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慧清
释义

广东省原人大常委

人物简介

性别:(1909年—1983年)女。广东番禺人。

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曾任省港织造工会常委。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交通员,参加广州起义。1930年后任中共闽粤赣省委妇委书记。参加了长征。到陕北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部仓库主任、粮食调剂局主任。1948年出席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建国后,任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总工会副主席,广东省妇联、广东省政协、广东省人大常委。1983年逝世。 。是中共领导人邓发的妻子。

征途产子

一家三代工人出身的陈慧清,参加省港大罢工后,在香港省委同当时的工运领袖邓发结婚。后随邓发一起前往苏区,在国家政治保卫局任党总支书记及邮政检查员。部队出发时,考虑她身怀有孕,没有安排她工作,而是跟随总卫生部一同休养。部队四渡赤水的时候,由于她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不便,邓发曾要她留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她拒绝了,正在此时,党组织决定派陈云转道香港前往苏联,组织上考虑陈慧清曾在香港工作过熟悉那里的情况,派她一同前往,但由于徒步急行军对于分娩在即的女人来讲,实在勉为其难,陈慧清走了几十里路又折在同一天回到了大部队。

清晨,部队刚刚离开宿营地开始急行军,陈慧清就面临分娩。董必武、侯政和医生孙仪之带着陈慧清的担架走出了行进中的队伍。匆匆商议了一下,没有别的办法,正好路旁有一个草屋,陈慧清被抬进去等待分娩。

陈慧清是难产,手术环境不具备,就连最基本的消毒、药品供应都不可能实现。陈慧清肚子疼得躺在草屋里满炕翻滚,一边哭一边大骂邓发。在外面等候的董必武听到陈慧清的叫骂,马上派人去找来邓发。

战斗的枪炮声越来越近,敌人的追兵就快追上来了。此时,站在门外的董必武心急如焚,听着密集的枪炮声,如果再这样拖延下去是很危险的。当他得知是第五军团在堵截敌人后,马上派身边的警卫员报告军团长董振堂,有个女红军在生孩子,让他一定要顶住敌人的进攻。

董振堂听后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让产妇慢慢生吧。

也许婴儿不想再遭受生下来就与母亲永别的境况,迟迟不肯离开母亲的体内。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陈慧清也被折磨得筋疲力尽,羊水、血水和汗水湿透了她身下铺着的毯子。

在不到一公里外的阵地上,时间也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每拖延一分钟,战士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部队就有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到了中午时分,婴儿才呱呱坠地。所有人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又回到了原位。昏迷不醒的陈慧清被匆匆抬走了。董必武亲自写了一封信留给孩子和收养孩子的人,便和其他人一起赶路去了。

革命烈士

人物简介

陈慧清(1901-1943),中共党员,广东省惠阳县多祝镇人,幼年家境贫寒,读过几年书。

人物生平

大革命时期,彭湃在海丰搞农民运动,又到高潭组织了农民协会,陈慧清深受影响,积极声援革命军东征,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高潭成立区苏维埃政权时,他当过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28 年春,国民党“围剿”海陆丰和紫金、高潭等地,陈慧清在家乡无法立足,就逃亡到港九地区。当时港九地区也有不少从内地过去的反动分子,他们勾结港英当局,抓革命分子,引渡回内地并加以杀害,在白色恐怖之中,要公开谋生也难。他有个叔父在港九某寺庙做主持,便去投靠叔父,隐蔽在寺庙,日子长了,便随从叔父出家当和尚。学了几年,他能够独立做法事了,其叔父就托人把他介绍到大屹山寺庙做和尚,那个地方偏僻,没有人认识,比较安全,但日子过得冷冷清清。

日寇入侵中国,蚕食鲸吞,抢了东北,又侵华北。在这民族危难关头,他如坐针毡,再也呆不下去,便云游到宝安,决心为祖国抗日救亡尽一份力。陈慧清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僧房作据点,当起革命部队的联络员、情报员,他的僧房也成为革命同志的“中转站”和“接待室”,多年以来,经他输送的重要情报很多,每次都安全送达;由他接待、安顿的革命同志或伤病人员无数,都能避开危险,得到掩护。他虽身居寺庙,却十分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时刻关注时局的变化,是一个进步、革命的爱国和尚。

