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惠瑛
释义

陈慧瑛(1946-2010)著名作家、诗人。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归侨,祖籍福建厦门。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一花一世界》等18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共600余万字,获国际、国家部级以上文学奖项2项。

梅花,中国的国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来,人们把她作为理想的寄托。元朝诗人谢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对一种伟大品格的追求。

我出生在一个三代华侨世家。先祖陈化成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我是化成祖的五世孙);饱读诗书的外祖父洪镜湖先生是新加坡知名的爱国华侨,对祖国的抗日事业和家乡的教育与建设有诸多捐助;父亲陈文旌先生在东南亚文坛颇负盛名,与当时侨居新加坡的作家郁达夫、高云览,新闻界的侨领洪丝丝、张楚琨等先生均为知交。幼年,母亲教给我的第一个词,是写在手心里的“中国”两字;外祖父教我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前辈言行的耳濡目染,父母家教的耳提面命,在我心中种下了思乡爱国的种子。

《梅花魂》是我家的真实生活写照,是海外儿女滴泪的心声。外祖父平生最爱梅花。他说梅花是中国的国花,它最有骨气,不管霜欺雪压,总是欣然开放、吐露芬芳,就像我国千秋百代的仁人志士.历尽磨难也压不垮他们高贵的脊梁。晚清的一位名人曾赠送外祖父一幅《墨梅》,老人视为至宝,平时谁也动不得的。在我少年时代远渡重洋回国前夕,外祖父却把珍藏多年的《墨梅》交给我,说:“瑛儿,我们的根在中国,我送你回去,希望你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希望你不论处身何种境遇。都要具备梅花的秉性。”

我在祖国受完高等教育,不幸赶上十年浩劫,我从东海之滨的厦门岛被发配到太行山,当教师、当农民,漫漫六度春秋,政治上、生活上历尽艰辛困顿,海外的亲友再三劝我出国,认为既然学无所用,又何必过于执著?但外祖父的墨梅、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谆谆教诲,伴我走过青年时代万苦干辛的人生旅程,在祖国最危难的岁月.我与祖国母亲同在!

上世纪80年代初,拨乱反正、祖国新生.我和千千万万祖国儿女一起,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像春蚕、像杜鹃,我兢兢业业地工作,呕心沥血地创作,被评上首届全国“侨界十佳”,全国先进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市、省、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并选上市人大常委、省人大代表等等,先后出版了18部著作。文章在国内外近百次获奖。我用梅花的坚贞鞭策我对祖国的忠诚,我以梅花的气节激励我前行的勇气,从而完成了外祖父对我的殷殷嘱托,也身体力行地体味了梅魂——赤子之魂——国魂的深刻内涵。

《梅花魂》首次发表于1984年5月的《花城》,同年获全国侨联和《华声报》联合举办的“月是故乡明”全国征文一等奖;1991年,再度荣获新华社《嘹望》杂志社“情系中华”国际征文二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隆重颁奖,李瑞环等中央领导人出席了颁奖大会,同时获奖的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林则徐五世孙、原我国驻联合国大使凌青先生等国内外知名作家、专家、学者。此后十来年间, 《梅花魂》一文被选人18种文选和海内外大、中、小学课本。

千古以来,我国有松、竹、梅、兰“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之称,这自然是以物喻人,赞誉人世间的高风亮节。因此,我写《梅花魂》,出发点是对我的充满爱国情怀、至死不渝的外祖父的深切思念;但在我的深心里,梅花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世世代代永不泯灭的芬芳。是全世界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正气。歌颂梅花魂,就是宏扬中华英风、炎黄正气!

教材编辑的教学建议:

在人类的诸多美好情感中,故园情是最深厚、最久远的。浪迹天涯的游子、旅居他乡的征人.谁不心系故园?故乡是我们的根.即使岁月催人老.沧海变桑田,又有谁能忘记曾经养育过我们的深情土地?所以古往今来,怀乡恋土的悠悠情感,往往成为常写不衰的永恒主题。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但儿童往往还无法亲身体验这种深沉情感,通过文学作品来体会仍然是重要途径。

对海外游子而言。对故土的思念就是对祖国的思念。在《梅花魂》中,对祖国的思念又是投射到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梅花上。同时,课文中还饱含了作家对外祖父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也是同外祖父的爱国情怀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不要将这几种感情割裂开.要认识到爱国情是统摄全文的情感。

作者在抒发情感时,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而不是乱喊一通“啊”“呀”“嘛”了事,正是这种具体化的写法,让作品的情感不落虚空。散文大家冰心也曾在给作者的信中说道: “您的散文我很喜欢,特别是抒情中都有叙事,不是空泛地伤春悲秋,风花雪月。这种文字我看腻了!”

对于《梅花魂》这种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教师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是教学的重点。我以为除了“潜心会本文”外.还需要借助一些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给人物贴标签,粗略地问如“外祖父是怎样的人”“文章表现了外祖父的什么品格”之类的问题.而要深入到事例内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外祖父要教我读唐诗宋词”“为什么外祖父那么喜爱墨梅图却又将它送给我”,这些问题我认为能让学生的理解不致空泛,而并不是琐碎的问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