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少游 |
释义 | 陈少游(724~784) 唐代官员。今茌平人。少游幼习《老子》、《庄子》、《列子》等书,为崇玄馆学生,聪敏善辩,被诸生推为都讲。入仕后,先为渝州南平令,后历节度判官、金部员外郎、晋州及郑州刺史等职。处事干练,为政善于变通;但厚敛财赋,结交权贵,因此屡获迁移。 简介唐代大历年间(766—779年)和贞元年间(785—805年),属于安史战乱及藩镇动乱之后,稍稍平定的时期。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削弱,统治集团不稳固,因而刑政失措,制度废弛。尤其是唐德宗喜聚敛、广积货,政风随之腐化,利禄之徒奔竞于各种官场,刻下奉上,又挟私渔利,出现了一大批趋势逐利的官员,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人民头上,对人民狼吞虎噬,其中那些直接临民的地方官更为人民所深恶痛绝。陈少游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先后暴发于东南地区,由州县官位至藩帅,坐霸一方,采取各种手段,贪婪地吮吸民脂民膏,朝廷诏拜他为宰相,也不为之动心。其贪欲过甚,野心膨胀,发展到割据自立。终因逆潮流而动,导致事败名裂身亡财没有的可悲下场。 生平代宗永泰二年(766),为陇右行军司马,同年迁桂管观察使,旋改任为宣歙池观察使。大历五年(770),改浙东观察使。八年,迁淮南节度使(驻扬州),加银青光禄大夫,封颍川县子。德宗即位后,朝廷经费不充,少游奏请本道(淮南)两税每千钱增200,食盐专卖每斗加百文,朝廷因此下诏其它各道也按此数增征。建中三年(782),淄青节度使李纳叛,少游率淮南兵收复徐、海等州;不久又放弃,退屯盱眙(今江苏盱眙)。此时关播、卢杞为相,二人皆与少游有旧,因此于此年下诏进少游检校尚书左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实封三百户。建中四年,泾源兵在京哗变,推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度支汴东两税使包佶在扬州,储积财赋约800万贯,准备输送京师。少游认为,朱泚势力很大,京城不能马上收复,便令其判官至包佶处索取其文簿,请供200万贯以助军。包佶说:“所用财帛,须承敕命。”判官大怒,以杀头相威胁。包佶大惧,亲自谒见少游,谏止此事;少游不听,尽夺包佶财帛及守御兵3000。包佶以蜡丸置表,将少游劫取财帛之事奏报朝廷,恰逢少游所遣使也至朝廷;德宗诘问此事,少游使者辞以不知。德宗因祸难未平,以稳定节将为上策,便说:“少游是国家的守土之臣,收取包佶财帛,以防它人劫取,没有什么不可的。”此年底,淮宁(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并扬言要袭击江淮。少游恐惧,遣其参谋温述送降书给李希烈,又遣巡官赵诜至郓州(治今山东东平西北)结交与李希烈同时叛乱的淄青节度使李纳。兴元元年(784),李希烈称楚帝,遣其将杨丰送赦书给陈少游,路过寿州时,被刺史张建封杀死。建封将李希烈赦书送给德宗,并将陈少游与李希烈勾结的情况上奏,后包佶入朝,又将少游夺取其所掌财赋的情况上奏德宗;少游大惧,上书自辩,言取包佶财赋,是供军急用,请按原数上交。不久,唐将刘洽收复汴州,得李希烈起居注,上有“某月某日陈少游上表归顺”的字样。少游听说后,羞愧惶惧,发病而死,赠太尉。 生平分析(一)行贿求迁陈少游,博州博平(今山东博平县)人。祖父陈俨,为唐安西副都护;父陈庆,曾任右武卫兵曹参军。陈少游自幼聪明,口齿伶俐。攻读《庄子》、《列子》、《老子》等书,曾于唐玄宗时期,入崇玄馆读书,被馆内众儒生推为“讲经”,专门在馆内定期举办的讲筵上讲经答难。