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来生
释义

1.苏州大学教授

陈来生(1962.5-)男,江苏苏州人,1980年以苏州市文科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后到苏州旅游局任市场开发处处长。1994年调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筹建并主持旅游系工作。现为苏州科技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后,苏州市旅游文化促进会会长。 受聘为苏州市政府咨询专家,上海市高校旅游专业教学评估专家,江苏省旅游局环太湖旅游规划咨询专家,苏州旅游发展规划咨询专家组组长等。并兼苏州乐园、木渎古镇等多家旅游单位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旅游文化,著有《名城旅游与名城保护》、《史诗、叙事诗与民族精神》、《中国禁忌》、《无形的锁链》、《风俗流变》、《中国园林史话》。主编有《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美学》等。

2.宁都县政协助理调研员

人物简介

陈来生(1946.11-)男。江西省于都县利村乡人。汉族。1969 年 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9月在于都县利村中学读书。1964年9月保送到宁都师范学校学习。1968年3月由宁都师范学校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守备13师73团1营1连服兵役。1969年10月借调在福州军区守备2师5团政治处干部股工作。1970年先后任福州军区守备2师5团85炮营文书,书记。1971年10月任福州军区守备2师司令部管理科书记。1972年9月在福州军区守备2师5团1营5连锻炼。1972年12月任福州军区守备2师司令部管理科书记。1975年1月任福州军区守备2师7团平海营11连副政治指导员。1976年1月任福建省军区独立师炮兵团榴弹炮营1连副政治指导员。1976年9月先后任福建省军区独立师炮兵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宣传股股长。1982年2月先后任宁都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科秘书、副主任。1990年3月任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95年至1998年被农业部 《农村信息通讯社》聘为特约记者,2002年1月任县政协督导员兼县老建办主任。2002年12月起任宁都县政协副调研员。是赣州市第一次党代会代表;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主席团成员。

获奖情况

1975年至1977年在部队连续3年荣获团嘉奖;1986年荣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的全省老建工作先进个人;1991年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 “七五”期间老区建设先进个人,赣州地区 “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宁都县学雷锋积极分子;1997年至2000年连续4年荣获宁都县优秀公务员;1998年荣获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表彰的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1999年荣获宁都县 “十佳”公仆;200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劳模)、江西省先进工作者;2001年荣获赣州市、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赣州市先进工作者;荣获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事部表彰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获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全国残联表彰的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个人;2003年荣获江西省勤政廉政先进典型。1995年和1997年先后两次被《农村信息通讯社》评为优秀特约记者;1996年,江西省老区建设办公室授予 《老区建设》优秀通讯员;有9篇论文获市以上奖励。

作品与编著

先后有近百篇作品在地 (市)以上报刊发表;2002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编辑部聘任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经济文献———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任编委,荣获优秀编委;2005年9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文集 《红土地上的足迹》一书。

3.革命烈士

陈来生(1896-1933),南汇县(现上海市南汇县)宣桥镇西南乔陈家宅人。陈来生出身贫寒,只读过3年书。1927年参加本地农民运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进行抗租抗税的斗争,在群众中威信较高。1929年陈来生任新场区委书记。1930年泥城暴动前夕,陈来生亲自带汪和尚、乔巧生在新场镇散发传单,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鼓动人民起来斗争,为泥城暴动作舆论准备。8月,泥城暴动时,陈来生等按上级指示,手拿木棍、鱼叉镰刀坚守新场镇,如情况紧迫,马上切断新场朝东方向的高压电源线。1930年冬,为发展地方武装,陈来生和乔巧生去新场西南周家弄伪保卫团部缴枪,因敌我力量悬殊未能成功。1932年7月,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重刑,陈来生坚贞不屈,保守党的秘密。因受刑过重,于1933年6月牺牲于苏州监狱,时年37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