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炮闩 |
释义 | 后膛装填式火炮开闭炮膛的装置。亦称闭锁机。用来与炮尾配合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底火,开锁开闩,抽抛发射后的药筒。 炮闩通常由闭锁机构、击发机构、抽筒机构、开闩机构与关闩机构等组成。有的还附有挡弹机构、保险机构、复拨器、联锁机构、防反跳机构。闭锁机构用于闭锁炮膛,使闩体与炮尾、身管成刚性联结,以承受火药燃气作用于膛底的力。使用药包分装式弹药的大口径火炮,闩体上装有密封炮膛的紧塞具。击发机构用于将机械能或电能传给底火,使其发火并引燃发射装药。机械击发机构有击针式与击锤式两种。小口径迫击炮多使用击针式击发机,大口径火炮则多用击锤式击发机。部分小口径自动炮和火箭炮采用电击发机构。抽筒机构利用抽筒子将发射后的药筒从药室中抽出,并抛到一定距离之外。开闩机构使闩体开启。有的用气动开闩,有的用手工。连续发射时,则通过半自动或自动开闩机构开闩。也有的利用火药燃气推动活塞向后带动闩体而开闩。关闩机构用于将开启的闩体关闭并锁紧炮膛。横动式炮闩的关闩机构一般由关闩弹簧、杠杆及曲臂组成。纵动式炮闩关闩机构的关闩弹簧可同时完成输弹动作。发射前,先解除闭锁,开启闩体,通过气动或人工操作完成首发装填,然后关闭闩体并锁紧炮膛。发射时,击针撞击(或电流引燃)底火,发射弹丸,闩体承受膛底火药燃气压力,药筒或紧塞具密封炮膛。发射后,炮身后坐。炮身复进时,开闩机构打开闩体,抽筒机构抽出发射后的药筒,并将其抛离火炮。继续装填,便可连续发射。 现代火炮的炮闩按结构分为楔式与螺式两类。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半自动和非自动3类。楔式炮闩依靠楔形闩体闭锁炮膛。其前部的镜面与药筒底面确实贴紧,防止火药气体外泄。闩体上下滑动的称立楔式炮闩,左右滑动的称横楔式炮闩。立楔式炮闩早期多应用于中小口径火炮。坦克炮多用横楔式炮闩。螺式炮闩的闩体为圆柱体或圆锥体。其上有若干断隔凸齿或断隔螺纹,与炮尾(或闩室)内的齿相配合而闭锁炮膛。按闩体运动方式分为摆动式旋转闭锁螺式炮闩与纵动式旋转闭锁螺式炮闩。前者适用于采用药筒分装式、药包分装式弹药的大中口径火炮,后者适用于采用药筒定装式弹药的小口径自动炮。自动炮闩全部动作靠火药燃气和其他外部能量完成,多应用于小口径自动炮。半自动炮闩的部分动作靠火药燃气完成,另一部分动作则靠手工完成,多用于坦克炮、加农炮、榴弹炮。非自动炮闩的全部动作靠手工操作完成。19世纪中叶之前,多数火炮从炮口装填弹药,火炮无炮闩。后膛装填的火炮,有的采用短柱楔入药室,有的用一根长销横穿身管后部而阻住闩体,也有的用一个十字头楔入炮尾内,将弹药推到位。19世纪中叶,意大利G.卡瓦利创制了后装线膛炮,并制成楔式炮闩。从此,后膛装填逐渐代替了炮口装填。19世纪后期,法国在野炮上应用断隔螺式炮闩,并使用了压缩紧塞具。20世纪初在楔式炮闩上应用了自动抽筒机构,使用了半自动楔式炮闩,并用药筒密封炮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