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培杂181 |
释义 | 审定编号:粤审稻2003006 品种名称:培杂181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培矮64S/T181 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110~113天,与培杂双七相当。株型集散适中,株高100.5~105.3厘米,茎杆粗壮,叶片硬直,叶色青秀,穗长21厘米,穗大粒多,平均每穗总粒数162粒,结实率74.9%~82.8%,千粒重19.4克,后期耐寒力较弱。稻米外观品质鉴定为晚造一级,饭味、适口性较好。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比94%,对中B、中C群抗性比分别为80.1%和97.4%;中感白叶枯病,大田种植表现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轻微。 产量表现2000-2001年两年晚造参加省区试,亩产分别为419.6公斤和405.5公斤,比对照组合培杂双七分别减产2.44%和5.98%,减产均不显著。日产量3.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1、用强氯精浸种消毒和打破休眠; 2、必须插足基本苗,以每亩插6~8万为宜; 3、培育壮秧,早施肥促蘖早发,创造条件适施中期肥; 4、够苗后多露轻晒,控制高峰苗数; 5、适时适量喷施矮壮素; 6、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稻曲病、黑粉病和稻飞虱。 制种技术要点制种过程中要安排好抽穗扬花期,避免冷空气袭击,选好隔离区,并不断进行除杂以保证杂种纯度。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培杂181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110~113天,与培杂双七相当,丰产性一般,稻米外观品质鉴定为晚造一级,高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我省各地晚造种植和粤北以外地区早造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