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培德老酒
释义

第一节 培酒史源

资阳为成都远郊县,西汉王褒跑上去留下闹酒文字。中唐,成都府年年进贡剑南生春酒。806年,李肇《唐国史补》“酒则有剑南之烧春”,834年雍陶诗:“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资阳酒池胜地有俩:东郊宝台山、东南两截山,唐名水栏街、月山,出孝子,产佳酿,留香《唐书》《宋史》。1064年,范祖禹《资州路月山亭》:“兹亭虽非匹,山水颇秀发。”1096年,他保荐孝子任资州助教。1175年,郑维道刻周敦颐《太极图》于唐颜真卿撰书《放生池》碑阴,碑在雁江东渡水栏街。1410年,善下乡创建伍隍庙,兴伍隍场,1669年重修。 1725年,修万寿庙,有万寿场。清初,罗氏卜宅伍隍场邵家坪高屋基,得天独厚,饮伍市干酒(培德酒),家有寿根,甲子一周,家无丧亡,荆溪菊水,琼崖鸡窠,培江山磅礴之气。1892年,知县王树柟在资阳酒后诗“黄鸡满地秋禾熟,襦裤童谣可意听”,比白居易“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亲民多了。伍隍场简称伍市,是资阳东南与资州、普州物资集散地,隋唐五代为月山县地盘。场周围百余平方公里,山多石厚,土层较薄,雨量适中,宜种高粱,富含淀粉,易于发酵,一经分馏,极易提取乙醇。北宋在这里设立酒务,负责酒类专卖,年收税万余贯,南宋更多。清初禁酒,资阳移民新来,政策放宽,大种牛心、翻山钓、大矮子、二矮子、三矮子高粱,酿造业东山再起。罗明萱《伍市干酒今昔》录民谣:“天荒荒,地黄黄,秃岭穷山数伍隍(当时培德由伍隍管辖)。东山忙,西山忙,天干无雨点高粱。朝无粮,夜无粮,高粱换酒解愁肠。

”约莫1790年,培德酒为人熟知,大移民与老川人后裔角逐竞技,众香国里托出谭、葛等家槽坊,更是干酒冠冕,入贡朝廷。同治年间,场东20里邹家祠魏姓槽坊兴起,历传5世到民末。民间习称烧酒,《死水微澜》称资阳陈色。酒家依山建坊,凿井取酿,聘请名师潜心研制,锐意提高产品质量,从原料到制成品,无不精心琢磨,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所产干酒,色香味俱臻上乘。两截山井泉水洌,无色透明,纤尘不染,清香回甜,槽民汲取过滤酝酿,酒洌清爽,独占鳌头,财源茂盛,乡民争开槽坊,使培德成为闻名遐迩的干酒之乡。蔗糖、干酒和仔猪是三大土特产,其中干酒最为行销,驰名海内。由于培德的干酒名价益高,成都各大酒庄竞相抢购,纷纷订货。1880年资阳于成都陈列32种农产品中即有高粱和干酒,高粱每担值银四两八九钱,烧酒每百斤三千五六百文。抗战缺乏燃料,国府大购干酒,提制酒精,于是酒业极盛,培德当地就有槽坊70多家,年产200万斤,占全县烧酒产量36%。有沦陷区逃来寿民中学任教的学者,自称品尝过不少名酒,独于伍市干酒(培德酒)推崇备至,在《新新新闻》赞道:“无色透明,光鉴毫芒。异香四溢,沁脾湔肠。醇浓味美,口齿留芳。名不虚传,玉液琼浆。”

共初私酿停业,兴建培德酒厂,集中技术力量,充实设备,开展技术革新,使传统工艺焕发青春,多次评为优质酒,并获中商部嘉奖。1980年后,国营培德酒厂与资阳宝莲酒厂联营,伍市干酒(培德酒)纳入宝莲系列,红极一时,其后砸锅,今已资产重组,必能再创名牌。

