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巧云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巧云村是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云和镇的城关村,位于老城区,共有507户、1621人,村里的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达9223元。住房大多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老房子,有一些甚至残破不堪,而且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现象严重。2007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给巧云村面貌的改变带来了机遇。巧云村开始创建 “生态文明村”,科学合理地进行村庄整治工作,一改往日“脏、乱、差”的现象。目前,该村已有182直新房拔地而起,给水和排水管道基本改造完毕,道路硬化、绿化通道达到标准,而且增添了许多文化体育设施。该村还组织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编制,成立公共事务管理组,制定并实施有关村务责任制,村民们不再“自扫门前雪”了,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该村布龙队在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上获得金牌,村里还斥资74万元,建立起了35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 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要做好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班子建设,现在,该村正往这四个方面努力,巧云村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将更上一层楼。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90.8亩(其中:田 亩,地490.8亩),人均耕地2.3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 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亩,主要种植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0亩,其中养殖面积0 亩;草地0 亩;荒山荒地 600亩,其他面积209.2 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 路、通点 、通 (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 0户通自来水,有 0户饮用井水,有 5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54户通电,有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0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和%);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2户(分别占总数的4 %和4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 路(或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 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1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0辆,拖拉机 1辆,摩托车1 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0户;建有小水窖 3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 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 亩,有效灌溉率为 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5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5万元,占总收入的38%;畜牧业收入9.4万元,占总收入的 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0头,肉牛16头,肉羊 0头);渔业收入 0万元,占总收入的 0%;林业收入1.5 万元,占总收入的4%;第二、三产业收入3.1万元,占总收入的6%;工资性收入 22万元,占总收入的37%。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46人(占劳动力的17.8 %),在省内务工25人,到省外务工21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玉米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22.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60%。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植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拥有企业0 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 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 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0 户。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54户,共乡村人口216人,其中男性109人,女性107人。其中农业人口180人,劳动力135人。该村以汉、彝族为主(是汉、彝族混居地),其中汉 族 184人, 彝族32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 人,占人口总数的0%(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6 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62%;享受低保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水磨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 公里,距离乡(镇)卫生院23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 0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 4户,占农户总数的7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营地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水磨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2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人,其中小学生20人,中学生2 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畜饮水困难(主要突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畜饮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各村提供)。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核桃(如发展 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 100头、牛 6头、羊45 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14 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 900元增加到1100元。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