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光西南交大
释义

陈光,男,1961年3月生,安徽濉溪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1982年西南交通大学自然辩证法专业毕业,1984年和 2000年分别在华中理工大学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进修。1998 年在西南交通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出版著作13部,在国际会议和《中国软科学》、《中国科技论坛》、《科技日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研究》、 《软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学报》等发表论文65篇。

陈光简介

2001~200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武振业教授。

工作职务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科技管理学会(AIMOT)会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管理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创造学会理事、四川省知识经济促进会理事、《 科学学研究》杂志编委 。

主要社会兼职有: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学科组成员、四川省高级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四川省科学科普报告团成员、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工作组副组长、四川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总体战略组组长、四川省用户评价中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咨询业协会注册教授级咨询师等。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国际科技管理学会(AIMOT)会员,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

成都市对外科技交流协会会长,

四川省政府决策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政治学会副会长,

四川省知识经济促进会副会长,

成都市科协副主席等。

专业兴趣为社会问题、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评价。

个人成就

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1)、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6)、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三项)(1999,2003, 2005)以及全国优秀“两课”教师(2000)、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4)、四川省师德标兵(2005)、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1)、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3)、铁路科技青年拔尖人才(2001)、西南交通大学宏宇教工奖(1994)、黄袁创新奖(2000)、詹天佑奖(2002)等奖励或称号。

主要从事专业领域为科学技术哲学、科技政策与公共管理、科学学与科技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科技经济运行分析、技术创新经济学与区域发展、科技管理与公共政策等。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物宝天华国际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四川省重点软科学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项目10余项。

个人其它信息

他是中国公共服务评价领域的著名专家.在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服务评价国际研讨会(2008年1月8日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上做了重要发言和总结.来自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公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大学的专家和政府绩效管理部门、专业咨询机构和新闻界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6篇,展示了国际、国内公共服务评价领域的最新进展。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成都首次发布《2007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西南交通大学首次发布《2007年成都社会发展“和谐指数”》。

会议主题报告有:(1)2007年零点公共服务评价指数主要发现;(2)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耶鲁大学世界学者袁岳博士:国际评估方法的基本发展及其可借鉴性;( 3)普林斯顿人文科学学会研究员庄梅林(Mayling E. Birney):对中国政务公开进程的观察;(4)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教授:和谐指数--对政府综合表现的一种评估方法:以成都为例等。

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

2010年7月9日至14日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在中国举行。陈光教授等应邀参加在成都和香港举行的中欧社会论坛。陈光教授作为中欧社会论坛“公共服务概念与管理”专题组中方组长,与欧盟公共服务委员会秘书长皮埃尔(Pierre)先生共同主持“公共服务概念与管理”专题会议。中欧与会专家在公共服务领域凝练出五个关键问题,并深入进行研讨,它们是:

1、在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能否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Can we establish and ensure a unified standard of public service in different regions?)

2、如何实现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民众之间的合作治理?(How do we meet the cooperated-governance between government, society, enterprises and citizens?)

3、我们如何定义规制?怎样从不同的公共服务目标和层面实现规制监管?(How do we define regulation and how do we meet regulation from multi-level SGIs and different goals?)

4、在绿色经济中,公共服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公共服务能为绿色经济做出哪些具体贡献?(What’s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service for green economy and what can public service do for green economy?)

5、如何解决公共服务资源缺乏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How to 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insufficiency of public service resources and the endless demand of public service?)

会议期间陈光教授和皮埃尔(Pierre)先生还共同举行了公共服务中欧学者媒体见面会议,就公共服务的性质、作用、管理以及在中国和欧洲公共服务的实践等问题广泛交流意见,相关媒体予以报导。

在多达5000人参与、共计70个不同领域专题题会议之后,7月12日至14日各专题组长和主要学者赴香港参加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总会。法国前总理、欧洲议会议员米歇尔·罗卡尔先生、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等700多名中欧政要、著名学者参加会议。陈光教授应邀作为会议最后四个总结论坛之一的主持人,在大会闭幕式上做会议总结,并就“如何超越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走向真正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发表演讲。

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陈光教授和皮埃尔(Pierre)先生商定,在中国和欧洲公共服务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与发展机制,目前中国和欧洲组建的公共服务研究团队正在开展公共服务术语的翻译和研究工作。