1941年7月下旬,东江纵队部队机关报《新百姓报》社迁到长圳村,当时负责出版发行工作的李征,兼任报社驻宝安特派员,负责宝安的新闻、通讯和发行工作,住在龙华赤岭头村。每当李征要搜集、采访有关乌石岩、南头和西乡敌后的新闻时,总是先向陈慧清了解,而陈慧清总是满腔热情地为他提供详细具体的情况;为扩大《新百姓报》的发行量和影响面,每当新报出版,陈慧清总是会主动向李征要新出版的报纸,派发给到庙里进香的“善男信女”。因此,陈慧清被报社的同志称为“义务通讯员和发行员”。

1941年8月15日至18日,日寇上千人向我羊台山区大“扫荡”。为摸清劫后灾情,揭露日寇烧杀掳掠的暴行,陈慧清不顾个人的安危,亲自到各乡村,挨家挨户调查,并用纸条开列着日寇烧杀的时间、地点和数量。纸条上清楚地记录着:“烧毁铺户12间、小学1所、民房8间;小黄田一带民房大部分被烧,灾情最重;乌石岩被杀5人,有32人被捉到南头,全被日寇惨杀。”陈慧清把这些情况及时提供给《新百姓报》公诸于世,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日寇的暴行,增强了民众抗战到底的决心。据当时亲自从他手中接过纸条的李征回忆,当时慧清真是义愤填膺,说了一句话:“给日本鬼记笔帐,到时好清算!”。为及时解救灾民的苦难,陈慧清还利用“善男信女”捐献的极其微薄的香油钱救济灾民,并协助商会长和各乡、村长办理善后事宜。

1941年8月,报社搬到大岭山区。9、10月间,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区,报社又迁回宝安,住在白石龙的山沟里,这才恢复正常出报。由于陈慧清与各界人士接触多,消息较灵通,他为报社同志提供了很多观澜、路西和南头、西乡的有关情况,《新百姓报》就以新闻、消息的形式报道出来,使广大民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抗日形势,宣传了抗日救亡思想。

是年冬,形势越来越险恶。先是国民党反共分子邓其昌担任顽军“挺进第六纵队”司令,增兵塘厦、观澜一带,妄图向我羊台山根据地进攻;接着日军又向宝深线一带集结,准备进攻香港九龙。在战云笼罩下,《新百姓报》仍坚持按期出报,作为报社负责人及宝安特派员的李征仍坚持每周到乌石岩采访。陈慧清是一个警觉性很高的人,他说:“近来情况较紧张,要提防顽军夜袭,我们不要在庙里过夜。”于是,那段时间,游击队的同志要在他那住宿过夜,他总会将他们带到距寺庙一里多远的上排村,并在那里组织起由该村积极分子参加的“后生馆” (实际上是“自卫队”)轮流值班,以便一发现敌情马上通知战友和群众及时疏散,上山躲避。可见陈慧清的警惕性之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切。

1942年,国民党顽军不断出动“扫荡”我在路西和宝太线地区活动的部队。顽军有些军官常到庙里来闯荡。这时慧清和尚的处境是非常险恶的,他一面要巧妙地应付顽军官兵的搅扰,一面又要搜集情报。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对顽军的主要行动部署,总是要竭力设法弄到手,及时送给我情报人员。次年冬,陈慧清的行踪被国民党察觉,一天晚上半夜时分,国民党顽军派一个连包围他的住处,幸得别人通知,才脱离危险。

英勇就义

1943年7月16日,东莞日军纠集千余兵力,数路出动“扫荡”我杨西、治平地区。日军拂晓就包围了张家山,陈慧清等数人发现敌情后立即冲出村外,在向山上突围时,被日寇机枪扫射中弹牺牲!临终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