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十客绥,哀吕梁灾民并自寿 |
释义 | 《七十客绥,哀吕梁灾民并自寿》是诗人徐特立在1946年,客居绥德时写下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蒋介石、阎锡山等国民党反动派残暴肆虐、祸国殃民的罪行的严厉谴责;以及对陕甘宁边区政府救济国统区灾民的赞美之情。 作品名称:《七十客绥,哀吕梁灾民并自寿》 创作年代:近代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徐特立 作品原文七十客绥,哀吕梁灾民并自寿① 蒋阎肆虐政②,灾民遍吕梁③。 败絮不蔽体④,充饥惟秕糠⑤。 老弱转沟壑,少壮半逃亡⑥。 转看警备区⑦,家家有余粮。 黄河一水隔⑧,地狱与天堂⑨。 法币八万万⑩,购棉又购粮。 边区济河东,艰苦与共尝。 我今年七十,客绥避兵荒。 党政军民学,群议称寿觞⑪。 苦乐两相形,不觉倍感伤。 却之感不恭⑫,请勿事铺张。 瓜果代鸡豚⑬,清茶代酒浆。 题字代寿联,词短意更长。 诗文写性情,所贵非颂扬。 纸笺不拘格,百衲愈琳琅⑭。 不落旧窠臼⑮,吾党破天荒⑯。 祝寿破常例,推广到婚丧。 作品注释①客绥:客,寄居;绥,绥德。指暂时居住在绥德。 ②蒋阎:蒋介石、阎锡山。 ③吕梁:山名,在山西省的西北部,当时是国民党反动派阎锡山的统治区。 ④败絮:破烂棉絮。刘基《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⑤秕糠:秕(研),瘪谷;糠,谷皮。老弱转沟壑:老弱,老人、幼童;转沟壑,移往沟壑。此句指老人和孩子受冻饿而死,尸体抛在山沟里。《孟子·公孙丑下》:“子之民老赢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⑥逃亡:逃走,此处指逃荒。 ⑦警备区:指陕甘宁边区,当时正戒备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故称。 ⑧黄河一水隔:陕甘宁边区在黄河的西岸,东岸的山西是阎锡山的反动统治区,中间只有一水(即黄河)之隔。 ⑨地狱与天堂:指黄河东岸的阎锡山反动统治区和西岸的陕甘宁边区像地狱与天堂一样悬殊。 ⑩法币: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当时河东受灾,陕甘宁边区尽管在国民党反动派封锁下处境困难,还是筹集了大批款项,采购粮棉来救济河东灾民。 ⑪称寿觞:称,举;觞,即酒杯。称寿觞,举杯祝寿。此处指办酒席。 ⑫却之感不恭:却,推却,拒绝;恭,恭敬。此句讲推辞祝寿又感到对别人不够礼貌。《孟子·万章》:“却之为不恭。” ⑬豚:小猪,此处指猪肉。 ⑭百衲愈琳琅:百衲,用多种布片缝制的袈裟称为百衲衣,即僧衣。法照《送无著禅师归新罗》诗:“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琳琅,美玉,指美好珍贵之物。此句指祝寿题词的笺纸愈颜色不一、大小不齐,便愈显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⑮旧窠臼:即老套子、旧套子。 ⑯破天荒:指以前没有过的创举。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此处意指祝寿不落铺张浪费的旧套子,而开创节俭朴实的新形式。 写作背景1946年底,国民党反动派胡宗南军队准备进攻延安。遵照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为了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徐特立根据党中央的安排,撤离延安后客居在黄河沿岸的绥德。1947年1月,徐特立70大寿。毛泽东特意送给他一盒寿糕,在盒子上面亲笔题写了“坚强的老战士”6个大字。周恩来和朱德也分别写了“人民之光,我党之荣”和“当今一圣人”的题词送给他。党中央还为他七十寿辰写了祝贺信,信中赞扬了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不妥协不动摇的大无畏精神,称他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和“全党自我牺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模范”,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发扬他的一切优良品质。党中央还在延安召开隆重的祝寿大会,延安各界人士冒着严寒,纷纷前来为他祝寿。徐特立深知党中央在此时为他祝寿的政治意义,但想到人民的疾苦,心中仍觉不安,于是挥笔写下这首长诗以自勉、自戒。 作品鉴赏在该诗中,诗人严厉谴责了蒋介石、阎锡山等国民党反动派残暴肆虐、祸国殃民的罪行,对国民党统治区灾民们“败絮不蔽体,充饥唯秕糠,老弱转沟壑,少壮半逃亡”的悲惨生活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诗中热情赞扬了边区政府在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处境困难的情况下,还筹集大批款项购买粮棉来救济国统区灾民的做法,体现了党和人民“艰苦与共尝”的血肉感情。在“苦乐两相形,不觉倍感伤”的情况下,诗人对“自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却之感不恭,请勿事铺张”,并对“祝寿破常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瓜果代鸡豚,清茶代酒浆,题字代寿联”,“所贵非颂扬,纸笺不拘格,百衲愈琳琅。”充分表现出诗人严于律己,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思想感情和树立新风、艰苦朴素的高尚品德。 全诗感情真挚,语言平易,对比鲜明。平易的语言中凝缩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强烈的对比下倾注了诗人鲜明的爱憎。诗人鞭挞黑暗,歌颂光明,声讨罪恶,赞美仁政,虽没有石破天惊之语,却字字都有千钧重。此诗名为“自寿”,其意却在自戒、自勉。透过诗的字里行间,世人看到的是一个“客绥避兵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坚强老战士”的形象。这个形象,令人警醒,使人感奋,给人以力量。从这个形象身上,世人看到了中国的前途,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之光。 作者简介徐特立(1877—1968),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华,字师陶。湖南长沙人。读过六年私塾。在乡里教过十年蒙馆。1905年入长沙城宁乡速成中学,毕业后在长沙周南女校任教。后兴办私学。1910年往日本考察教育。支持武昌起义,被选为湖南临时议会副议长。1913年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后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和湖南孤儿院。“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年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创办了列宁小学、列宁师范等。参加了长征。在延安曾任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八路军高级参谋长的名义任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主任,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40年创办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并任院长。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等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