第三届公共服务中欧学者媒体对话

记者: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在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期间邀请到中欧双方的学者共同探讨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向大家介绍今天参加媒体对话会的三位专家,他们是:公共服务欧洲委员会秘书长皮埃尔.鲍比(Pierre Bauby)先生、欧洲公共服务专家米海娜(Mihaela Similie)女士,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博士。我们今天的内容主要涉及公共服务的基本概念及现实问题。

公共服务:多样性与统一性

首先我想请问欧方专家,在欧洲,公共服务最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欧洲公共服务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皮埃尔.鲍比(Pierre Bauby)先生: 首先,非常感谢中方的盛情邀请,我希望这不仅仅是一次会议,更希望是一次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我想注重解释什么是多样性,什么是统一性,二者为何会共同存在?对于整个欧洲及欧盟成员国而言,公共服务历史悠久,并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在整个欧盟,有23种官方语言,我们正是用一种共同的语言来交流、构建公共服务。通过建立共同的专业词汇、理念、文化传统、法律方面的知识来建立公共服务的多元性。在这种多样化的表达及多种形式的组织构成中,我们同样存在统一性。这是由欧洲国家共同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上对自己文化斗争所形成的结果。就是这种共同价值使我们达成了一致协议和共同观念。首先,整个欧洲民众都充分享受医疗、社保、交通、住房和教育等社会权利。第二,我们使整个欧洲感觉每个国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就像中国建立和谐社会一样构建和谐欧洲。第三,为我们共同的将来做出努力,像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样,我们也在教育等基础公共服务方面做出努力,坚持这些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多样性和统一性都是新时代的表现,是整个欧盟面临的挑战。下面请Miheala女士做进一步说明。

米海娜(Mihaela Similie)女士: 对于刚才提到的欧洲公共服务问题,我想就欧盟各国的责任和各个组织的问题做出解释。公共服务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共同任务。公共服务建设主要是为了服务大众、满足大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公共服务建设是由宪法和各种法律规定的,公共服务以各种行业为依托,如教育、交通、医疗等行业。基本公共服务不仅为个人,也为各种形式的集体而存在。所以需要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的公共服务。另一种现实是各国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公共服务有两个理念:功能和实体。我们这里主要是从功能上来谈公共服务,因为公共服务是针对公民的,是由国家以及地区的所有机构提供的,所以不能单从实体上谈公共服务,而必须从功能上来进行解释。

记者:非常感谢两位专家的详细解答。从中可以看出欧洲的公共服务已经走得很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的公共服务情况怎样呢?下面有请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陈光教授就中国公共服务的本质和主要内容作一解答。

陈光教授:我也借用“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概念来说明这个问题。公共服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和国情条件不同而不同,这是“多样性”。但是,公共服务的本质在全世界都是一致的。无论您生活在哪里,无论您的种族、信仰、职业、地位、身份、收入方面有何差异,您总需要衣食住行,也难免生老病死。少有所学、住有所居、行有所便、壮有所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诉求,也是一个社会正义的基本特征。这是“统一性”。

所谓公共服务在本质上就是出于社会正义和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一国全体公民,都应该公平普遍享有的服务。从公共服务提供的角度,公共服务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公平,推进合理分配,协调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从公共服务接受者角度,公共服务是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基本权益、共同利益的基本模式,也是无差别维护公民基本权力、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

如今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服务一般包括

①基础性公共服务(水、电、气、交通等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

②经济性公共服务(制度供给、宏观调控、信息发布、规范监管等)

③社会性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保等)

④公共安全型服务(国防、警察、消防等)

中欧公共服务发展与成就

记者:谢谢陈光教授对中国公共服务内涵的解答。我们很高兴看到Pierre先生带领了一个团队研究了公共服务在欧洲的发展,我们很想知道欧洲公共服务对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如何?是否可以从公共服务提供者对于欧洲GDP的直接贡献、公共服务的从业人员和企业数量、社会对公共服务的投资等方面说明一下?

