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灵赤 |
释义 | 陈灵赤高级政工师。1934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曾任遵义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县供销社主任、党组书、县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遵义县第九届人大代表、遵义地区政协工委经科处副处长。 他连续从事政治工作38年。先后在《贵州日报》、《贵州宣传通讯》、《贵州省商业经济》、贵州省委组织部的内部刊物等报刊杂志,内部刊物发表和采用的调查报告、论文和“政治思想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浅议供销社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干部政策,要敢于实事求是----遵义县新卜区落实农村大小队干部政策的情况报告”等共五、六篇,近12000余字。 1979年1月根据中央组织部的要求,他带领遵义县委工作队(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到新卜区搞落实农村大小队干部政策的试点。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把该区历次"左"的运动造成的大量遗留问题(包括群众被高划的阶级万分),基本落实完毕。这个试点的情况得到了贵州省委组织部的重视和肯定,并在遵义县召开了有全省各级组织干部参加的现场会,推广了这里的政策。 1981年,人们都还认为农村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主张搞包产到户的就是走资派,谈“包”色变的时候,他带领县委工作队赴虾子区协助区委工作。他充分倾听农民意见,经过调查、对比。大量铁的事实说明,包产到户的确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能增产增收。他同虾子区委的主要领导同志一起,公开支持各公社的基层干部大胆帮助农民搞包产到户。结果,全区的粮食、油菜籽都获得了空前增产。相当多的农民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吃饭问题。因此,得到了县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县委向全县推广了该区的政策。 1983年,遵义县供销社各级领导不健全,不团结,有问题商品库存经例太大,包袱沉重,经营极不景气,基本上靠烤烟经营利润维持。县委几次派的县社主任不愿赴任。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动要求并得到县委同意,从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的岗位,去担任供销社的主任、党组书。经过认真抓体制改革,抓组织建设,抓思想政治工作,抓经营管理。尽管当时效益最好最稳定的支柱产业---烤烟业务要强行分走;个体、私营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对供销社形成了合围之势,但全县供销社系统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从1984年到他离任的1992年,全系统年年盈利,同时改建和新建了大量的营业设施,改建和新建了大量的职工宿舍,成为全省商业供销系统效益最好最稳定的单位之一。得到贵州省商业厅(当时供销社归商业厅管)的充分肯定,并于1988年授予他全省商业供销系统“双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遵义地区供销系统优秀企业主任称号,遵义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奖励工资一级。 他的事迹,先后由贵州省编印的《企业春秋》、《中国商品评价》、《贵州日报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遵义县纪念建国四十周年报告文学集《厚土深情》等杂志、刊物介绍过,贵州省企业政工职评办公室编印的《贵州省高级政工师名录》介绍了他被首批评为高级政工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