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努尔哈赤传:正说清朝第一帝 |
释义 | 作品信息作 者:阎崇年 著 出 版 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016598 出版时间:2006-05-01 版 次:2 页 数:385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传记 > 历代帝王 编辑推荐《努尔哈赤传:正说清朝第一帝》是作者阎崇年先生近三十年研究心血之结晶,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努尔哈赤的最权威著述,作者亦将其视作自己的学术扛鼎之作。《努尔哈赤传:正说清朝第一帝》全方位立体描述了努尔哈赤的一生,从他的成长过程写起,直至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促进满族形成、建立后金政权、制定抚蒙政策等,并告诉您努尔哈赤如何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所必备的素质:一位政治家应有的智慧和韬略;一位军事家应有的勇敢和计谋;一位民族英雄应有的襟怀和远略。 内容简介在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星汉中,有两颗最明亮的民族英雄之星——一颗是蒙古族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颗是满洲族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奠基的清帝国,绵祚二百六十八年,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的姓名与业绩,不仅垂诸于中国史籍,而且载记于世界史册。他活跃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舞台上,他一生十功四过,瑕不掩瑜。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努尔哈赤传:正说清朝第一帝》就全方位立体描述了努尔哈赤的一生,图文并茂,资料翔实,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史集》、《燕步集》共4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天命汗》、《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清朝皇帝列传》、《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袁崇焕传》、《古都北京》等32部。主编《袁崇直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七辑等14部。先后发表明史、清史、满学论文200余篇。 目录前言 第一章 先世与青少年时期 一、猛哥帖木儿的后裔 二、建州左卫指挥使世家 三、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第二章 “十三副遗甲”起兵 一、父祖蒙难 二、含恨起兵 三、统一建州女真 四、费阿拉“称王” 第三章 统一海西女真 一、有利的形势 二、古勒山之战 三、破哈达 四、灭辉发 五、“砍伐”乌拉 六、鲸吞叶赫 第四章 并附“野人”女真 一、统一东海女真 二、统一黑龙江女真 三、对“野人”女真的政策 第五章 征抚蒙古 一、辽东蒙古势力的衰落 二、同科尔沁部联姻 三、与喀尔喀部会盟 四、向察哈尔部进击 第六章 创建八旗和制定满文 一、创建八旗制度 二、制定老满文 第七章 建立后金政权 一、万历朝的衰落腐败 二、对明朝的两面政策 三、在赫图阿拉称汗 四、后金的社会结构 五、后金的法制与宗教 第八章 萨尔浒大战 一、发布“七大恨”誓师 二、计袭抚、清 三、萨尔浒之战 第九章 进兵辽沈 一、智取开、铁 二、善待时机 三、夺取沈、辽 四、占领广宁 第十章 “计丁授田” 一、建州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计丁授田”令的颁布 第十一章 宁远兵败 一、辽东汉人反抗斗争 二、袁崇焕营筑宁远城 三、宁远之败 第十二章 汗位之争 一、迁都沈阳 二、幽弟杀子 三、改革政体 四、疽发身死 第十三章 满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努尔哈赤年谱 附表:明朝、后金与朝鲜纪年对照表 初版后记 附文:努尔哈赤论 再版后记 前言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满族的民族英雄,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努尔哈赤,满文《玉牒》①写作■。其拉丁字转写为nurgaci,一般写作nurhaci。本书援引满文,除个别几处外,均以拉丁字转写。nurgaci或11urhaci一词,不见于《无圈点老档》即《旧满洲档》或《老满文原档》或《满文老档》。在满文体的《满洲实录》②、《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清太祖本纪》中,清太祖的名字为贴签或讳阙。