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国生 |
释义 | 1 个人投资者陈国生作为个人投资者,在2009年利用其控制的账户操纵中捷股份、力合股份的股票价格。2011年4月18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陈国生的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没收其违法所得约435.8万元,并处以约435.8万元的罚款,合计罚没870多万元。 中文名:陈国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职业:个人投资者 主要罪行:操纵股票价格 ◎ 主要罪行◎ 案件回顾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本次查处的陈国生案是一起典型的短线操纵案件。当事人在短时间内集中资金优势,采取盘中拉抬股价、虚假申报、尾盘巨量堆单等方式操纵市场,影响股价,并高位出货牟利。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2009年10月,陈国生首先低位建仓,利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入中捷股份(002021,收盘价7.26元),然后以拉抬股价和虚假申报的手法推高股价。在中捷股份涨停并有大量买单未成交的情况下,陈国生在涨停价位大量申报买入,吸引投资者跟进。随后,陈国生将其低位买入的中捷股份全部卖出,获利335万余元。 此外,陈国生还以拉抬股价、虚假申报、尾盘巨量堆单的手法,于2009年8月25日操纵力合股份(000532,收盘价11.20元),获利约100万元。 证监会认定,陈国胜采取盘中反复多次拉抬股价、虚假申报、尾盘巨量堆单的方式,影响股票价格和交易量,构成了“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由此,证监会决定,没收陈国生违法所得435万余元,并处以同等金额的罚款。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陈国生”这个名字曾经出现在三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分别是,2009年三季报,陈国生以123.76万股位列东睦股份第三大流通股股东;2010年一季报,陈国生以221.83万股位列江泉实业第四大流通股股东;2010年三季报,陈国生以137.57万元位列鑫科材料第七大流通股股东。 从上述信息来看,这位 “陈国生”擅长潜伏低价股,单个账户的资金量超过千万元。不过,没有证据表明,此“陈国生”便是被证监会处罚的“陈国生”。 ◎ 行政惩罚2011年4月18日,中国证监会通报了一起短线操纵市场案和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短线交易案的查处结果,其中对个人投资者陈国生在2009年利用其控制的账户操纵中捷股份、力合股份股票价格的行为作出处罚,没收违法所得435.8万元,并处以435.8万元罚款。 ◎ 相关提示证监会负责人说,短线操纵行为违反“三公”原则,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目前市场上,这种短线操纵比较多。投资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误导。”他说,如果这种短线频繁出现,投资者盲目跟风导致损失,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不利。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这类短线操纵市场的交易查处难度并不大,在交易所的监控系统里很容易被发现,认定也比较容易。 他说,今后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会同证券交易所,对短线操纵以及各种新型操纵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密切监控,严厉打击,以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该负责人提醒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时应注重理性投资,防范市场风险,尤其对于出现异常波动的股票,不要盲目跟风,避免上当受骗,不给操纵者可乘之机。 该负责人强调,上市公司高管及持股5%以上的股东,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从事短线交易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上市公司应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内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大股东及高管人员提高法律意识,杜绝类似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 相关质疑有意思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还发现了另一个“陈国生”。 在网络上有一位 “陈国生”极力推荐一个炒股网站。不过,《每日经济新闻》在试图打开这个网站时,杀毒软件却提示“风险”—“网页存在模拟登陆、未经批准收取会员费等欺诈嫌疑,可能会给您造成财产损失”等。随后,查询该网址发现,该网址属于一家“上海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行业为“证券投资”,联系人就是“陈国生”。 在关掉杀毒软件的屏蔽功能后,调查人员打开了这个叫“上海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的网站。步入眼帘的就是最典型的非法证券网站格式:个股战绩、收取会员费、联系电话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网站的中心位置写着 “全国会员客户专线服务热线电话:01348204****”的字眼。这一“陈国福”与证监会处罚的“陈国生”仅一字之差。