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脓耳眩晕
释义

脓耳失治,邪毒流窜内耳引起的眩晕。可反复发作,病情轻重不一。西医学的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并发迷路炎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1.肝胆火热,上扰耳窍 肝胆火热炽盛上犯,热盛生风,风火相煽,扰乱清窍而为病。

2.脾肾两虚,耳窍失养 脓耳病久,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湿困于耳,耳窍失养发为眩晕,病久肾精亏虚,不司主骨,邪毒日久蚀损耳窍,以致眩晕频发。

【诊断要点】

1.病史 有脓耳病史。

2.临床症状 眩晕阵发,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喜闭目静卧,活动时眩晕加重;眩晕可由转身、行车、低头屈体、挖耳、压耳屏等动作时激发;耳内流脓增多时症状加重。

3.局部检查 鼓膜穿孔多位于松弛部或边缘,有污秽黏脓味臭及豆腐渣样物或肉芽。

4.其他 听力检查为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瘘管试验阳性。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水平性眼震,早期快相向患侧,后期快相转为向健侧。

【辨证论治】

辨治思路:根据脓耳眩晕发病原因,以清泻肝胆、健脾祛湿、补肾培元为内治法;必要时配合手术治疗。

一、内治法

1.肝胆火热,上扰耳窍

临床表现:剧烈眩晕,恶心呕吐,体位变换时眩晕加重,多见于耳内流脓黄稠、耳痛、耳鸣耳聋;口苦咽干,急躁易怒,便秘尿赤,或有发热头痛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火热之邪引动肝风,故见眩晕剧烈、恶心呕吐;热毒炽盛,灼腐耳窍,故耳痛流脓黄稠;肝胆热盛,伤阴耗津,故口苦咽干;耳鸣耳聋、急躁易怒、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肝胆热盛的表现。

治法:清泻肝胆,息风定眩。

方药:当归龙荟丸合天麻钩藤饮。方中以龙胆、青黛直入肝经以折火势,而以大黄、黄芩、黄连、栀子、黄柏通平上下三焦之火也。芦荟大苦大寒,气躁入肝,能引诸药同入厥阴,诸药苦寒已甚,当归辛温,能入厥阴,和血而补阴,故以为。少佐木香、麝香,取其行气通窍也;天麻钩藤饮清火息风。

2.脾肾两虚,耳窍失养

临床表现:耳内流脓日久,脓液腐臭,经久不愈,眩晕时发,耳鸣耳聋;可伴胸闷痰涎增多,倦怠无力,纳少便溏。伴脾虚者可见脉缓弱或濡滑,肾虚者可见脉细弱或细数。

证候分析:湿浊脓毒停留,蒙蔽耳窍,故眩晕反复发作、耳鸣耳聋;脾虚则湿浊相困,故胸闷泛恶、痰涎增多;倦怠无力、纳少便溏及脉缓弱或濡滑;肾虚则精神委靡,腰膝酸软,健忘多梦,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健脾益肾,排脓通窍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脾虚湿盛者可加泽泻、薏苡仁、石菖蒲以加强利湿化浊。肾阴虚者加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加用肾气丸。

二、外治法

1.耳局部处理

2.其他 脓耳眩晕发作症状控制后应行中耳乳突手术清理病灶。

【预防及调护】

(1)彻底治疗脓耳,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脓耳眩晕发作期,应卧床静养,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发生黄耳伤寒。

【预后及转归】

本病若及时治疗,并进行手术根治,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邪毒侵入颅内,可引起黄耳伤寒,甚则危及生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