经我查验:黄签之下,空白无字。清史界有学者认为:清太祖起名时尚无满文,时用蒙古文,其名字或为蒙古文。据查,在蒙古文中找不到它的含义。也有的学者鉴于蒙古文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创制的,因之应从回鹘文去探求其语义。在回鹘文中,nur(努尔)是“光明”的意思;haji(哈吉)是“朝圣”的意思。清太祖的名字nurgaci或Burhaci,如由维吾尔语经蒙古语,而转被满语所吸收,那么在满语中应当出现这一词汇。但是,在女真文和满文中,均未见nurgaci或nurhaci一词。可见上述诠释似不可通。另有一说认为努尔哈赤原意为“野猪皮”,据金启琮先生笺示: 唯幼时曾闻满文专家舍亲松贤前辈说过,努尔哈齐系“野猪皮”之义,舒尔哈齐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为“豹皮”。其说必有根据。后阅西伯利亚通古斯各族民俗,小儿多喜以所穿之某种兽皮之衣,以为乳名,可反证松贤之说确实无误矣。 征之通古斯诸族民俗,罗日■《咸宾录》载,女真之俗,“好养豕,食肉衣皮”①,这与上述民俗相通。满语nuheci(奴可齐),意为野猪皮。shurha(舒尔哈[齐]),意为小野猪皮。yarha(雅尔哈[齐]),意为豹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即dorgon,意为獾。其侄阿敏之子固尔玛浑,即guul-mahuun,意为兔子。其嫡长孙杜度,即dudu,意为斑雀。其外甥库尔缠,即kuurcan,意为灰鹤。上述努尔哈赤家族中兄弟、子孙、外甥的名字,都同动物有关。此外,满族一些人物的名字也同动物有关,如马福塔,即mafum,意为公鹿,等等。 朝鲜史籍记载清太祖的名字为“乙可赤”、“奴可赤”,似即nurhaci的对音。在《明神宗实录》里,努尔哈赤进京贡方物、奏表文,朝廷颁敕封、赐宴赏的记载,均称其为“奴儿哈赤”。至于朝鲜称“奴可赤”,似为“奴儿哈赤”的急读。在满文创制以后,人们遂将“努尔哈赤”,对音写成满文体nurhaci。于是,nurhaci之意便费解。总之,nurhaci即努尔哈赤,按照满文的本意,是“野猪皮”的意思。后来这一名字在满洲文献中不见出现。在《无圈点老档》即《旧满洲档》里,尊称努尔哈赤为amba genggiyen han即音译为“安巴庚寅汗”,意译为“大聪睿汗”。但在蒙古族中,尊称其为“大力八图鲁汗”②,即大力英雄汗;又尊称其为“昆都仑汗”,即恭敬汗。这都是尊其称而讳其名。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被尊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又被尊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高皇帝”;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再被加谥“端毅”二字;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复被加谥“钦安”二字,而成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共二十七个字。清太祖名字满文本意的考释,纯属学术范畴。上述陋释,或有疑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的是逻辑理智,摒弃的是情感偏见。同时,在我国东北方言中,“齐”与“赤”同音,满文体nurhaci应音译作努尔哈齐,现从历史传承,仍称努尔哈赤。 木有根而枝杈附,水有源而流派出。记得白寿彝先生说过:“研究学问要寻根溯源。”我学习和研究清史,先从清入关后的史料着手。但遇到诸如官庄旗地、八旗制度、清室先世、满洲语文等问题,还需要到清入关前的史料中去寻根溯源。在研究人关前的满族史、清代史时,努尔哈赤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的研究兴趣。我把研究之浅得写成拙文《论努尔哈赤》①。文章经过长期尘封而公开发表后,蒙杨向奎先生函嘱写一本《努尔哈赤传》。此事,前后断断续续地历时六年,三易书稿,不揣谫陋,滥竽纂述。对努尔哈赤的研究表明,努尔哈赤建立的大金(又称后金),实际上是清朝的雏形。后来清朝重大的治策与典制、善举与弊政,在这里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在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的初始胚胎里,便已蕴含其后来兴盛与衰败的基因。从而得到一点启示:努尔哈赤是一把历史的钥匙,它可以打开清朝堂奥宫殿之门。 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努尔哈赤,借明朝后期东北地区做历史舞台,演出一幕又一幕的历史活剧,长达四十四年。努尔哈赤果敢而巧妙地利用当时民族、外交、阶级、党争的错综形势,明朝、蒙古、朝鲜、女真的复杂关系,凭借民众的力量,结束元明三百年女真诸部分裂局面,完成女真统一大业;推动女真社会生产力发展,颁布女真改革措施,促进满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创建八旗与创制满文,以物质和精神的纽带,密切其内部联系,促使满洲族形成为一个新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反抗明朝贵族的奴役,建立后金政权;规定各种治策,奠下后来建立清朝的基础;提升满族历史地位,改善民族文化素质;产生灿若明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重新统一东北地区,为清朝前期抵御外来侵略,划定中国东北版图,提供了历史条件。