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拨打了这个电话,当询问是不是“陈国生”时,对方称“是的”。当询问“为何网站写的是‘陈国福’,到底是‘陈国福’还是‘陈国生’”时,对方表示“客服人员是‘陈国福’,老师是‘陈国生’。”随后,该人询问准备参加哪种会员。《每日经济新闻》发现,该网站提供的会员共分为“A~E”五等,“大优惠”会费从“488元~4888元”不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网站自诩 “2010年被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评定全国十佳证券网站”。 这个非法网站的联系人 “陈国生”会是被证监会处罚的那个“陈国生”吗?此问题仍存在质疑,正在进一步调查 2 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男,心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1965年7月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1983年1月—1985年7月在日本新泻大学留学。在国外发表论文4篇,完成科研课题一项。代表作是“主动脉外气囊反搏(EABP)的实验研究”,在国内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书三部,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四项。现正从事省院级科研课题各一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从事胸心外科专业,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 研究方向:(1)胸部肿瘤;(2)辅助循环 3 本溪市建材工业局副总会计师男,汉族,1936年10月生,辽宁省凤城县人。现任本溪市建材工业局副总会计师,辽宁省建筑材料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本溪市会计学会常务理事。1956年参加工作以来,曾长期在部队和地方从事财务工作,先后任成本核算员、综合会计、财务科副科长、科长等职。1972年在火连寨水泥厂任财务科负责人期间,积极推行目标管理,有效地控制支出,取得明显成效,使连续亏损5年的企业扭亏为盈。在本溪市建材局工作期间,深入基层,帮助企业抓经济核算,搞"量、本、利"予测分析,促进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使相当一部分亏损企业达到减亏和扭亏,原来盈利企业盈利上升。历年来,先后被省公路局授予五好干部称号,多次被评为局先进工作者,两次被本溪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记大功一次。1991年被国家建材局评为全国建材财务管理先进个人。撰写《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文,在《本溪经济》上发表。《强化管理降低成本走出低谷》一文,被省建材局会计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并编选入《建材优秀论文集》。 4 海门市第四人民医院主治医师1939年出生,江苏海门人,主治医师,江苏省海门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组长,中国医药荟萃丛书编委,儿科主编。1961年毕业于海门卫生学校中医班。从事中医临床38年,擅长中医外治在儿科中的研究,已研制出吴附散、麻辛散、耳塞散、六炉合剂、穴位治验、推拿、挑刺治疗痔疮、乳腺炎、麦粒肿等疗效确切且疗程短,效高无副作用等优点,公开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五篇,参编了疑难杂症治验,临床医学治验二、五卷。 5 甘肃省委党校函授部副教授性别 :男 民族 :汉 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调研员 重要成果和工作业绩 : 主要科研成果:主编《教学规律研究》、《党校函授教育质量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党校学历素质教育研究》(兰大出版社出版)等文集、编著、专著13本,其中任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选导读》(甘肃人民出版社)获甘肃省社科最高奖二等奖。撰写和发表论文《哲学原著教学要有历史感、整体感、现实感》(社会科学刊,《新华文摘》辑目),获甘肃省委党校奖等30多篇。 主要工作:在校、函院领导指导下,分管和组织函授分院教学管理工作,参与和编著教材三本;组织制定每学期教学计划、教学具体安排和考试命题;检查督导面授教学、学员自学、毕业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落实;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总结教学经验,抓点带面,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省委党校的指示、要求和各项规章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尽心尽力。 教学工作:承担县、地厅领导干部班、本科等班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选》、《哲学原理》、《伦理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等面授课,每学期50课时左右,从中了解第一手情况,摸索经验,为分院函授教学改革提供方案。 