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木法
释义

陈木法数学家,惠安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概率论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姓名:陈木法

职业:数学家

性别:男

星座:狮子座

生日:1946-08

籍贯:福建惠安

荣誉成就: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专长爱好:主要从事概率论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个人简介

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主要从事概率论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将概率方法引入第一特征值估计研究并找到了下界估计的统一的变分公式,使得三个方面的主特征值估计得到全面改观;找到了诸不等式的显式判别准则和关系图,拓宽了遍历理论,发展了谱理论;最早研究马氏耦合并得出一条基本定理,更新了耦合理论并开拓了一系列新应用;最先从非平衡统计物理中引进无穷维反应扩散过程,解决了过程的构造、平衡态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等根本课题,此方向今已成为国际上粒子系统研究的重要分支;完成了一般或可逆跳过程的唯一性准则并找到唯一性的强有力的充分条件,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彻底解决了“转移概率函数的可微性”等难题,建立了跳过程的系统理论。

教育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1983-11)

北京师范大学理学硕士(-1982)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其他(-1980)

贵州师范大学附中其他(1972-1974)

惠安一中初中(-1965)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1969)

成才之旅

自学上了贼船

“我始终认为,学数学,自学是一项根本的能力。在自学中领略数学之美,要远比生硬的课堂灌输和题海战术来得重要。”

领略数学之美,重在积累。这是陈木法院士近50年研习数学的深刻体会。陈木法说,数学更多的是靠后天培养,学得多,做得多,想得多。

而探寻陈木法的治学之道,更能发现:自学始终是一条主线。

早年,陈木法在贵阳中学任教,就曾经把自学的理念贯穿课堂。那时候,每天上两堂数学课,陈的做法是:先拿出一堂课让同学们自己看书、做题,而第二堂课再答疑释惑。

这样的教学,在当时无疑显得十分另类。不仅备受同行质疑,学生们一开始也很不答应,“全造反了,课堂乱得像一锅粥。”但是慢慢地,就从自学中寻找到了乐趣,后来的地区统考,这个班的成绩最优异。

有人问陈木法秘诀何在?陈木法回答:自学的时候最安静,最有可能静心思考、潜心钻研,细细体会,而一旦领略到了数学之美,就会越学越带劲。

事实上,这也是陈木法切身的感受。陈木法初中时就自学了高中数学,高中时又自学了微积分、高等代数等大学课程,一开始,就从自学中获益良多。

有趣的是,陈木法超前自学数学,并非天才之举,更不是天生就对数学有什么浓厚的兴趣,相反,是“知耻而后勇”的发奋——小学时,陈木法的数学成绩仅有3分(按今天的百分制折算就是刚刚及格),陈木法一心想把这个成绩上的“污点”抹掉,上初中后就开始刻苦钻研,哪知,自学让陈木法上了“贼船”,欲罢不能,从此再也下不来,摇着一叶扁舟在数学的海洋里一荡就是几十年。

不较分数高低“我能从偏僻的惠安农村走出来,一步一步到今天,怎么敢想像自己竟然会成为一名数学家。真是运气太好了。”

数学家所说的“运气好”,其实包含的更多是自信———学数学带给陈木法的自信。

在陈木法眼中,这种自信浑然天成:一方面,学数学能让人充满自信;而另一方面,自信心又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

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62岁的院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时候,由于表现优异,老师把陈木法从班级里挑选出来,帮助批改高年级同学的试卷。

“这种体验,不啻一场伟大战役的英雄!”陈木法笑言,由于手握“生杀大权”,每次回到宿舍,陈木法都会被重重包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我的自信心就是在那个时候累积的!”

自信带来的另一好处,就是兴奋过后心情会变得很平静,不再计较一时的分数得失。陈木法说,这非常有助于在学习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力戒浮躁。

“原本,我对分数是斤斤计较的,考试成绩出来后,跟同学差个3分、5分,或是落后一名、两名,心里都会很难受。但是在深信自己的能力之后,我纵然考90分,而看别人考100分,也会十分坦然。因为我知道,那并不代表什么。”

“所以,年轻的时候骄傲一点不要紧,最怕的就是没有信心。”院士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今天的学子。

日记催我成长

感谢成长岁月的好友———日记,一直鞭策陈木法前行。

这句话对少年时代的陈木法来说,并非诳语。事实上,小时候的陈木法也很调皮,和今天普通的孩子别无二致,虽然身为班长,却常常胡闹贪玩。

“那时候,一个难以突破的矛盾是:晚上临睡前,我每每在心中励志自勉,想着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长大如何如何。但是第二天醒来,就把昨晚的一切抛开忘光。”陈木法说,这种困扰,一直到后来,陈木法开始坚持每天记日记,才最终消除。

这是孩子最本真的天性,今天,院士把当年写日记的经验比喻为鞭策自我前行的动力。原因很简单:因为,写日记,谁都希望日日长进,大概没有哪一个人会愿意在日记中对自己说:嘿,今天,我又胡闹了一整天!

