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全国 |
释义 | 陈全国,男,汉族,1955年11月生,河南平舆人,1976年2月入党,1973年12月参加工作,郑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履历1973.12——1977.04,陆军一军三师炮团服役; 1977.04——1978.03,河南省驻马店汽车配件厂工人; 1978.03——1981.12,郑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1.12——1983.09,河南省平舆县辛店公社工作 1983.09——1985.04,河南省驻马店地委办公室秘书(副县级); 1985.04——1988.09,河南省驻马店地委副秘书长兼地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1988.09——1992.09,河南省遂平县委书记(其间:1990.09—1991.07 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 1992.09——1994.02,河南省驻马店地委委员、遂平县委书记 1994.02——1996.03,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96.03——1998.01,河南省漯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其间:1995.03——1997.07 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8.01——2000.11,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00.11——2001.01,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01.01——2003.04,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3.04——2004.01,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2004.01——2005.11,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 2005.11——2009.11,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河南行政学院院长; 2009.11——2009.12,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 2009.12——2010.01,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代省长、党组书记; 2010.01——2011.08,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2011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陈全国同志不再担任河北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2011年8月,陈全国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河南)、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河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论述2010年7月6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以工业聚集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实现我省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 省委、省政府对工业聚集区发展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云川对聚集区建设提出了“下大力气抓好”的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陈全国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付志方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增力、副省长孙瑞彬、省政协副主席赵文鹤,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尹亚力出席会议。 陈全国指出,工业聚集区是产业聚集区的主要形式,建设工业聚集区有利于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发展工业聚集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加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抓手,是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是推进城镇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着眼战略全局,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高度,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的高度,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陈全国强调,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不断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新跨越。 一是思想要解放。要有强烈的工业意识、开阔的发展视野、超前的建设理念、大胆的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全新的视角、发展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推动全省工业聚集区的大建设、大发展。 二是目标要明确。坚持“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适度超前”的原则,每个设区市,要在城区周边规划建设1个或几个工业聚集区,每个县(市),要在县城周边规划建设1个工业聚集区,到2015年,力争全省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工业聚集区3-5个,500亿元以上的5-10个,100亿元以上的100个;到2020年,把工业聚集区建成省内各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先进产业的集中区、惠及民生的样板区。 三是政策要支持。要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对经审查验收符合条件、达到标准要求的省级工业聚集区,在土地、财税、投融资、电力、环评、人才、交通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打造支持工业聚集区发展的“政策洼地”。 四是措施要有力。抓住关键、创新举措,加快编制发展规划,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全力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 五是环境要优化。要在着力打造硬环境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舆论环境,真正把工业聚集区打造成“服务高地”、“环境佳地”、“创业福地”,成为海内外人士投资兴业的热土。 六是争创要积极。各市、县(市)要准确把握省级工业聚集区的各项标准和条件,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对标创建”活动。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设施、壮大产业,精细管理、优化环境,扎实建好本地的工业聚集区,并积极做好创建申报工作,争取早日成为省级工业聚集区。 七是责任要落实。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尽职尽责,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各工业聚集区要真抓实干,形成推动工业聚集区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建立健全工业聚集区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业聚集区又好又快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