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田忠 |
释义 | 个人简介陈田忠,祖籍福建,科恩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EEC国际欧国际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EEC上海欧文经济学院董事长;上海金田企业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海外列席代表;上海浦东新区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意大利华人华侨教育基金会主席;上海市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市侨商会副会长。 1999年,创立科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一个小小的贸易公司,现已发展为涉及房地产、国际教育、创意设计、能源化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1999年创办英国EEC上海欧文经济学院,与国内多所百年名校合作,共同组成强大的师资队伍,严格按照英国教育质量执教、并在意大利罗马、英国伦敦、中国上海、北京等地区拥有多所EEC欧文学院的英式教育高等学府,是讲应试教育引进中国的第一人,北意大利时尚杂志评为“教育界的拖拉机”。 秉承实业报国、教育包裹的理念,陈田忠先生迄今在国内投资规模已逾80亿,为中国培养国际人才、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扩大对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中国企业家协会优秀企业家;第六届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影响中国经济三十年三十人;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等多项荣誉。 2008年,陈田忠先生在意大利罗马发起并赞助“中华盛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中意建交39周年”主题国际画展,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在做好自己企业的同时,陈田忠先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次解囊捐助,自2001年以来,已累计捐款达3385万元人民币。 陈田忠梦想的实现梦想是金色的,现实往往是灰色的。初到风情之都意大利,生活毫无浪漫可言,却展示了最为严酷的一面。背井离乡,一切都陌生,一切都要适应。语言不通、环境迥异,文化的差异与震荡带来的精神困顿尚未消散,陈田忠就要为嘴巴奔波劳苦。为糊口,他在小饭馆打工,小山一样的碗碟见证了这个年轻人梦想的幻灭,粗糙的双手告诉他:这就是生活和现实。为改变状况,陈田忠做过小生意,尝试过种种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情。 谈起过去,陈田忠用“不堪回首”来形容。“有一次我在罗马街上走路,两个意大利人在我的背后冲着我骂‘中国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就只配做小餐馆和小生意,是低端的没有档次的人。”骂声深深刺痛了陈田忠的心。在感到屈辱的同时,也驱使陈田忠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低端领域,向高端方向发展,让那些老外看看中国人有多么高端的视野,而不总是走低端路线的小人物。 胆大心细,目光敏锐的他起初从来料加工做起,后来将上海产的永久、凤凰、飞达牌自行车推销到欧洲,又将金星、凯歌、飞跃电视机及缝纫机推向欧洲和他的老家福建,碾转于欧洲、上海、福建之间。陈田忠是一个肯吃苦的人。为推销上海货,他跑遍全欧洲,曾在火车座位下面连睡7天,在艰难求存中一点点地壮大自己的事业。积极劳碌的奔波,使得他打开了一些市场,物美价廉的上海货,很受欧洲人欢迎,陈田忠找对了路。而后,他又投身制衣行业,利用意大利品牌产地的优势,制作成衣。攫到了第一桶金,在意大利罗马安了家,陈田忠开始迈步走向梦想中的高端行业。 地产与教育的双赢 除了机遇,吃苦耐劳的精神,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也为陈田忠走向高端奠定了基础,而上海则成为他人生中的另一站,在这里陈田忠实现了地产与教育的双赢。 1989年,陈田忠涉足上海房地产开发。 经济危机,使得陈田忠开始思考自己求新求变的经营思路和战略,他将目光放在了前景广阔的教育产业,开始实践教育报国的梦想。一个国家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尤其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那么国际化人才从哪里来呢?陈田忠说有两条途径。第一,是靠我们自身的教育机构去培养。第二,是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展国际化教育。 2001年7月25日,陈田忠带着一本百多页的《上海ESE大学项目贷款申请报告》来到有关部门,希望在上海引进意大利ESE的教育体系,拷贝伦敦大学校舍的风貌,建造上海ESE大学城。 意大利ESE大学(European School of Economics)是欧洲最古老的院校之一,与全球各大金融、信息、银行等900多家企业订有合作协议,并为学生提供职业推荐服务,陈田忠引进这一高端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就是旨在为上海的经济建设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构筑精英荟萃的人才高地。 “我要做的只是造好那座意大利哥特式尖顶古典城堡,把意大利ESE大学的软件搬过来,接下来,会有投资方主动找我,当然,我也会寻找投资方,投资剩余的土地。这块土地将一半用于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一半用于教育成果的开发。” 投资的房地产用于教育产业,在业内并不多见。