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年山哈
释义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畲族风情舞蹈诗《千年山哈》 《千年山哈》由序、传师、耕山、盘歌、礼嫁、尾声六部分组成。集聚畲族最具影响力和文化内涵的历史传说、宗教文化、茶织耕猎、节事婚恋等主题内容,以舞蹈诗的手法荟萃畲族山歌舞蹈、工艺建筑、服饰茶艺、体育竞技等文化艺术精华与畲乡山水家园风貌。展示畲族坚韧不拔、忠厚热诚、和谐奋进的民族性格。

演出介绍

《千年山哈》在编导和表演上的创新和亮点:

一是主题表达上。将民族性格之美与民族文化之美有机结合,展示宽广而深厚的畲民族精神内涵。整台戏一方面侧重于从精神层面揭示畲民族性格内涵,展示畲族在不断的迁徙、融合、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大山般的坚韧、包容、热诚、乐观性格。如《序》中反映畲族“千年迁徙”的经历,表达畲民族经历的历史沧桑经过岁月的清洗,留下的唯有不屈的精神和一种诗画般的壮美记忆;“凤凰传说”则表达了畲族对心灵家园——一种原生但却圣洁、艳美、让人心弦震撼的价值观和信仰追求。另一方面,从非物质文化的艺术化传承角度出发,精选畲族最具风情特色的文化类型进行艺术化提炼加工和集中展示。“传师学师”、“赶山围猎”、“畲家问茶”“三月歌会”、“赤郎迎亲”等展示的都是畲族最具个性特征的文化内容。两大主题内涵相互印照,让观众在美的体验中感悟畲民族。体现出深刻而独到的思想性特征。

二是构思技巧上。从主题表达要求出发,整体上采用舞蹈诗手法,侧重于精神刻画和情绪表达。音乐恢弘抒情,舞蹈夸张写意,结构跳跃铺陈,赋予了整台戏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特征。具体来说,音乐创作上,突出抒情的主旨风格,一方面优美与辉煌、欢快与缠绵、人声与器乐相间而行,对比强烈,紧紧抓住了观众情绪;另一方面,提炼畲族原生音乐主题元素进行衍展,以背景伴唱,情景对唱等形式大量地融入畲族原生态山歌曲调,如《对山歌》一个片断中就融入了全国各地6种畲族原生态山歌调,整台戏充满畲乡地域音乐风味。舞蹈设计上,强调写意的基本定位,打破单纯地再现畲族人的生活场景。如《谷雨浓情》片断,稻谷从高空直泻而下,一对恋人跳起深情的舞蹈,双人舞加入了现代舞形体语言,表达出山哈对爱情与丰收特殊的欢乐与幸福感,情绪表达热烈诚挚,舞台形象浪漫唯美。从非专业演员表演的特殊性考虑,舞蹈设计在群舞和队列造型方面有意进行了强化。畲族传统舞蹈元素,如“悠荡步”、“座蹲步”、“樵刀花”等则通过改进或与其它舞蹈动作对接,赋予了表达人物内心意象的新思维。结构处理上,男女主角在《传师》、《耕山》、《盘歌》、《礼嫁》四场中,从长大成人到相识、相恋,最后成婚,恋情发展线串起各块内容,这是明线。而构思上还另外设计了一条暗线,似乎“二人转”艺术中的“俗艺线”,目的是让畲族民俗精华内容能以相对独立的片断方式完整展示。双线缠绕使全戏呈糖葫芦结构,情节线是跳跃的,不连贯的,但每一段民俗展示则如古文学“赋”体式的铺排渲染,内涵表达完整而充分。这种结构模式便于节目拆分,可适应不同场景和时段的表演,为该剧目日后应用于市场化或其它性质的表演奠定了基础。如“茶娘踩春”、“畲家问茶”、“三月歌会”等许多片断作为独立节目已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演。

