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柠檬炭疽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病名 : 柠檬炭疽病 英文病名 : Lemon anthracnose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盘长孢状刺盘孢( Colletotrichum gleosporioides Penz) ,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 危害部位 : 果实。 危害对象 : 柠檬等多种植物。 分布 : 各柠檬产区均有发生。 形态特征分生孢子盘有刚毛,深褐色,直或稍弯曲。分生孢子梗在盘内成栅状排列,圆柱形,无色单孢,顶端尖。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短圆筒形。 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上越冬,分生孢子靠雨水传播。病菌在果园的枯枝或弱枝上生长,并从那里传播至果实,通过果皮破裂处或枯死的果蒂进入果实内。 发病条件潮湿的地区和年份发病严重。 危害症状发病开始于蒂端,最初的外部症状是灰色至褐色斑点,以后斑点迅速扩大,有时延及整个果实。在潮湿条件下,表面出现粉红色孢子,以后孢子群变为褐色至黑色,直到后期病菌才侵入果肉深处。 防治方法噻苯咪唑(特克多、TBZ)和苯来特(苯菌灵):是最有效的采后杀菌剂,这两种杀菌剂均微溶于水,常配成蜡-水混合液或水的悬浊液使用,处理时须不断摇动悬浊液,以保证药液均匀一致。使用浓度分别为:噻苯咪唑1 000mg/L,苯来特600mg/L,采后浸果3-5分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