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文天
释义

陈天文,1951年出生,是著名画家陈石濑先生的幼子,自幼受艺术氛围影响,耳濡目染,后曾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当选为黄岩书法协会理事长,以及被聘请为黄岩县政协委员,作品曾入《现代国际临书大展作品选》、《国际名家书画精品集》。

简介

陈文天,1951年生,浙江黄岩人,书画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台州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岩市书法协会理事长,作品数十次参加"现代国际临书大展"等展出。荣获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国际文化交流荣誉奖、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单位颁发的世界艺术名人证书等。1988年于上海美术馆举行"陈石濑、陈文天父子书画篆刻展",1990年、1992年又二度应邀赴香港展出。并有刻石于浙、皖、赣、甘、河南宋陵或为上海美术馆、刘少奇纪念馆收藏。

个人经历

家庭背景

陈文天1951年出生,是陈石濑先生的幼子。生长在翰墨飘香的世家,耳濡目染,庭训怜爱,加上他的聪明而且顽皮,还未上小学的时候,除了能在他父亲裁出的余纸上挥毫试笔外,居然还敢于在他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取出刻具和名贵的印石伏案操刀。不过,他却闯了大祸得了福,自此以后,他便经常跟随着他的父亲,出入于海上诸书画篆刻大家的门庭。

陈石濑先生早在30年代初,就以中国画在人文荟萃的上海崭露头角,成为由齐白石、徐悲鸿、郑午昌、朱屺瞻等许多著名画家组成的“中国画会”成员。五十年代前后,又在南京西路439号设立东方美术社,后来又在原址改为画室,交游往来颇多。那时候文天不过八、九岁,他们见老友家的小孩子竟自觉地有这样的雅好,似乎很稀罕,所以也格外关爱。当代篆刻大师钱瘦铁、来楚生先生,除收陈文天为入室弟子,指导他临摹汉印外,还陆续赠与《伏庐藏印》、《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六书通》、《赵古泥印存》、《瘦铁印存》、《然犀室肖形印存》等书藉,供他学习。曾在三十年代的《东南日报》的副刊《金石书画》上,接连刊登藏品的著名收藏家朱鸿达先生,在六十年代的某一天,也神秘兮兮地捧出一部一十二册的原拓本《宾鸿堂藏印》,送给文天,叮嘱他说:“这里拓印了我毕生收集的明清篆刻流派的精品,是文人印的起始,送你这部书,不单是让你开眼界,更要你常读细读,慢慢地从中读出这八十六家的四百另二方印面及边款,其实刻的只是文人两字。”

取得成绩

1968年,陈文天带着老一辈的那些馈赠,投亲到祖母家的浙江黄岩,插队务农。直至88年的那段时间里,他当过每天只挣3分工分的公社新社员,做过农机厂的临时工,担任过化工厂的技术员。娶了妻子,有了女儿。之外,还被吸收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当选为黄岩书法协会理事长,以及被聘请为黄岩县政协委员。以后,又拥有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易学大辞典》撰稿人、台州市政协委员、台州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台州市政协书画之友社副社长、中华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的等等头衔,后来又去了黄岩博物馆工作。他的作品也数十次参加了国内、外展出,以及在全国或国际性比赛中获奖,有的被刊入《现代国际临书大展作品选》、《国际名家书画精品集》、《二十世纪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名家作品集》;有的刻石于浙、皖、甘及河南宋陵;或者为上海美术馆、刘少奇纪念馆、释源祖庭白马寺等收藏。他的传略也载入了《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等多部辞书。影视短片《诗书画印陈文天》通过卫星影视交流节目,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内外300多家电视台播出。90年、92年他又二度应邀赴香港访问展出,被认为是“兼长诗、书、画、印。篆刻胎息秦汉而自出机杼,于古朴中出新意。书法以碑入帖,遒浑天真,意涉瑰奇。又以书法入画,揉青藤、八大笔意,神雄气畅。”作品也进而得到了欧、美、澳、日、新等国际友人与港、澳、台同胞以购藏方式的认可。1991年,瑞士的汉学家胜雅律先生,托一位中国朋友转请文天写一个“智”字,用以刊印他将在的德国演讲的告示,文天竟寄去了正、草、隶、篆各不相同的二十多种字样,这着实把胜雅律先生惊讶了许久,连连赞叹说:“真是只有中国人才有的智慧啊。”