同列当中有人暗自准备了许多疑难问题,等“升坐日,相问难”。及“升坐”那天,陈少游“音韵清辩”,对答如流,出言皆引经据典,“问穷而对有余”,满座叹服。当朝大学士陈希烈对他十分赏识。又因为二人同姓,“遇之甚厚”。后来科举考试,“擢第”,补为渝州南平县(今四川巴县)县令。陈少游由此步入仕途,在南平县令任上,他读书时期的聪明才智转为治政有方,精明能干,颇为时人称颂。但是,不久,陈少游在地主阶级的官场上,就混入贪官污吏的行列,与之同流合污,他的精明能干转化为“长于权变”。他玩弄权术,贪污纳赃,“厚敛财货,交结权幸,以是频获迁摆”。唐肃宗至德中(756—758年),累迁大理司直、监察殿侍御史、节度判官。宝应元年(762年),人为金部员外郎。不久,改授侍御史,回纥粮料使、检校职方员外郎,第二年,仆固怀恩奏任为河北副元帅判官、兵部郎中兼侍御史。后来,又历迁为晋州(今山西临汾)刺史和郑州(今属河南)刺史。未隔多久,泽潞(今山西阳城、长治县一带)节度使李抱玉上表,请任陈少游为节度副使,陈少游受任并负责担任陈(河南淮阳)、郑二州留守。陈少游做官时间不长,任职流动了很多地方,每改任一职,都千方百计巧取厚敛,然后从搜刮来钱财中抽出一部分,用以交结权贵,因而得以迁官。他的为官特征就是六个字:敛财、行贿、迁官。如此循环,官越做越大,钱财越贪越多。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陈少游被任为桂州(今属广西)刺史、桂管观察使。官职虽然不低,但是桂州地处边远地区,陈少游“不乐远去,规徙近镇”,希望能重新改换一个官职。于是陈少游妙用故伎,继续以行贿的方式,以求改迁。 狡黠的陈少游看到当时朝中宦官董秀得宠贵幸,掌管枢密要事,便设法去交结董秀。陈少游访知董秀的住处,便在董秀住宅附近投宿,等候董秀办完事下朝回家,于傍晚时候谒见董秀。陈少游见到董秀,故作亲切而恭谨地询问董秀的生活情况,称董秀为“七郎(排行第七)”,用鄙语谄谓董秀说:“七郎家中人数几何?每月所费复几何?”董秀谢道:“久吞近职,家累甚重,又属时物腾贵,一月过千余贯。”陈少游见董秀家庭负担很重,便趁机说道:“据此之费,俸钱不足支数日,其余常须数求外人,方可取济。倘有输诚供亿者,但留心庇覆之,因易为力耳。少游虽不才,请以一身独供七郎之费,每岁请献钱五万贯。今见(现金)有大半,即请受纳。余到官续送。”陈少游的俸禄远低于董秀,随口即答应每年供钱五万贯,相当于董秀的年收入五倍,而且立即可以交付现金一半。如果不是贪污纳赃,哪有这么多钱财?董秀连想也不敢想,听陈少游一说,大大超过自己本来的愿望,十分欢喜,因此和陈少游厚相交结。陈少游立即流着眼泪说:“岭南瘴疠,恐不得生还见颜色。故我这次到岭南,真担心回不来了。”董秀一听,即会意,表示愿意想法调换,说:“公美才,不当远出,请少待。”陈少游满心欢喜。又恐董秀力量不足,回家后又暗中交给朝中权相元载,携带金帛十万贯,纳于元载之子元仲武,同时答应每年向元载“馈赠金帛十万贯”。这样,元载和董秀内外配合,不数日,陈少游即改拜宣州(今安徽宣州)刺史和宣、歙(She,音涉)、池都团练观察使。唐代宗大历五年,陈少游又迁升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道节度观察使,加银青光禄大夫,封爵为颖川县开国子。陈少游每到一处,都“悉心绥缉”,安抚当地,然后玩弄权术,“任数为政,好行小惠,胥吏得职”,下级官吏都用心为他办事,他同时又利用权势,拚命搜刮,以饱私囊。 当时,宣州(安徽宣城)、越州(浙江绍兴)、扬州皆是东南地区富饶之处,也是全国有名富饶之州。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藩镇裂地为兵,对中央的号令阳奉阴违,爱理不理,中央唯有依靠江淮、江南广大地区,其中东南八道:宣歙、福建、浙东、浙西、淮南、江西、湖南、江东则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支柱。