因此,努尔哈赤为中国统一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东北亚的文明历史进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然,像其他杰出历史人物一样,努尔哈赤也有其历史、文化、民族的局限,但不可苛求。既然杰出人物是历史的,便应对其功过给予历史的说明。 对努尔哈赤的历史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互异。明朝官私文献骂他为“奴贼”,清朝御用史家则奉他为“圣贤”。他们出于朝政角立、民族偏见、利益冲突、唯心史观,自然不能对努尔哈赤作出公允的评价。在评论努尔哈赤时,他们各执一端,或为了反题而舍弃正题,或为了正题而舍弃反题。清朝覆亡,民国建立。辛亥人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旨趣,虽包含合理内核,却夹裹悖理杂质。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使努尔哈赤之研究,半是政治宣传,半是学术探索,不能把正题与反题中所含的真理要素统一成为一个合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因极左作祟,帝王将相多在扫荡之列,也无法对努尔哈赤作深入认真的研究,更难对其作出公正的评价。所以,从清宣统帝退位后的七十年里,没有见到一篇评价努尔哈赤的学术论文,也没有见到一本记述努尔哈赤的学术传记。这个学术史上的空白,需留待历史学家去填补。 本书主要依据《满文老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明朝皇帝实录》和《李朝大王实录》中的有关史料,参酌官私记载、档案榜文、金石谱乘、文集图录,进行左右采获,分类排比,错综考衡,评量诠释,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将努尔哈赤一生主要的行言与活动、事功与错失,作一个概略叙述,力求复原其本来面貌。但本书不是研究努尔哈赤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只是研究努尔哈赤的开始。 精彩书摘 在赫图阿拉居住的塔克世,有五子一女。他的正妻是阿古都督的女儿,姓喜塔拉氏,名额穆齐。喜塔拉氏诞育三子一女:长子努尔哈赤,三子舒尔哈齐,四子雅尔哈齐和一个女儿。后来清朝尊喜塔拉氏为宣皇后。塔克世的继妻纳喇氏,名肯姐,是哈达贝勒万所养的族女,为人刻薄,只生育一个儿子,即第五子巴雅喇。塔克世的另一个妻子李佳氏,为古鲁礼女,也养育一个儿子,即第二子穆尔哈齐。 塔克世的家庭在当时女真族中是一个中产之家。家里蓄养着一些阿哈。“阿哈”是满文aha的对音。有时也叫包衣阿哈或包衣,其满文体为booi aha或booi。阿哈、包衣阿哈或包衣就是奴隶或奴仆。他们在家里为主人担水、砍柴、舂米、烧饭,并在田地里春耕植谷,秋成刈获;农作之外,还进行采集放牧,捕鱼打猎。 像其他女真人家一样,塔克世家住的是泥草房,房子外面围有木栅。住室内南西北三面用土坯砌有火炕(俗称“转围坑”),窗从外关,窗纸糊窗外,烟筒叫呼兰①,用中空的圆木制作,设在后面。室内的配置,后来杨宾有记载:“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作灶,上下男女各据炕一面。夜卧,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②西炕墙上供祭祖的“板子”,并设香盘,祭祀祖先。院落的东南角,立一根一丈多高的木杆,俗称“索罗杆子”,供祭天、祭神之用。这种习俗,影响到清军入关后,如北京紫禁城坤宁宫屋内南西北接绕三炕,窗外糊纸,宫前东南方有神杆。塔克世信奉萨满教①。萨满教是我国东北满一通古斯语族诸民族中普遍信奉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的满文体为saman,意为巫。萨满祭祀与设杆祭天结合,后发展成为祭堂子。“堂子是萨满祭祀,主要是祭天”②。 当时女真人家的习俗,男子剃发垂辫,身穿袍褂,袖口前长后短,俗称马蹄袖,身束腰带,足登轨革拉③。妇女为天足,着长衫,袖口狭窄,后来俗称旗袍。女真人男女都擅长骑射。儿童初生时,悬挂弓箭于门前,象征着他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射手。六七岁的男孩,就用“斐阑”习射。《满洲源流考·国俗》记载:“小儿以榆柳为弓,日斐阑,剡荆蒿为矢,翦雉翟鸡翎为羽,日钮勘。”④稍为长大,就骑马弯弓,驰射山林。女子也骑射成风,英姿飒爽。骑射之余,儿童们围坐掷“罗罗”。“罗罗”为满语lolo的对音,是一种戏骨,常以机智取胜。努尔哈赤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锻炼得体格壮健,勇敢顽强,棚智沉着,弓马娴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