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佩切尔隐修院 |
释义 | 简介佩切尔隐修院坐落在圣索菲亚大教堂旁边。“佩切尔”一词在乌克兰语里是“山洞”的意思。虽然现在这里实际上已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但人们仍然以最古老的名称来称呼它。在最早的时候,那些虔诚的男性修士们在第涅伯河河岸的山岩上凿洞穴而居,苦修其身,死后也就埋葬在这些洞穴里,被修士们称为“圣骸”。直到1051年才开始修建修道院,1598年才有了佩切尔隐修院这个名称。据估计,在17世纪一19世纪,每年都有15万人到修道院朝拜。现在这些洞穴依然完好,它们是由狭窄的通道和小小的修炼室组成的。脚下是岩石,头顶也是岩石,四壁都是岩石。没有窗孔,没有阳光,甚至没有风和空气,只有石头的气味。在这里,修士们用烛光照明。 多少修土正是在这个烛光的世界里,销蚀掉自己有限的生命,但也为外部的世界和后人留下了永恒和无限。苦修士涅斯托尔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这里的石室中,秉烛而书,用优美的文笔把历史事件写得深刻而生动,留下了实现俄罗斯国家统一和抵抗外族入侵的令人深思的思想。基辅罗斯历史上有部古老的、著名的编年史叫《往年纪事》。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是研究古代罗斯国家变迁和思想流派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它就是后人根据涅斯托尔的《最初编年史》在1073年修订补充而成的。 洞穴里有不少“圣骸”,这是当年在这里苦修的修士们的干尸,有躺着的,但大多是坐着的。干尸保存得十分完好,只是比他们活着的时候要小得多。据说这些干尸都没有用任何药物加以处理,他们的灵魂升入天国时是什么样子,它们的干尸就是什么样子。这些干燥的、常温的山洞就是保存他们遗体的天然石椁。正因为这里的神圣,那些贵为人尊者也把自己的遗骸留在这些山洞里。从12世纪起这里的修道院也同时成了公国王室的墓地。这里就留有莫斯科公国的创始人长手尤里的石棺,还有末代沙皇重臣斯托雷平的黑色棺椁。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神圣,1812年俄罗斯卫国战争中为国捐躯的部分将士,甚至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牺牲的无名官兵的遗骸也永远留在了这里。 现在男修道院仍然存在,只是年轻的修士们已不在地下,而是在地上进行他们的修炼了。 修道院内的乌谢夫巴茨卡教堂是18世纪乌克兰巴洛克式建筑的杰作,装饰相当奢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