苦练基本功

对于文天的创作。在88年的父子书画篆刻展的作品中,他告诉了关爱着他的人们,自68年插队务农后的二十年里,他是遵行恩师所教导的方法,在基本功的训练上,按部就班地下了苦功的。著名作家郑逸梅先生对他这时的作品非常赏识,在《书林片叶》中说:“顷见陈文天所书钟鼎行草,秀逸之气,扑人眉宇,询之,始知文天乃画家陈石濑之哲嗣,钱瘦铁、来楚生之高弟。石濑、瘦铁、楚生均我稔友,为之欣欣不置”。在众多前辈给文天的题词中,黄幻吾先生的“艺海无涯”、申石伽先生的“法从秦汉来”、王伯敏先生的“于方寸中得其趣”,都对他这时的作品也予以了各种褒扬。

创作发展方向

正如郑逸梅先生又在《澳门日报》上说他:“渊源家学,画兰竹洒然有致,又擅书法篆刻,为多面手”。文天的创作,首先是书法篆刻并举,由于两者联系密切,他的书法自然会从篆隶和北碑中进进出出。自清季嘉、道以降,碑学兴起,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又为之竭力鼓吹,到了民国以后,从碑学中汲取营养,在书法界已蔚为风气。文天能步其余波,又不舍弃帖学的基础,撷选了石门颂的舒展,嵩高灵庙的奇崛,爨宝子的古穆,参合以二王的神韵,米芾的风采,特别是融进了黄道周、倪元璐的意态,演化成活泼空灵的行草书,在面貌上避开了古往今来的书家,确实很不容易。我曾询问他写成这个样式的原委,他说,他认为古人说的“法从理生”的“理”,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演绎,而“理从道生”的“道”,源于人们在生活的主观演绎中,所提取的对客观的阐释,在林林总总的演绎和阐释中,他选择的是清初石涛的“一画”论。石涛的画论,曾被一些美学界的人士,看作是表现主义的宣言书。表现主义是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象。这与文天所理解的“法”不悖“道”,很有些不同。这无疑是说,他的书写方法,就是在乎于从客观阐释和主观演绎中,用“心”去取值,进而自己“生”出来的,故而是既不悖于“道”和“理”,又不同于他人的新的方法。

作品特点

既然文天的书法,是从《苦瓜和尚画语录》里悟出的,他的画,想来更是以石涛的美学一以贯之了。我看他的兰竹,似乎从郑板桥入手,再上溯文同,复游走于李方膺、蒲华、吴昌硕之间。在墨法上,尤其喜欢以湿取胜。湿笔的运用虽然难度很高,但一旦自如了,画出的枝枝叶叶,总是令人觉得有如春雨沐后玉一般的滋润,显得格外鲜活。宗白华先生说,“文人画的最高境界是玉的境界。倪云林的画可为代表。不但古之君子比德于玉,中国的画、瓷器、书法、诗、弦琴,都是精光内敛、温润如玉的意象”。文天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告诉我,他有一直有一个心愿,他是想将他以往所学的,包括诗、书、印、鉴赏等等学识,九九归一,不断地归结到他的画面里。那么,如今他画的兰竹温润如玉,也许已经是实现了这个心愿了吧。

评价

文天现已经将近六十岁了,除了画兰竹,也画其它花鸟或者山水,偶尔也画人物。他的画,无论有时取法的是青藤或者虚谷,还是苦瓜和尚或者八大山人,但总不离以书入画的特点。这使我想起了吴昌硕先生。吴昌硕先生自谓“三十学诗,五十学画”,大智大勇地以篆籀的用笔作画,别开了写意花鸟的新境界,七十岁后声名大振,卓然成就为一代大家。文天说来是吴昌硕先生的第三代传人,走的也是从诗、书、印又归结到画的那一条路。愿文天继续淋漓尽致地发挥,“籍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在国画创作的领域里,不断深入地感受生活的丰富,发乎心,动乎情,应乎手,一定会不负众望,结出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