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伟钧 |
释义 | 人物简介陈伟钧,男,1945年11月生。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1970年至1978年在遵义县第二农机厂任技术员。1978年至今,在地矿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工作,并于1992年被评定聘任为实验测试高级工程师。 科研情况陈伟钧长期从事实验仪器的研制和实验测试方法的研究。在油气运移聚集模拟实验和油气储盖层微孔测定方法及其实验仪器的研制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其中“KG-78型孔隙结构仪的研制”、“天然气盖层的研究”、“天然气运移的研究”等项目四次分获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典型盆地凹陷天然气运移聚集机制模型研究”,获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识别天然气评价气源岩和盖层的方法研究”,获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1年主持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天然气运移聚集机制的模拟实验研究及测试设备的研制”,经专家审定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论文有《盖层微孔隙结构的测定方法》、《天然气盖层的研究方法》、《油气运移聚集机制的模拟实验研究》等。 陈伟钧。 于1999.1.1出生于永春,学生。 苏州市教育专家陈伟骏,男,1962年生于江苏苏州,1990年被评为苏州市英语学科教改带头人,1996年10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的称号,1998年陈伟骏同志被评为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 历任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教师、副校长;吴中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书记;区教育局副局长、局长。该同志2次被列为江苏省首批“333”工程培养对象。现兼任苏州市外语教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价处项目专家。 在基层担任外语教师期间,陈伟骏同志刻苦钻研业务,善于积累经验;注重吸收国内外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他所倡导的“结构功能法”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首肯。他的教学经验多次在省、市级有关学科会议上交流推广,其课文整体教学模式试验示范课由中国教育电视向全国播放。 陈伟骏同志在省、市青年教师评课选优中多次获一等奖,在省、市内外上了上百次公开课,并受聘赴省内外讲学,介绍教育思想。他先后向16个国家的来访者开课,受到了赞誉。包括《文汇报》在内的全国、省、市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他的事迹,受到同行好评。在本地区乃至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陈伟骏同志是一位学习型的同志,平时能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学位,现为该校教育科学学院比较教育学专业教育行政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