第二节 培德酒览

1、培德酒的发展

1410年春,资阳东乡朱家场人修建伍隍庙,供奉伍隍菩萨,形成伍隍场,场周盛产高粱,明清产量递增。清初大战乱,湖广、闽粤移民入居。明初居民后代黄国仲从军复员,由贵州回川,暂住隆昌一年,学会烤酒,1660年返栗林镇(共东峰镇)朱家湾,偶行至伍隍场东红雀村,发现两截山谷底有股浸泉,泉清水洁,终年汩汩不断,人称神泉。加上本地盛产高粱、糯米、小麦、玉米,遂开办浸水阁烧坊烤酒。好水加好粮酿造之酒,纯正柔和,余味悠长,名声日振。1689年10月22日,黄国仲老死。1710年,浸水阁落入广东长乐县魏行惠之手,改称魏家醩坊。其子魏悦召继承伍市干酒酿造技术,所酿美酒写进1765年《资阳县志》。魏悦召在两截山扩建浸水阁,敬奉神灵,延请戏班子来唱川剧。1774年,去银四百四十四两买修成都府魏氏祠堂,余银积至1806年,买墨池山田地一千三百二十两银。伍隍场别名伍市,所产烧酒故名伍市干酒,贩运成都等地,名噪一方。全乡无论地主、富商、农民都纷纷潜研技艺,竞相酿酒,形成干酒之乡。1942年县志载:“本县系产酒区域,以伍隍乡所产干酒又称陈色酒为最佳,俗称伍市干酒。”历经三百多年,伍市干酒为资阳宝莲酒业公司注册品牌。

伍市干酒久享盛名,畅销各地。

1925年《资阳县志·食货志》:“若夫伍市之酒,有似天液,味厚独浓,香深有力,凡夫洛阳之曲、茅台之品,莫不争为逊避,以让乎资阳之陈色。”共初为纪念剿匪牺牲的梁培德班长,改名培德乡,来凤乡并入培德乡。1963年,右派徐伯荣到培德公社相亲,畅饮伍市干酒,十年后在这里当赤脚医生。1993年,徐伯荣《三贤古城风情录》记载:清朝雍正年间,资阳结队而行送酒去成都的20多个挑夫,翻越龙泉驿山顶窝窝店时,与成都知府八抬大轿相遇,挑夫躲避不及,乱作一团。撞轿在封建社会是有罪,要罚劳役的。挑夫在山道上四处逃散之时,一挑夫不慎掉下山岩,酒罐打倒在地。刹时,芳香浓郁的伍市干酒香飘四溢,成都知府连称:“好酒,好酒,好香,好香。”他停轿查问,挑夫禀告挑的是伍市干酒。知府善饮,品评在行,他闻到酒香无比,叫书吏记下,为他必饮之物。尔后两百年,伍市干酒皆为成都府衙门里的官酒。

民间流传佳话:“翻过成都龙泉驿,伍市干酒十里香。”蓉城酒商争销伍市干酒(培德酒),大街小巷酒店门前高悬“伍市干酒”布旗,以招引顾客。培德烧酒又名资阳陈色,在成都畅销不衰,经过挑夫、文豪接力,一直挑进世界文学名著《死水微澜》蔡傻子店里:“红纸签帖上标着绵竹大曲、资阳陈色、白沙烧酒。”再度转运,鲤鱼桥文化的刮削器插图《汉语大词典》,伍隍场干酒(培德酒)进入《辞海》。资阳龙龟溪、来凤河龙凤呈祥,可谓堂之皇矣。

2、培德酒辉煌

1?培德酒蝉联名酒

培德酒工艺独特,别具风味。它以培德场两截山泉水和优质高粱整粒浸泡,常温蒸煮,特制小曲粮化,加酒醅低温发酵8—10天,纯锡锅清蒸得酒,坛储半年以上。其酒色清透明,甘润柔和,尾净回甜,属清香型小酒。

培德酒采用的独特酿造方法和传统工艺载誉巴蜀。共初,引进永川李有成匀透湿操作法和万县冉启才焖水操作法。培德酒(伍市干酒)出酒率由40%提高到50%,以纯高粱、小麦、糯米酿造,产量不太多,却独树一帜,蝉联四川省名酒。

2?伍市干酒(培德酒)催生邵子南等作家

1949年后,培德酒质量稳步提高。1976年内江地区第一次评酒,伍市干酒(培德酒)被评为优质酒,1980年被省商业厅评为四川省优质酒;1985、1987年被四川省计经委评为优质酒,1988年被省商业厅和酒类专卖事业管理局评为优秀产品,畅销全国十余省市和香港,深受消费者欢迎。培德酒浸润了愁肠,伍市干酒(培德酒)浇开了文思,百年熏陶邵子南、郭永江、徐伯荣、黄彦、刘胜俊、王洪林六位中国作家,写出《白毛女》《地雷阵》《高玉宝》《兵临成都》《市长之死》《同在一面旗帜下》《军事论文写作》《敲钟村志》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回头又为美酒顾客。另有陈代俊《发现李庄》、刘仲《在河之洲》、汪古翔《走出市井》,皆受胎于伍隍场。培德酒由于两截山水源有限,民国交通不便,地产高粱减少等条件限制,建厂年产200万斤。

第三节 培德酒现状

2000年后培德酒厂如今已资产重组,生产出了优质的“培德老酒”系列酒,传承着古老的培德酒酿造文化,其产品远销全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