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旗後炮台
释义

简介

种类 市定古迹创建年代 清光绪元年(1875)

公告文号 74台内民字第338095号

公告日期 74.08.19

区域 旗津

地址 高雄市旗津区旗后山顶

建造者 唐定奎、王福禄筹建

管理单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所有权单位电话

本局通报电话 07-2225141

是否开放 是否收费

历史沿革

清末为扼守打狗港整体安全,于打狗山的大坪顶、哨船头及旗后山上,依地形高度设置有三座炮台,其中最高处的「大坪顶炮台」,现已埋入土堆,次高为「旗后炮台」,最低为哨船头之「雄镇北门」炮台,三个炮台互成犄角,结合成为一组防御线。旗后建炮台之纪录,最早见于1720年(康熙59年)之《凤山县志》:「旗后汛:炮台一大座、烟墩一个、望高楼一座」。

「旗后炮台」为1874年(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后,

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桢来台办理海防事务,乃先后派淮军统领唐定奎、副将王福禄主持,聘英籍哈务德(J. W. Harwood)四品总教习督造,于1875年(光绪元年)在旗后山上兴建一座中西合璧的炮台,于次年完工。

「旗后炮台」基座为下大上椭圆,炮台分三区:北区为兵房;中区为指挥区;南区为弹药库,其上安置四门6.5吨英制阿姆斯特朗前膛炮。「旗后炮台」之正门为中国式建筑风格之八字墙,而门墙两边用砖砌的「囍」字,为其特色。

1895年(光绪21年)乙未之役,10月15日清晨6时55分,日舰「吉野」号率「秋津州」等舰,于旗后外海炮击,击毁旗后炮台门额。炮击之前,指挥官刘成良已于清晨4时,只身前往安平。炮台因无人指挥,仅发射5发炮弹。至下午2时30分,日军开始登陆,迅即占领无人防守之「旗后炮台」。日治末期,大炮被拆走、熔毁,「旗后炮台」成为断垣残壁。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国军于炮台及灯塔之间另筑碉堡。1985年(民国74年),内政部公告「旗后炮台」为二级古迹,目前为市定古迹,1991年(民国80年)高雄市政府进行修复,为时3年,并于1995年1月1日开放参观。

注:旗后炮台门额说明

旗后炮台门额于乙未之役(1895年)遭日舰炮击毁损,门额之「□□天南」四字,仅能从老照片中辨识「天南」二字,因此高雄市政府于1991年(民国80年)进行修复时,「天南」二字参考老照片摹写放大施作,「威震」二字以虚字呈现。

有关门额所缺二字有二说:一为依据1915年刘范征、谢鸣珂来此旅游,并于《台湾旅行记》一书,提到其门额为「砥柱天南」;二为1927年陈锡如在《留鸿轩诗文集》之〈旗山记〉中,提到「营门匾书,威振天南。」上述说法并述于此供参。

古迹现状

开放免费参观

建筑材料

旗后炮台所用的红砖来自厦门,铁水泥(塞门德土)购自欧洲,其它材料如木梁柱及石灰,可能来自福建或打狗当地。

建筑风格

炮台建筑是清末海防的一大特色,中国自宋朝已用大炮,鸦片战争后清在台湾均聘西人督造炮台,高雄之旗后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与中国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术之始的中西合壁式炮台。炮台的平面呈「目」字形,长向朝南北,短向朝东西,与旗后山之山势走向一致。炮台之主要墙垣由三合土筑成,依南北分成三区:北区包括主要营门、操场及兵房。主要入口朝东略偏南,门口有向外张开的八字墙,用红砖斗砌而成。两侧门柱上砌「囍」字图案,地面踏阶亦用花式图案铺砌,形式精美。大门上有额,题「□□天南」。门前台阶直下山脚,为补给用道。中区为较高的平台,中央有一条沟漕形的通道贯穿南北,连系南北二区。南区为炮台区,炮座沿西、南、东三面布置,下面为兵房及弹药贮藏库。大炮之布置以西墙一尊,旁有弧形屋顶小室一间,南墙配炮二尊,旁亦有囤顶小室,东墙配炮一尊。

指定理由

炮台建筑是清末海防的一大特色,旗后炮台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与中国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术之始的中西合壁式炮台。门口有向外张开的八字墙,用红砖斗砌而成。两侧门柱上砌「囍」字图案,地面踏阶亦用花式图案铺砌,形式精美。

定着土地之范围

3367平方公尺,旗津旗港段1231地号(旗津区旗后山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