而在高二那年,日记甚至意外帮了陈木法一个忙。那时,身为班长的陈木法突然间被撤职,伴随而来的是老师冷落、同学疏远,这莫名的变故让陈木法感到无比失落。那段日子,只有日记是陈木法唯一可以尽情倾诉衷肠的伙伴。

到了年终,陈木法终于看到老师的评语———这才恍悟,原来,老师把陈木法的家庭出身给搞错了。

“一场误会,一出特殊年代的‘冤假错案’”,陈木法笑说,后来真相澄清,“官复原职”,但自己并没有大悲大喜后的失衡之感,唯一感谢的是日记,那艰难困苦中陪伴陈木法度过的好友。

学学聋子青蛙

“从前,有两只青蛙:一只是坐井观天的青蛙,还有一只是聋子青蛙。坐井观天的青蛙自高自大,为人耻笑;而聋子青蛙因为听不到别人的风声言语,反而能静心做事,获得成功。”

陈木法告诉记者:寓言中的这两只青蛙其实都很像他自己,只不过井底之蛙像是中学时代的自己,而聋子青蛙更像是工作以后的自己。

陈木法说他在高中时,因为书念得好,脑袋灵光,所以一直是老师的“宠儿”,智商出众,但是在情商上却有缺陷。常常因言惹祸,得罪人,表现得狂放不羁。

高中三年,陈木法当了两年半的班长,但是这个班长也当得有点稀里糊涂:一是每天的早操课没去过几次,都躲在被窝里睡大觉;二是几度争取政治进步,由于群众基础不佳,都没成。

回忆这两件小事,陈木法说他那时候最崇拜的是鲁迅,一心想学鲁迅的傲骨,但是没有分清傲骨与傲气的区别。

毕业后,陈木法赶上“运动”勃兴的年代。心烦意乱,不想去,后来有一天还真的就自作主张———不去了!他把宿舍的门反锁住,在上面贴了一张大大的纸条:睡觉中,勿打扰!

陈木法说,从此以后他就当起了聋子青蛙,潜心钻研学问,以后还真的成了大器。

数学家眼中的数学之美

数学家眼中的数学之美,可谓无处不在。

“在英国,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剑桥大学是一所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她的占地面积极小,里面简直就是寸土寸金,但是我仔细数了一数:你知道吗?剑桥大学里的数学楼足足有10栋之多!”

数学之美,在于技巧。陈木法说,就像解题一样,工作中,碰到困难,学习数学的人会非常自然地分析困难在哪些方面,该如何解决?所以,数学好的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特别强,他看问题能够迅速抓住要领。

数学之美,还渗透生活。陈木法开玩笑地说,女孩子找对象,找数学系的最保险,因为学数学的人逻辑比较简单,心无旁骛,不会想更复杂的东西。

工作经历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1974-1978)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系讲师(1977-)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1980-)

美国Colorado大学访问学者(1981-12-1983-03)

美国《MathematicalReviews0》杂志评论员(1982-)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5-)

英国Edinburgh大学研究员(1986-10-1987-09)

英国Edinburgh大学海外研究员(1986-10-1987-09)

德国《ZentralblattfurMathematik》杂志评论员(1987-)

《数学学报》杂志编委(1988-)

《应用概率统计》杂志编委(1989-)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1990-)

国家教委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5-2000)

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1995-)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97-2000)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7-)

《应用概率统计》副主编(1998-2002)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00-)

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2002-10-2006)

《FarEastJournalofMathematicalSciences》编委(2002-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

扩展阅读:

1

http://www.bnu.edu.cn/xygk/xxgk_zhuming_xuezhe_cmf.htm

开放分类:
人物名人数学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0次
最近更新:2010-06-08
创建者:silentino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