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鈜 |
释义 | 潘 鈜 1932年5月出生,浙江省永康市人。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副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终身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曾被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时代风》杂志聘为特邀专栏作家。 长期从事理论、宣传、图书情报及编辑工作。50年代初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刊编辑,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宣传干事、教育干事,后参加上海中医学院创建,担任秘书、校刊编辑、年级政治辅导员、宣传干事等职;60年代下放图书馆,70年代任副科长,后为馆负责人;80年代回校刊编辑室任主任、主编;后奉调参加中共上海市教卫党校创建,担任校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校临时负责人;兼任上海市教卫党委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90年代在市教卫党委从事党史研究和党史研究组织工作。1996年被评为全国党史系统先进个人,出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召开的全国党史系统表彰暨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集体接见并合影留念。2001年又被评为上海市党史工作先进个人和单位模范党员。 50、60年代在《人民文学》、《文艺报》、《大公报》、《上海文学》、《文汇报》等发表文章。70、80年代在中央及省市刊物上发表图书情报、干部教育、理论学习等方面论文40多篇。90年代主编、参编《中共党史专题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上海改革开放二十年(教育卫生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等党史图书14种。其中两种分别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宣传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研究党史和党中央几代领导人思想的论文主要有:《从毛泽东到党的十五大: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历史考察》、《毛泽东科技思想发展轨迹》、《周恩来教育思想浅论》、《“天津讲话”的重要历史意义——兼论刘少奇关于新中国建设的若干思想》、《论邓小平的史学观》、《邓小平教育思想发展史》、《论朱德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朱德科学技术思想述评》、《江泽民人才观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江泽民的科技思想》、《胡锦涛教育思想初探》、《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胡锦涛关于科技教育和人才强国的论述》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按劳分配思想的发展》等。2001年策划并主持编写(任执行副主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重点课题《江泽民重要论述学习与研究》一书(后因主编调动未出版)。《江泽民人才观浅论》一文,2003年在上海《人才开发》杂志发表后,至今已有50多部大型丛书转载,并评为特等或一等优秀论文。文艺方面近年发表的有论文《略论小说的细节》、《康濯书简:和读者谈创作、思想、生活》,以及短篇小说《一只变色的银镯》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