6 湖北安路市副市长◎ 简介陈国生,男,汉族,1963年8月生,湖北应城人,中共党员,1982年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现任湖北安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履历1982.01 - 1986.02 应城县针织厂技术员、厂长助理 1986.02 - 1988.09 应城县(市)经编织物厂副厂长 1988.09 - 1990.07 华中理工大学学习 1990.07 - 1993.04 应城市纺织工业公司股长 1993.04 - 1996.12 应城市三合镇副镇长、党委副书记 1996.12 - 1999.02 应城市三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1999.02 - 2000.12 应城市三合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00.12 - 2001.05 应城市城北办事处党委书记、人大联络处主任 2001.05 - 2003.12 应城市城中办事处党委书记、人大联络处主任 2004.01 至今 安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7 “教授抄教授,赔礼又赔钱”主角◎ 人物简介陈国生,男,汉族,1970年生,陈国生,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系副主任、教授。 ◎ 抄袭事件新华网重庆(2002年)5月30日电(记者刘忠海)原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国生因抄袭本校另一教授的文章侵犯他人著作权,被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近日一审判决向对方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 1995年,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蓝勇在本校学报上发表了论文《现代历史地理学给历史学的新启示》(以下简称《启示》)。后来,蓝勇与陈国生共同撰写了《传统经济史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考》(以下简称《思考》)手稿,其中手稿大部分为蓝勇所写,当时2人还立下了相关字据。1999年12月底,蓝勇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陈国生于1997年在《安徽史学》上发表了《论农业经济史研究理论的若干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一文,其部分观点和实质内容是抄袭《启示》和《思考》手稿。 经法院当庭确认陈国生所发表的《误区》与《启示》及《思考》手稿(蓝勇单独撰写部分)文字内容相同或相似达1800字,约占《误区》一文总字数四分之一,其中陈国生在《误区》中提出的4个误区,有2个误区从观点到文字表述完全与《思考》手稿相同,甚至连蓝勇在文中将“中高纬度”误作“中间南纬度”这样的错误文字,《误区》一文也作了相同表述。 法院认为,陈国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使用蓝勇作品的主要观点和实质内容,未作任何注明,连错误的文字也相同,明显是抄袭他人作品,其行为已构成对蓝勇著作权的侵害,故判决陈国生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在《安徽史学》上刊登向蓝勇赔礼道歉的声明,赔偿经济损失2000元。 ◎ 学术造假之陈国生现象学界造假,本已花色多多,但陈国生教授的学术造假往往出其不意,匪夷所思:除了在多篇(本)论著中抄袭多位学者的论著外,他还自作聪明,掩耳盗铃,盗用陕西旅游出版社的名义、盗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伟然教授著《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条形码和封面设计,在1996年将自称“筚路蓝缕”而实则多有抄袭的《心理心态与历史研究》“自编书号并擅自印刷”成书。尤其滑稽的是,该书作为陈国生破格申报教授的主要成果之一,尽管当时曾遭到专家异议,但他依然在1998年如愿以偿圆了自己的教授梦。 只是好景不长,忍无可忍的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蓝勇、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张新民,于200 2年先后将陈国生的剽窃行为告上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为人敦厚的张新民在打赢了这场历时9个月、索赔1元人民币的官司后,颇为感慨:“促使我们最终走上法庭的,并不仅仅是他的侵权行为本身,而是他在抄袭行为败露时,还振振有辞地炮制了一套‘ 抄书有理’的自我辩解理论——所谓‘善抄书者可以成创作’。按照他的理论逻辑稍加推衍,岂不是也可说‘善偷盗者亦可成富豪’吗?这样一来,不仅抄书有了合法的理由,甚至偷盗也有了合法的借口,学术尊严丧失殆尽不说,天下是非黑白也会因此而完全颠倒。所以只要自己的社会良知还未泯灭,我们就找不出任何理由不上法庭。”《重庆晚报》记者屈弓比喻说:“陈国生被学术界形容为‘文科胡黎明’,但他也许比胡黎明更有资格载入中国学术的史册。” 把“一晚上不写上七八千字就不爽”挂在嘴边的陈国生,不仅论著数量特多,而且涉及领域特广:从古代历史地理、现代旅游地理到地方史、文献史、心态史直至主编《中国近代史》,但这些东西大都不干不净,不是涉嫌抄袭剽窃,就是被指弄虚作假。据说陈国生的问题曾被反映到西南师范大学的上级主管部门——教育部,而教育部监察局也曾致函该校要求认真调查,但无果而终,不了了之。所以,尽管输了法律和道义这双重官司,但“这一切并没有损伤陈国生教授的一根毫毛。他不仅仍继续逍遥自在地当着他的教授,而且对法院判决的任何一项都没有执行”,曾被侵权的张伟然径直把“陈国生教授的所作所为”名之曰“陈国生现象”,并视之为“中国文科学术的丧钟”:“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紧闭双目,然而耳朵却不可抗拒地要接受一种并不十分遥远的声音,幻觉告诉我,那是中国文科学术的丧钟。一个人无论怎样地为非作歹,无论如何地恣肆放纵,都可以不受任何形式的点滴制约,我不知这样的学术环境将伊于胡底。尽管学界中人痛心疾首:‘陈国生的一次次胆大妄为,不仅是对学术规范的践踏,而且是对学者尊严的践踏,对人类良知的践踏’;但践踏了,你能怎么样?陈国生现在仍过得很滋润,他担任着衡阳师院地理系的教授兼副系主任,享受着学校给予的特殊津贴,据说还有进一步提拔的希望。”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