“ESE大学城这个项目比单纯的房地产项目风险要小很多,毕竟,造城堡、办大学,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人跟我竞争。”陈田忠踌躇满志。 随着浦东ESE大学城的落成,陈田忠实现了地产到教育的华丽转身,实现了地产和教育的双赢结果。此后,陈田忠投入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来发展自己的教育事业。 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 谈到房地产行业,陈田忠欣赏西方式的“慢”艺术。他说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太快了,我们盖房子,盖大楼,还只是停留在解决民生,积累财富,增加GDP的层面上,而西方尤其是欧洲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发展后,房地产行业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艺术行业。欧洲人把盖大楼当做艺术品一样来雕琢,慢工细活,追求建筑的艺术美。所以房地产发展比较稳定,建筑寿命也比较长久,这既源于西方悠久的建筑文化,有源于其房地产开发的理性认识。 更为重要的是,外国的房地产,已摆脱了单纯占用土地资源的低端发展模式,而是走品牌化的道路,追求原创、低碳、节能、环保、生态的建筑。上海世博会欧洲各国,充满创意,造型独特的高科技,低碳、环保建筑就是最好的证明。马德里“竹屋”、英国“零碳馆”,还有各式各样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的“低碳建筑”昭示着房产、建筑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陈田忠看来,对中国房地产业而言,相信经历了“大跃进”式的发展之后,回归理性,低碳、环保也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单单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房地产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讲求原创的建筑设计,注重环保、节能的建筑将是我们的选择。 当年希望与迷惘聚在心头的少年,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福建、意大利、上海也已成为过去,成功下一站会在哪里,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作品《有梦就能实现》作品简介 梦想每个人都有,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陈田忠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为广大读者诠释了梦想是怎样走进现实的。 在本书中,著名企业家陈田忠先生以不事雕琢的语言和包含热诚的情感,向我们讲述了他浮沉半生的传奇:不甘平凡的侨乡少年、浪迹海外的游子、中餐馆的服务生、制衣厂的搬运工、意大利时尚都会的精英、驰骋欧亚大陆的国际倒爷、大名鼎鼎的地产商、教育报国的实业家、参政议政的爱国华侨……如此种种多变的身份,嗾使刻在他传奇一生中的深刻烙印,正是它们串起了陈田忠的成功轨迹。 在这本饱含深情的自传中,陈田忠先生不仅坦诚地讲述了个人的成长史,发迹史、更总结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生命感悟与成功法则。本书为那些胸怀大志、渴望成功、充满梦想的读者提供了最具复制价值的成功指导!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拥有成功、幸福、喜悦、圆满的人生! 引进英式教育第一人作为一名意大利华侨,科恩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田忠根本不会说任何外语。他认为意大利文化的创新理念始终领先全球。从世博会意大利馆中,陈田忠也看出意大利人对于原创精神和设计感的注重。“世博会带给我们许多精神财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传播了一种国际化思维和全球化眼光,这也就呼唤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陈田忠正是秉持这种理念,追逐并实现着他的“陈嘉庚梦想”。 著名华侨实业家陈嘉庚将毕生的热忱都投入到了兴办教育中,是陈田忠最为景仰的人。同为福建人的陈田忠曾在陈嘉庚的学校读过书,与他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陈田忠最重要的人生理想是坚持教育兴国,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与世博会传播创新的国际化理念不谋而合。 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陈田忠认为有两个途径,一是靠本土的教育机构去培养,二是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展国际化教育。陈田忠就是将英式教育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说到把英式教育引入中国的过程,陈田忠用了五个字概括:艰辛又曲折。比如与英国伯明翰艺术学院的合作之初,院长瞧不起地问他:“你既不是比尔·盖茨,又不是教育家,我为什么要和你合作呢?”陈田忠自信地答道:“你们学校每年招收50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为什么不能把培养的视角伸向我们有十数亿人口的大国呢?你是第13任院长,如果你有这样的国际化视角,就区别于以往的12任院长,你就因此确立了你的历史地位。”这席话最终打动了院长,通过引荐,陈田忠又认识并说服了其他9所大学的校长。 如今,陈田忠创办的EEC欧文经济学院已经与英国单科排名前十位的百年名校合作,培养了大批人才。陈田忠告诉记者,他们拿到英国高等学府的毕业文凭后,50%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30%在国外自主创业成了新华侨,10%进入国企,10%进入政府当公务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