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苹果巢蛾
释义

种名:苹果巢蛾

种拉丁名:Yponomeuta padella Linnaeus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蒙古、欧洲、苏联、北美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9—10 mm,翅长 10刀 mm。头部、下唇须、胸部及腹部白色;胸部背面有5个黑点。前翅白色稍带灰色,尤其是前缘中部附近为灰白色。前翅上有40个左右的黑点,除翅端区约有10—12个小黑点外,其余大致分3行排列,近前缘有1行,近后缘两行比较规则。外缘缘毛灰褐色;后翅灰褐色。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瓣长为宽的2.2倍;阳茎长为囊形突长的3.7倍。尾突之间距离较宽。 卵扁椭圆形,表面具有纵条纹4—5条,鱼鳞状排列,块状。初产卵为灰黄色, 2-3天后变为紫红色,最后变为灰褐色幼虫老熟幼虫体变为黑灰褐色;体长 13.7 mm,头宽 1.6 mm。头部:单眼Ill、 IV和V排列成“1”字形、单眼形状近似馒头形;V和IV距离最近。上颚基本分为5齿,第一齿尖,第二齿钝,第三、四、五齿小。 蛹体长 10 mm,胸宽 2.5 mm。化蛹前不完全集中到一处化蛹,而分散于整个丝巢内结很薄的茧,透过丝英可以看清蛹的形状和变化,初化蛹时,头部、触角及翅芽为黄色,胸部及腹部为绿色,成熟蛹为黑褐色;臀棘具有6根强刺,基部集中呈放射状排列。

生物学特性

苹果巢蛾属于专性滞育的害虫,全国各地均为1年发生1代。以第一龄幼虫在卵壳下越夏越冬。在新疆伊犁地区越冬幼虫4月中旬,河北中部及北部也在4月中旬,内蒙古在4月中、下旬,吉林公主岭于5月初,黑龙江的伊春市五营地区5月中旬开始出壳危害。就苹果树物候期来说,此时正值苹果花芽开放到花序分离之时。正确掌握并预报幼龄幼虫出壳危害时期,是防治中的关键。 越冬后的幼虫从卵壳的一端开1个小孔钻出开始危害。遇早春乍寒时,出蛰幼虫还可再度潜入卵壳内。出蛰幼虫成群地将嫩叶用丝缚在一起,取食叶肉、留下表皮而干枯。小幼虫在干枯而卷曲的叶内栖息。随着幼虫生长,吐丝越冬,缠绕枝叶成丝巢,将巢内叶片食尽,再进一步扩大丝巢,形成很大的网巢。严重时,整个树冠形成丝巢,早b有雾时,好似罩上一层塑料薄膜。幼虫老熟后,在巢吐丝结簿茧化蛹。虽透明,通过茧可以清楚地看到化蛹的过程。每个茧内的蛹都是头部朝下倒垂,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运动(摇摆)。化蛹部位大都在树冠的丝巢内,不十分集中,几乎布满整个巢内。猖撅成灾年份,也有在果树附近的杂草内结网化蛹的。成虫羽化比较早的雄多雌少。成虫白天多栖息于叶片下。晚间,特别是清晨5-6点钟作短距离飞翔和交尾,并取食叶片上的露水,有时吸食蚜虫的蜜露。雌蛾飞翔能力较差。每只雌蛾能产卵1-3块,大部分卵块产在2年生表皮光滑的枝条上,而又以枝条下面靠近花芽和叶芽的附近较多;1年生和3年生枝条上很少产卵。树上卵块分布:上部枝条卵块较多,中部次之,下部最少。 据新疆八一农学院观察,幼虫共5龄。各龄龄期4-12天,平均9天。幼虫取食危害约43天,于5月下旬至6月初陆续化蛹(在山区高地野果林中,发生期可以推迟一个月)。预蛹期3天,蛹期约11天。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产卵延至7月上旬结束。早期所产卵块于7月初陆续孵化。卵期约13天。即以此第一龄幼虫在卵壳下越夏、越冬。1龄幼虫期长达9-10个月。

防治方法

1.营造混交林,适当提高林分郁闭度,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而不利于巢蛾发生的环境条件。 2.严禁带虫苗木向外地调运。 3.人工剪除卵块技及网巢枝叶,集中烧毁。 4.对转移危害期中的越冬幼虫,或1—2龄幼虫可用别%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 1500一2000倍液,或 50%辛硫磷乳油、 50%磷胺乳油、 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常量喷雾;或用飞机低容量、超低量喷洒10%氯氟菊酯乳油,用药量为万一150ml/ha;亦可用‘叶派”插管烟雾剂熏杀,用量为 15 kg/ha,均有明显效果。对冬青卫矛巢蛾还可在植株根际挖浅沟施入15%铁灭克颗粒剂后覆土,随即淋水,每亩用药0.7—1kg,还可并治螨、蚜、蚁类害虫。对风景区油松巢蛾还可用 50%久效磷乳油 1-3倍液刮皮徐环进行防治。 5.施用微生物制剂东北农学院在哈尔滨试用 36—84X10的8次方/ml的苏云金杆菌液喷雾,防治果园的苹果巢蛾 3-5龄幼虫,经 3—5天后效果达 10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2: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