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沁园春·恨
释义

基本信息

词名:恨

词牌名:沁园春

作者:郑板桥

创作年代:清代

作品原文

沁园春·恨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①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②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③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④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⑤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⑥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⑦

注释

①夭桃:茂盛的桃树。斫:砍。煞:同“杀”,减损。

②椎:捶。

③郑板桥自称“荥阳郑”,以表对封建礼法的蔑视。“荥阳郑”指郑元和的故事。荥阳为郑氏郡望,相传郑元和即荥阳人,流落长安,唱莲花落乞食于市,妓女李亚仙拯救他于困顿之中,后来郑元和做了大官,李亚仙亦封国夫人。唐白行简《李娃传》即叙其事。郑板桥对这个风流韵事,然而近于子虚乌有的元祖十分敬佩,在作品中曾三次提到他。

④骨相:指人的骨骼相貌。旧谓骨相好坏,注定人一生的命运。席帽青衫:明清科举时儒生或秀才的服装。太瘦生:即太瘦。生,语助词。

⑤蓬门、破巷:贫者所居。

⑥箝:钳制。

⑦乌丝:全称乌丝栏,一种专供书写用,带黑格的绢素或纸张。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即郑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擅画竹、兰、石。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他的诗、书、画,人称为“三绝”。生平狂放不羁,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行动,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