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太胜
释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个人简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浙江省仙居县,199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97年留校任教。2002年6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工作以来担任过文学理论、西方文论史、诗歌欣赏与人生体验(公共选修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于文学理论和中国现代诗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文学理论、中国现代诗学

曾经担任的社会工作:

曾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本科97级2班班主任工作四年,期间曾兼任年级主任2年。

开设课程:

本科:《文学概论》、《西方文论史》、《批评理论与实践》等

研究生:《中国现代文论专题》

个人成就及荣誉

论文信息:

· 《回到“诗”本身》,《扬子江诗刊》,2005(2)

· 《走向综合的批评理论与实践》,《文艺争鸣》,2005(2)

· 《从李长之到梁宗岱——兼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二期》,《文艺争鸣》,2004(1)

· 《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关联与界限——重识文化诗学》,《江西社会科学》,2004(6)

· 《文学理论:不断扩展的边界及其界限》,《河北学刊》,2004(4)(《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全文转载。)

· 《梁宗岱的形式主义新诗理论》,《文艺理论研究》,2004(5)

· 《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04(4)

· 《口语与文学语言:新诗的一个关键问题》,《江汉大学学报》,2004(6)

· 《诗人梁宗岱的“诗心”》,《芙蓉》,2003(5)

· 《全球性境遇中的“东”与“西”——论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四种空间类型》,《社会科学辑刊》,2003(5)

· 《作为诗人的梁宗岱》,《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6)

· 《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福建论坛》,2002(1)

· 《多元的中国新诗标准》,《诗刊》下半月刊,2002(6)

· 《新历史观和重写现代文学史》,《文艺争鸣》,2002(1)

· 《从意象化抒情到事件化抒情》,《诗探索》,2002(1-2)

· 《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与现实》,《文艺报》,2002,8,13

· 《先锋艺术与先锋精神》,《山花》,2001(2)

· 《差异里的建构――梁宗岱的新诗理论及其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3)

· 《走向文化诗学的中国现代诗学》,《文学评论》,2001(6)(《新华文摘》2002(2)转载)

·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学术交流》,2000(1)

· 《人文素养和人文教育》(署名斯言),《东方》,2000(2)

· 《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真”的审美观念的诞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

· 《文学理论的意义生成、人文精神和现代性》,《文艺争鸣》,2000年第3期。

· 《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及其未来发展》,《文学理论学刊》第1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文化研究:文艺学研究的挑战和机遇》,《文艺报》,2000年6月6日。

· 《对话、激情和创造:文学理论的自我抒写方式》,《河北学刊》,2000(5)

· 《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评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文艺争鸣》,2000(6)

· 《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文艺报》,2000。12。5

· 《生命的悲歌:羁旅、爱情和死亡--读〈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

· 《死亡意识与鲁迅的人生思想和文化思想》,《鲁迅研究月刊》,2000(12)

著作信息:

《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西方文论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任主编)

《理解人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译者之一)

研究课题:

参加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研究工作。

获奖信息:

于2000年获得校本科教学十佳老师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