1954年剧团改革,白寄萍组建了“民主班”前锋粤剧团,任团长。 1957年前锋粤剧团改名阳江粤剧团,成为国营演出团体,白寄萍仍任团长。他任团长长达十年,领衔的阳江粤剧团在广东有一定的影响。 1964年“四清”之前,白寄萍离开阳江粤剧团。 1965年去了茂名粤剧团。 1979年退休。 1992年白寄萍在广州去世,终年73岁。 影响从艺陈小虬毁家从艺陈小虬跟随父亲在梧州生活,中学毕业后在梧州海关谋得一份差事,薪水不薄,体面风光,人称“海关大少”,20出头就已结婚生子,在父亲影响下,自小就喜欢唱粤曲、演粤剧,是陈泰龙私伙局的台柱。,虽然在粤剧中没有创下什么腔,没有立起什么派,也不是著名演员,但却在阳江群众口中留下了一句歇后语:“白寄萍骑马——搅搅下住系”。意思是说白寄萍表演骑马的动作时,用手中拿的马鞭“搅搅下”就算数(住系,阳江话,“就这样”、“算数”的意思),用来形容或者批评人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功夫从这句话来看,白寄萍(陈小虬)演戏的功夫似乎很不到家,表演也很不认真,其实,戏剧动作是写意的,虚拟化、程式化的,表演骑马就是用手中的马鞭配合身段、动作来表现,不可能真的骑着马上舞台,任何演员表演骑马,都是拿马鞭“搅搅下”就是了,因为白寄萍在阳江演戏时间长,观众对他印象深刻,所以就拿他作为代表,创造出了这句歇后语,而且使用率相当高,在阳江的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阳江人民中铭刻下了他的名字。 生卒年出生:1919年,农历己未年 逝世:1992年,农历壬申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