陈少游在董秀和元载的庇护下,一直任职在这一地带,“十余年间,三总大藩,皆天下殷厚处也。”陈少游占据这一方宝地,“征求贸易,且无虚日,敛积财宝,累巨亿万。”除了每年遵守“协定”,向董秀和元载分别馈遗“五万贯”和“十万贯”外,又“多赂遗权贵”,广泛交通货赂,所到之处,以贿开路,以钱说话,借以固宠保位。时间长了,反倒看不起那些清廉自守之士,“视文雅清流之士,蔑如也。”他贪婪地吞噬民脂民膏,十年之间一变而为腰缠“巨亿”的一方财神了。 (二)狼子野心陈少游在东南地区捞足了油水,其贪欲并未遏止,相反地他又开始追求升大官发大财的新循环。私欲不断膨胀,其狼子野心也不断暴露。 他的触角进一步向后宫伸进,向皇帝身边试探。除了大肆贿赂宦官董秀以外,他“又多纳赂于用事中官骆奉先、刘清潭、吴承倩等,由是美声达于中禁”,不断地传进皇帝耳中。陈少游通过内官宦官的耳目了解到宰相元载渐渐被皇帝猜疑,于是陈少游即疏远元载。元载的儿子元伯和贬官到扬州,陈少游这时正好也在扬州,却乘机玩弄两面派手法,“阳善”元伯和,“外与之交结,而阴使人伺其过失,密以上闻。”唐代宗收到陈少游的密疏,认为他有忠心,“待之益厚”。 唐德宗即位,建中初年(780年),朝廷经费不充,财政十分困难。陈少游通过宦官,刺知这一情报以后,乘机献媚取宠,上疏奏请在他辖治的淮南“本道税钱千增二百,盐斗加百钱”。本来,安史之乱以后,江淮以南租税就十分沉重,元载曾不顾人民的死活,一次累征安史之乱时期因失控漏征的八年租税,江南比屋嗟叹,怨声冲天。现在又按百分之二十的比率加税,食盐价格激剧上涨,广大百姓更加深了困苦。陈少游自身贪赃纳私不算,还穷凶极恶地为统治者进献刮骨吸髓的新税制、新盐法,充分暴露了其贪官只顾自己升官发财的狠毒嘴脸。朝廷接到陈少游的奏疏,果然十分欣赏。度支部门根据陈少游的提议,又奏请唐德宗批准,按照陈少游提出的增税和盐价,推行全国,“请诸道并增。”淄青节度使李纳“拒命”,举兵反抗,陈少游出师进讨,收复徐(今江苏徐州)、海(今江苏连云港市)等州,然后又领兵退屯肝胎(今安徽泅县东)。由此,陈少游更加获得唐德宗的信赖,加检校尚书左仆射,赐实封三百户。建中三年加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朝中宰相关播、卢杞都是陈少游的故交,陈少游又善与他们交结,因而官秩激骤提升。但是陈少游是一个有奶就是娘的官,不断趋势逐利,一旦无利可图,即使是皇帝老子,他也不买帐。 唐德宗建中四年,藩镇叛乱愈演愈烈,以至发生“径原兵变”,唐德宗被迫出幸奉天(今西安乾县)。这时,度支的下属官吏汴东西都使包佶正在扬州,手中掌握东南地区新征集的赋税钱帛约八百万贯。有人向陈少游透露了这一经济情报,陈少游利令智昏,政治短视,认为“贼据京师,未及收复,遂协取其财物”。陈少游先派判官崔颈(ping,音乒)去见包佶,强索赋税文簿,并提出借贷二百万贯钱物以助军费。包佶不同意,回答说:“所用财帛,须承敕命。”言下之意,没有皇上的命令,谁也不准擅动库财。崔颈勃然大怒,要胁包佶说:“君善,得为刘长卿,不尔,为崔众矣!”刘长卿原任租庸转运使,和包佶一样,掌管赋税征调转运,被藩将吴仲儒所回。崔众在转输财物供军时,刻薄克扣,结果为李光弼所杀。包佶大惧,不敢继续坚持,又去直接面见陈少游,欲当面说明道理并加劝阻,但陈少游不予理睬,“于是财用悉为少游所掠”。包佶害怕生命危险,逃跑到白沙(今江苏扬州东),等陈少游派人追赶时,包佶已过江逃遁,其妻子躲藏在案读之中,免于受难。包佶所领专门守御财货的三千兵士,也被陈少游全数夺为己有。陈少游由此狼吞了一笔八百万贯的丰厚财货。 包佶在逃命途中,写好奏表,具言陈少游掠财越货之事,用蜡丸封藏,托人兼程奔赴唐德宗的行在,上奏唐德宗。当时,唐德宗正处在流亡之中,“祸难煽结”,难以控制,为了稳住陈少游,唐德宗故意发话,说;“少游国守臣,取(包)佶之财,防它盗耳,庸何伤!”