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及时 |
释义 | 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 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15分许,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2009年10月29日,长江大学决定对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位舍己救人大学生家庭给予奖励,每家50万元。 中文名:陈及时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镇人 出生日期:1990.2.20 逝世日期:2009.10.24 主要事迹:为救两名落水儿童而不幸遇难。 见义勇为大学生陈及时陈及时-简介陈及时,长江大学土木工程0901班学生,通山一中06级学生。 同学评价遇难英雄陈及时来自湖北省通山县,他特别勤快,寝室里的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他的上铺同学熊蒋说:“陈及时曾说,县城没有多少有风格有特点的建筑,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为家乡建造更多漂亮建筑。他还表示,汶川地震中许多房子倒塌,许多同胞遇难,希望能建造地震震不倒的房子。” “陈及时平时就乐于助人。”室友钟学成说,“有时晚上被子掉了,他都会捡起来帮我再盖好。一次打篮球脚崴了,是他背着我到医务室。生病感冒时,也是陈及时主动帮忙买药。他真的就像兄长一样。” 好男儿誓当工程师 亲人评价他单纯可爱冲动 在宾馆,从广东赶回的陈及时的姐姐陈玉竹眼睛哭肿了。陈玉竹哭着回忆,弟弟高三下半学期,她就在弟弟学校边租房陪读。她和弟弟最后一次见面是6月27日,那天,她出发去广东打工。弟弟为她送行,临行前,弟弟立誓上大学后要考研,将来要做工程师,报答仅大他一岁半的姐姐。后来陈及时以530分的好成绩被长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孰料,这一别竟成永别。 在姐姐眼中,弟弟特单纯,很活泼,很可爱,有时有点小冲动。姐姐说,正是弟弟的这些性格特点,当他看到别人有危难时,就会义无返顾地舍身救人。 陈母涂月姬声泪俱下地说,国庆长假结束时儿子返校,她去送儿子,儿子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让母亲回家,不想这一走就再也回不去了。 室友评价他热心勤快善良 事发后,陈及时在通山的高中同学吴丽莎在第一时间赶到了荆州。她告诉记者,他俩关系要好。谈及未来理想,陈及时曾说,要好好学习专业,将来做个工程师。 此间,陈及时的大学室友们向本报记者介绍,跟陈及时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们很开心。陈及时给室友们的印象就是热心、勤快、善良。只要有陈及时在,寝室的地板始终都是干净的。卫生间里如果有水流的哗哗声,那就是陈及时在清扫。陈及时也喜欢打篮球,更喜欢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快乐。可现在,同伴们再也听不到陈及时那爽朗的笑声,看不见他拿着拖把忙碌的身影。大家都为失去这样一个好兄弟伤心难过…… 陈及时-事迹2009年10月24日,陈及时等15名同学在荆州江边游玩时,发现两名少年落水,迅速结成人梯下水营救,两名少年获救了,陈及时、方招、何东旭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陈及时-荣誉寒江结梯舍己救人,英勇学生感动荆楚,震撼神州。团省委追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给他们家属送去了慰问金;授予来自长江大学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15名大学生“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称号。 团省委在表彰决定中说,陈及时等同学是新时期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是当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优秀典型,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是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的榜样。 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对陈及时等人的英雄壮举进行了多日追踪报道,是90后大学生的优秀代表。 新华社电 教育部日前决定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决定指出,陈及时等同学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广大青年学生要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陈及时-葬礼2009年10月28日上午10点,荆州市第二殡仪馆内人山人海,“10·24”三位救人英雄的追悼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三位英雄的亲属和荆州数万名干部群众来到这里,送英雄最后一程。 