三是表演形式上。强调乡土本色和文化“现实传承”特征。《千年山哈》演员全部选用本地乡土演员,除少数几名演员外,绝大部分演员没受过专业舞蹈训练,其中还有70多岁的国家级畲族山歌“非遗”传承人,他(她)们尽管在演技上显得有些生涩稚拙,但换一角度看,发自内心的热情使其肢体语言和舞台形象更显质朴自然,打动人心。另一方面,为了使艺术形象更为具体、丰满、可理解,整台戏十分注重民族化背景与载体的设置。对畲族、畲乡民族与地域元素,包括场景、服饰、语言,音乐中的曲调旋律、演唱技法,舞蹈中的基本形体语言和场景模式等,都予以了充分的提炼取用。还使用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畲族生产生活设施和场景,如具有畲族标志性建筑特征的廊桥、服饰中的凤笄和彩带、生活场景中的舂年糕和磨豆娘等,这些设置对音乐、舞蹈具有诠释、烘托、充实、深化的作用。但整台戏并没有刻意去强化所谓的“原生态”风格,而是着眼于传统文化在现代传承中的实际情况,体现一种时代性与传统性相融的“现实传承”的风格特征。

四是舞美设计上。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在舞台调度、灯光音响、舞台美术等方面较大程度地发挥了现代技术的优势,“唯美”风格明显。服饰设计中,对传统畲族服饰元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炼出许多特征元素。在此基础上吸收现代畲族服装多样化特点,同时借鉴瑶、苗等同源民族服饰优点,突破了传统畲族服装色彩、样式、饰品单一的缺点,形成唯美而不失畲族风格的表演服装。

演出情况

《千年山哈》于2008年9月开始编排。2009年4月在浙江景宁“中国畲乡三月三”开幕式上首演(广场版),同年11月,又作为丽水国际摄影节开幕式表演,均产生轰动性效应,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确定作为代表浙江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化会演剧目后,编导人员对剧目进行了重大修改,从广场版改为舞台版,演员人数从原来的300人压缩为85人,并着重从剧本、音乐、舞蹈、舞美和演员表演等艺术细节方面进行锻磨提升。2012年1月在丽水大剧院进行汇报演出并录制了DVD送审。下一步计划作为主景区旅游表演推出,并与保利集团商议进入院线表演。

《千年山哈》主创人员简介:

编剧:麻益兵,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艺术学研究生结业,文学士。畲族文化学者。长期从事民俗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创作,曾策划、组织、执导多台大型民族文艺节目和民俗旅游表演。专著《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被部分大专院校选为教材。现任丽水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艺术处处长。

总导演:段建平,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曾获第六届中国文化导演奖、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十佳编导奖等。主要作品有: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神韵》、大型风情歌舞《夷水丽川》、大型多媒体歌舞秀《徽韵》、大型魔幻歌舞《神奇赣鄱》等。

作曲、音乐制作:王天明,国家一级作曲。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五年)毕业,学士学位。作品曾获“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等多次全国重要奖项的金奖、优秀奖。现任浙江交响乐团驻团作曲。

作曲:刘程远,中国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丽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丽水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现任丽水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创作音乐、文学、戏剧、曲艺作品和撰写文化文艺工作理论文章等共计1000余件。参与全国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作曲,均获创作金奖;发表、获奖音乐、戏剧、曲艺、文学、理论文章等各类作品共计520余件,出版个人专著3部。

作曲:邱彦余,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丽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畲族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畲族文化艺术研究和创作工作。参与全国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作曲,均获创作金奖。现任丽水市歌舞团团长,

作曲:陈江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馆员、丽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有数百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发表或获奖。参与全国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作曲,均获创作金奖;另有3件作品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出版了三个作品专集。

作曲:朱闽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丽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研究馆员,参与全国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作曲,均获创作金奖。长期从事群众文化音乐工作,所创音乐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

舞美(服饰)设计:朱彦,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系。在多台大型剧目中担任舞美和服装设计。主要作品:大型歌舞秀《神往华夏》、大型多媒体歌舞《徽韵》、大型风情歌舞《仙山婺水金华人》、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夷水丽川》、第十届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闭幕式大型魔术秀《凤舞钱塘》。

灯光设计:毛锡瑜,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担任大型歌舞剧《宋城千古情》、《仙山婺水-金华人》、《徽韵》、《日出先照》、《神奇赣鄱》、《古韵镇远》、《神往华夏》等多台歌舞剧及重要庆典晚会的灯光设计。现为杭州蓝顿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灯光设计:金海,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担任过《红旗颂》、《我的梦》、《2007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家重要庆典晚会以及歌舞剧《一把酸枣》、《金面王朝》等晚会的灯光设计。现为上海舞美中心灯光设计。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2012.06.27 星期三 19:30

演出地点:梅兰芳大剧院

票务代理:中票在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0: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