陈少游得到这一消息,“果自安不疑”,以为得计,继续在东南一带成福肆行,劫人财货,横征暴敛,以充厚其永远填不满的兽欲巨壑。 (三)由贪致败唐德宗建中四年,唐政府与地方藩镇军阀的战争推向空前的高潮。淄青镇的镇将李纳和淮西镇的镇将李希烈联合起来,向东南运河进逼,迫使唐政府漕运改道。这一年十月,朱泚据长安称帝,十二月,李希烈攻陷汴州(今开封市)自立为帝。唐政府失去了对运河的控制权,漕运中断,物资供应陷入绝途,唐政府又流徙在外,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陈少游面对形势的急骤变化,他手握重兵,占据东南财赋的重要出口——扬州大门,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制止战乱和平息战祸,而是忧患于自己的前途安危和财产得失,由贪赃发展到贪生怕死,当李希烈“声言欲袭江淮,少游惧”,断然采取了背叛唐政府的态度。陈少游派遣自??希烈,表示投降,并说明寿、舒(治今安徽安庆市)、庐(治今合肥市)、濠(治今安徽蚌埠市)四州,已经收戈卷甲,听候调遣。陈少游又派遣另一巡官赵诜(shen,音身)携带财货,奔赴郓州(今山东郓城),厚结李纳。李希烈既自立为帝,接到陈少游归顺的降表以后,立即以皇帝的身份下赦受降,并委任陈少游任原职。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唐政府大将李晟收复京城长安,十一月,刘洽击退李希烈收复汴州。镇海军节度使(今江苏镇江)韩滉武装护送大批漕运物资入京,唐政府渡过了一段险风恶浪,局势又逐渐缓和下来。这时,善观风向、看风驶舵的陈少游又首鼠两端,听说韩滉输“贡米”入京,自己又厚敛百姓,“亦贡米二十万斛”送至京城,助王师平定叛乱,以图争宠保位。正在这时,包佶入朝,亲自向唐德宗面奏陈少游强夺财赋事状。狡猾的陈少游还上表抵赖说:所取包佶的财货,皆是供军急用,为当时平定战乱急需,现在愿意如数偿还。 当时,东南地区经过藩镇战争,数次骚扰,已经处于“州府残破”,经济凋敝的状态,地方财政根本无力偿还“八百万贯”的钱帛物资。但是,陈少游为了保官、保位、保禄及保住自己巧取豪夺来的巨亿资产,“乃与腹心孔目官等设法重税管内百姓以供之。”企图在辖境之内重税厚敛来偿还这笔被他吞噬的巨财。陈少游再次不顾人民死活,把负担转嫁给人民,“民皆苦之”,无不对他深恶痛绝。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任何玩弄权术的人都不可能永久得逞,陈少游以重税厚敛搜括百姓的办法弥补了掠夺包佶财货的亏损,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有人把他背叛朝廷、投降叛将李希烈、李纳的事揭发出来,并把缴获的证据送到朝廷。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李希烈兵败,汴京被收复后李希烈称帝的伪《起居注》中记载了某月日陈少游上表归顺的条款。铁证如山,陈少游无法抵赖,又急又怕,“惭惶发疾,数日而卒”,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野史逸闻陈少游 唐陈少游检校职方员外郎,充回纥使。检校官自少游始也。而少游为理,长于权变,时推干济。然厚敛财物,交结权右。寻除管桂观察使。时中官董秀用事,少游乃宿于里。候下直际,独谒之。从容曰:"七郎家中人数几何,每日所费几何?"秀曰:"久忝近职,累重。又属时物腾贵,一月须千余贯。"少游曰:"据此所费,俸钱不能足其数。此外常须求于人,方可取济。倘有输诚供应者,但留心庇护之,固易为力耳。少游虽不才,请以一身独备七郎之费用。每岁愿送钱五万贯,今见有大半,请即收受。余到官续送,免费心劳虑,不亦可乎!"秀既逾于所望,忻悦颇甚,因与之相厚。