上午9点10分左右,殡仪馆大门到追悼大厅的大片空地上已经站满了人群,有列队走来的学生,工人,军人,也有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普通市民。人们或抬着花圈,或手持菊花,深情庄重,眼噙泪水。 殡仪馆内被救少年张志鹏、陈天亮,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手持菊花,默默走向追悼大厅。 9点半左右,主持人大声宣布:“英雄的家属来了,请大家给他们让条道!”大家一边后退,一边把目光投向了英雄亲属走来的方向。“呜,呜……”随着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英雄的父母亲眷被人搀扶着走了进来。几位母亲因为连日悲伤过度,已经显得疲弱不堪。他们的悲伤也立刻感染了众人,有的大妈立刻抹起了眼泪,有的长江大学同学忍不住痛哭失声。 在泪的海洋中,人越聚越多,但群众还是大厅外在自觉维持着“队形”。 大厅内,三位大学生的遗像高高挂起,仿佛还在向人们微笑告别。他们的遗体并排安放在菊花丛中,身上覆盖着鲜艳的红旗。 上午10点,追悼大会正式开始。追悼大会由湖北省荆州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傅立民主持。傅立民追述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他说:“他们是父母的骄傲,是时代的楷模,是荆州人民的光荣!” 他宣布,发来唁电、送来花圈的单位有国家教育部、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荆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荆州区委及长江大学等。 前来慰问或送来花圈的领导同志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受省长李鸿忠委托,省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吴永文前来慰问等等。 晚清教育家陈及时简介陈及时,字能忠,号梅雨,广东兴仁里村人。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出生于书香之家。陈及时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门生众多。邑人皆尊称其号:梅雨先生,正名反鲜为人知。 概况梅雨先生自幼聪颖,九岁能文,有神童之誉。十三岁应童子试,邑令邱令梅奇之,拨置前茅。经州试,院试中秀才。此后,每试必考第一等。他就读于北江书院,人莫能及。光绪三十四年,考选贡生,铨选县丞。 经历清末废科举,梅雨先生乃与陈模,李玉勋等摒弃八股,举办新学。光绪三十三年,集资创办私立崇阳两等小学堂,他亲任学监,同时兼任官立简易师范学堂教员。他教课认真,被誉为始兴新学的启蒙者。 梅雨先生出身科举而热衷新学,思想进步。他常对人说:“按旧制教学,十年窗下,岂不误人。”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改八股,习西法,设学堂,先生积极拥护。他在重修《陈氏族谱》序言中写道:“鲜不晓晓然而为怪,无事以变法为疑也。”对辛亥革命,梅雨先生更是热烈拥护,认为这是“摧专制,建共和,革故鼎新,开数千年未有之局”。 民国成立,梅雨先生出任教育会长,教育局长,指导办学不遗余力。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与邑人倡办始兴中学,专教国文(语文)。每授课重启发诱导,耐心讲解,并带头用国语讲课,批改作业则因人而异,逐一指点,培养出一大批有用之材。袁世凯称帝,南北战争影响城区,各校屡屡停课;陈炯明叛变后,粤,滇,湘,赣,桂各军及北军往来县境,战事频繁,迄无宁日,先生痛心疾首,遂与校长饶振澜等商议迁始兴中学至石下老茶园复课,始得让学生安读两年。 梅雨先生曾主编《始兴县乡土志》一卷,民国《始兴县志》十六卷,《始兴乡土教科书》两卷,共数十万字。其中撰修《始兴县志》贡献很大。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起,先后四次担任总编辑,统揽全局,苦心孤谐,经过十六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编完出版,给后代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抗日战争爆发后,梅雨先生告老还乡,与村人和睦相处。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先生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凡曾受业门生,莫不失声痛哭,邑里同仁亦涕哀嗟叹。 梅雨先生生前,其得意门生李大光曾精制先生母亲及先生瓷像各一块送给先生,放于厅堂。土改时,村人雇农陈过先收藏,1984年原封献出,完好无损。恰李大光仍健在,得悉此事,写信给先生嫡孙说:“于此可见先生盛德被于桑梓,感激及于劳动人民。”并作诗赞道:“回首师门五十春,遗容历劫尚如新;岂知仗义收藏者,竟是荷锄负畚人。” 后人评价陈及时与张发奎、张九龄、谭太初一起并称“始兴四大名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