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柬夫 |
释义 | 人物简介陈柬夫(1903-1974)号天幻,浙江嵊县人,1926年10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抗战期间曾任暂编第2军预备6师少将副师长,抗战胜利后曾任浙江省保安第2旅旅长,1947年1月“兼任会稽山区清剿指挥官。1949年5月率浙保第一旅旅部和直属队在临海起义,被任为江南先遣第二纵队副司令。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二十一军独立团,陈柬夫成编余军官,送杭州七兵团,转送南京学习班学习两个月,被家乡人押回审判。1952年8月2日被宁波专员公署公安处抓捕入狱,以匪首罪判处无期徒刑。1974年病死于牢中。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于1980年11月1日下达判决书,撤销1952年8月2日宁波专署公安处对其无期徒刑的决定,按起义人员对待。 许村惨案60年前,正是抗日战争进入极其艰苦的反“扫荡”斗争的1944年。在这一年春,国民党顽军,以陈柬夫为团长、王献成为副团长的“浙保”二团,伙同诸暨县顽自卫大队,妄图消灭我建立不久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联手共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血案…… “浙保”二团和五团分别从嵊县东乡浦口和天台腾桥出发,3月底到达诸暨陈蔡、斯宅两地。虎视眈眈地盯着金萧支队和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切活动。3月29日傍晚?金萧支队在齐村活动的“情报”被证实。陈柬夫立即于晚饭后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清剿”。会议决定午夜11时行动。当夜,千余人轻装出发,侵袭许村。 30日(农历三月初六)拂晓,金萧支队按原计划行动,起床后,搞好驻地的清洁卫生,还清了向老百姓所借的东西,按序列刚集合好。这时,齐村东面的军事哨上就打响了。 陈柬夫带领的顽军用猛烈的火力向金萧支队进攻…… 金萧支队首长考虑到部队刚刚扩大,尚未经过整训,加上敌情欠明,决定为保存抗日力量和维护当地群众的利益,命令部队火速撤出齐村,向西南转移到三里外的桐树林村。在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保护下,依托巢勾山,埋伏在“周老大尉”庙附近的山顶上。在我军无损失情况下,掩护部队转移的小分队,击毙了“浙保”的一个号兵和一个班长,后巧妙地甩开了敌人,离开了齐村,安全地归了队。 陈柬夫看到金萧支队突然“蒸发”,这里又是峰峦叠障,山山环抱,就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决定在齐村休整,团部设在村中出入行路较为方便的许生道家的房子里。全村四周布满了岗哨,同时向全村群众发布了只准进不准出的命令。 金萧支队的全体指战员在撤出齐村时都未进早餐,这一情况被桐树林村的群众知道后,他们自愿让出准备自己食用的早膳,男女老少冒着生命危险纷纷送到深山中的“周老大尉”庙里,在庙里集中后,由部队统一分配。桐树林村群众自愿让食拥军举措,更激励了金萧支队全体指战员反顽、抗日的决心。当晚10时左右,金萧支队在当地民工支援下,从陈柬夫的眼皮下,安全地转移到敌后抗日根据地。 但狡猾的敌人并没就此罢休。副团长王献成率领的一路,他们的前头部队穿着灰军装,化装成我军,进犯许村,包围了办事处和许村盐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诸义办事处副主任兼盐场主任委员何今希、自卫中队长骆甫根、指导员马行浩以及盐场职员等近百名不幸被捕。 下午2时左右,在齐村街上有人大声疾呼地喊:“快去救命呀,不好了,杀人了!” 何今希被顽军从团部押解至齐村东北溪边的兆麻堰的就义途中,不断地高呼: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声震动了山谷,回荡在人们的耳边。青年农民许旺春在刑场上挣脱了绳子,抢上一步夺枪想与刽子手拼个你死我活,不料一把捏住了刽子手用刑的刺刀?一排手指全被切断,鲜血如注。此刻他腹背受刺,连中十三四刺刀,还怒目眼前的敌人而兀突立着。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血腥屠杀,在兆麻堰这丘五分草子田里,横七竖八地躺着烈士和被杀害无辜群众的尸首共27具,真是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此时,陈柬夫竟惨无人道地宣布“暴尸五天。 31日,“浙保”二团又把从许村捕到的60余名抗日干部和群众押解到天台,向上峰请“功”,在离齐村不远途中的池家山又被顽军用刺刀屠杀了18名。 4月1日,牌头区越山乡珠村陈德云烈士的弟弟陈德培、叔父陈学秋、堂兄陈德才3人抬着门板前往齐村兆麻堰收尸,途经桐树林村小房门前的大路上时,被“浙保”留下的何步耀部竟以收殓“匪”尸为“罪名”,将陈德培、陈学秋、陈德才3人用刺刀刺死在路边。 陈柬夫、王献成、何步耀他们先后杀害了我抗日干部和群众达48人之多,这就是当年震惊浙江大地的“许村惨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