少游言讫,泣曰:"南方毒痒深僻,但恐不得生还,再睹颜色。"透遽曰:"中丞美才,不当远官。从容旬曰,冀竭蹇分。"时少游已纳贿于元载子仲武矣。秀、载内外引荐。数日,拜宣歙观察使,改浙东观察使,迁淮南节度使。十余年间,三总大藩。征求货易,且无虚日,敛积财宝,累巨万亿。视文雅清流之士,蔑如也。初结元载,每岁馈十万贯。后以载渐见忌,少游亦稍疏之。及载子伯和,贬官扬州,少游外与之深交,而阴使人伺其过,密以上闻。代宗以为忠,待之益厚。关播尝为少游宾客,卢杞早年,与之同在仆固怀恩幙府,故骤加其官。德宗幸奉天后,遂夺包佶财物八百万贯。复使参谋温述,送款于李希烈曰:"濠、舒、庐等州,已令罢垒,韬戈卷甲,伫候指挥。"后銮舆归京,包佶入朝,具奏财赋事状。少游上表,以所取财,皆是供军费用,今请据数却纳。乃重征管内百姓以进。后刘洽牧汴州,得希烈起居注:某月日,陈少游上表归顺。少游闻之,惭愧而卒。(出《谭宾录》) 【译文】 唐朝陈少游官任检校员外郎,担任出使回纥的使节。检校,原本是个没有什么具体职务的散官。唐朝设置检校官,是从陈少游这儿开始的。陈少游的本性擅长权变,时人都推崇他办事干练有才干。然而他却贪得无厌,无休止地搜刮民财,同时还攀高结交权贵。陈少游不多久又被授任管桂观察使。这时,宫内宦官董秀管事。陈少游乃住宿在里间,等候董秀在宫中值完班回来的途中,单独拜见他。陈少游神情从容不迫地问董秀:"七郎家有多少口人啊?每天得需要多少钱开销日常用度啊?"董秀说:"我忝到这个职务有好久了,又赶上物价飞涨,一个月大概得需要一千多贯钱吧。"陈少游说:"根据你家的这种消费,你的俸禄钱肯定是不够用的。除了俸禄外,大概七郎需要经常向人求助,才能过得去啊。倘若有人愿意向您献纳忠心,按时供给你一笔钱补贴你家的生活用度。你稍为留心庇护他,原来是很容易办到的。我陈少游虽然没什么才干,但是恳请让我一个人全部担当下七郎家中所需的费用。每年我可以送给你五万贯钱,现在我这就有一大半,请你当即收下。余下的,待到任所后再补送给你。这样,免得七郎为生活用度费心劳力,这不是很好的吗?"董秀看到所得到的钱,大大地超过自己想往的数目,非常欢欣喜悦。因此,对待陈少游异常亲密。陈少游说完这席话,又流着眼泪说:"当今朝廷任我为管桂观察使,南方荒蛮多瘴疠之地。此去恐怕难以活着回来,再看见七郎的颜面啦!"董秀立即说:"向中丞你这样赋有才干的人,不应当充任边远荒僻地方的官员。你先等待十天,朝廷看你还没有上任,也许慢慢会有所转圜的。"当时,陈少游已经为这件事情向宰相元载的儿子元仲武送纳了贿赂。董秀、元载,一内一外,不断地引荐斡旋。几天后,改派陈少游为宣歙观察使,旋而又改任浙东观察史,又改任淮南节度使。十多年间,陈少游任过三处重郡的节度使。在这期间,他没有一天不四处征收钱赋,搞买卖交易,聚敛积集钱财珠宝,多达万亿。他对高尚文雅负有名望的人士,非常蔑视。陈少游刚攀结宰相元载时,每年馈送元家十万贯钱。后来,元载渐渐有所顾忌,陈少游才有所疏远。待到元载的儿子元伯和被贬谪到扬州。陈少游表面上与元伯和交往特别密切,暗中却指使人搜集他的过失,密报皇上。唐代宗以为陈少游对他忠诚,因此更加重用厚待他。关播曾经作过陈少游的宾客,卢枢早年也跟陈一同在仆固怀思幕府为同事。因此,都尽快地提升他的官职。唐德宗移驾奉天后,陈少游趁机夺取包佶的家产共计八百万贯。同时,他又派参谋温述携巨款去汴州联络叛军李希烈,说:"濠、舒、庐等州,已经命令他们停止修筑城垒,将戈矛等武器收起来,将铠甲脱下卷起来,等待着你去指挥。"后来,德宗銮驾回到京城后,包佶入朝,向皇上奏告陈少游夺取他家财产一事。陈少游进上一表,说他取走的包家财产都充作军费用了,现在请包佶按照被抄没时的数目再取回去。于是,他加重征收所辖区内百姓的赋税,用这笔钱来抵偿全家的财产。后来,刘洽从李希烈手中收回汴州时,得到一份李希烈的起居注,上面记载着:某月日陈少游上表归顺。陈少游听说这件事后,羞愧成疾而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