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士虎 |
释义 | 陈士虎(1892-1946)又名炎德(乳名天麟),宇雅俗,号啸岚,洪观乡三广(yǎn)头村人。 陈士虎毕业于凤感乡高级小学,因家境贫寒,在家务农;后考人长沙法政学校,为学校缮写文书半工半读。民国9年(1920)毕业后,士虎任嘉禾县警备队长、宝庆(今邵阳)县典狱宫.民国11年,他闻胞兄陈祥麟被嘉禾县政府以通匪罪枪杀,回家省亲为南岭山农民武装首领陈玉林所邀,上山参加“凤云堂”,同年10月,陈玉林死,他被拥为首领。“凤云堂”有众千余,枪数百支,招铁工百余人,自造枪炮;主要活动于土桥圩、洪观圩、楠木桥、正谊圩、毛俊等地,与县、乡团防局武装相周旋,但有时也伤害一些农民群众。民国13年1月,陈炎德、黄河、李干国所部农民武装围攻县城,被桂军沈鸿英部击败,退回南岭山,随后攻破嘉禾县城,俘虏知事罗焱甲。同年4月,县知事黄庆澜与桂军团长何品三商议招抚计策,陈炎德等为保存实力,接受“招抚”,率部入城,编为“新军”,分驻竹管寺一带。县成立团防督队部,以朱树欣为督队长,陈炎德为副督队长。7月,湘军副官朱云、营长谭营进驻县城,陈炎德闻讯,恐不能自保,率部连夜走大源山。谭部往“剿”,陈炎德等又退回南岭山。时湘军熊震、张国威两团和陈培生营相继来县,陈炎德见率所部至广东连县投奔民军司令邓石喜。后与邓意见不合,改投桂军沈鸿英部任团长。 民国15年3月,陈炎德弃职,改名士虎,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 民国16年8月毕业后,历任湘南宣抚团委员、首都(南京)警察厅督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二厅训练事务处及铨叙厅第三处处员、政训处设计委员会委员、陆军第二十四师副师长等职。民国27年2月,士虎任豫西师管区司令兼民团总指挥,驻军洛阳;次年免职,解甲归里。 民国33年,陈士虎应军统局长戴笠电邀,招集旧部,驻湖南洪江、武冈一带,接受第二中美特种技术训练班(洪江班又称南岳班)特务训练。次年5月训练结束后,改编为军委会别动军第七纵队,陈士虎任指挥官。一天,一农民背着一副虎皮在街上叫卖,被陈看见,即命士兵将农民带至指挥部,大声责间道.“你明知我是总指挥陈士虎,胆敢背着死虎皮招摇过市来咒骂我,该当何罪!”农民苦苦哀求,结果以乡里人不懂事,没收虎皮,驱逐出镇了事。在训练期间,陈士虎与副主任陶一珊有矛盾且日益加剧。后第七纵队进驻衡阳、耒阳、郴州一带,军纪很坏,常有抢劫事情发生,民不堪骚扰,纷纷上告.陶一珊去重庆,以陈“行为不轨,野心太大,一旦叛变,难以收拾”等语密告军统局长兼训练班主任戴笠。民国34年,军统局将陈士虎诱至重庆,投入卫绥总部监狱,民国35年4月枪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