皮埃尔.鲍比(Pierre Bauby)先生:首先我们结束了对欧洲公共服务的概念的研究,已经对欧盟27个成员国的公共服务做了一个蓝图。蓝图中首先由Mihaela女士介绍了欧洲公共服务在组织方面的情况,从总体上了解社会组织及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现在整个欧洲公共服务从业人员的数据已经统计完成,但全球的数据仍不清楚。目前,欧洲有5亿人口,就业人员2.5亿,其中有30%从事公共服务。在整个欧洲GDP中,26%是由公共服务行业贡献的。现在欧洲有50万个企业从事能源、交通、邮政及电信等行业。整个欧洲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为1500亿欧元,公共服务行业在欧洲社会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增强了欧洲的国际竞争力。这些数据都是保守统计,实际数据可能更大。

记者:在中国不知是否也有类似于欧洲的公共服务的相关数据?下面我想请问陈教授,中国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水平如何?有什么阶段性特点?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陈光教授:公共服务的提供基准,不仅仅是基本人权和道义的要求,也取决于一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应该提供和能够提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009年中国人均GDP刚刚超过3000美元,正处在贫富差距增大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保障救济、养老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医疗、文化、就业再就业、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中国公共服务在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农村合作医疗等方取得重要成就。但是,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真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成都为例,需要用10年时间,到2020年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欧洲:多样性的公共服务

记者:通过刚才中欧双方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介绍我们看到,公共服务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当然,我们也希望陈教授带领的团队能继续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下面我想请问欧方专家,在欧洲,公共服务有哪些组织、管理和监管方法?

米海娜(Mihaela Similie)女士:就实体性公共服务而言,欧盟各国存在多样性。就公共服务的机构而言,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诸如教育、健康、警察等公共服务。在欧盟成员国中有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公共服务,但大多数公共服务都由国家层面的机构来提供。另一种形式是二战以后国有化的公共服务较为普遍,邮政、铁路运输及部分国家的航空运输主要由国有企业提供。现在的东欧国家已经没有全民所有制,这是因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解体的结果。第三种形式是地方自治,这种模式在欧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种模式包含公有与私有的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授权、公私合营和政府采购等。其中公私合营(PPPs)是一种公共管理理念。最后我想提的是社会合作形式,即地方层面通过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来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就经济性公共服务而言,在过去的25年我们主要通过管制机构来进行管理,以确保竞争的有效性。当然,在欧洲也存在消费者管理机构来对公共服务进行管理,这些消费者管理机构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行业层面的。

公共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

记者:谢谢Mihaela女士的详细介绍。作为普通的公众而言,我们非常关注的是如何保证公共服务能够为社会公众服务,特别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而不是服务机构敛财的工具?有请陈教授谈谈自己的看法。

陈光教授:为社会公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和重要承诺。基本公共服务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强调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是政府,二是强调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最贴近民生的部分,三是基本公共服务要有合理的治理模式。一般而言,治理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公众参与、透明度和问责。公众参与保障公众在公共服务过程中有表达权,包括表达自己对服务的要求并参与对服务结果的评价。透明度保障公众能够了解公共服务的政策、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信息,避免信息的不对称。而问责则要求公共服务提供者对公共服务的结果承担责任。

此外,要保证公共服务惠及社会公众,必须转换政府绩效观念,从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观转向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绩观,从社会公用事业管理转向社会公共服务。加强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让政府真正代表广大公众的利益来监管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生产,而绝对不能被少数利益集团所捕获。

政府与市场共建公共服务

记者:公共管理的发展似乎总是处于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欧盟,服务已经处于一个相当高的发展阶段,那么请问Pierre先生,您认为欧洲公共服务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还有哪些主要问题?

皮埃尔.鲍比(Pierre Bauby)先生:是的,即使欧洲公共服务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现在整个欧洲各国都在努力寻找解决各国问题的方案,我想从实际意义上来谈解决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存在的,故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解决公共服务的问题,将二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参与到竞争中,同时也要兼顾大众利益。对于笼统概念的介绍,我想做进一步解释。

首先,从机构方面,我们需要地方、地区、国家甚至整个欧盟制定法案、政策以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各机构、团体共同作出努力。如陈教授所说,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公众的参与与信息公开。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机构需要进行选择,是由国家、社会组织还是由私人部门来提供?具体而言,如果我们要在城市建设管道,如能源管道或建设地铁等,这些工程是由政府来建设还是由某个企业完成?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上面提到的管道建设等,是由政府直接管理还是由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总而言之,公共服务不能成为一种官僚的象征,而应当满足大众的需求,使真正享受公共服务的人满意。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公共服务是要满足上级要求还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我们应该有一些成文的条款,对不同的行业如教育、交通等,应根据各国不同的历史制定成文的规章以规制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公共服务:中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记者:感谢Pierre先生简洁而生动的归纳。就中国而言,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积累,下面请陈教授就此现象谈谈为何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强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

陈光教授:中国30年改革开放无疑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我们甚至有些困惑:为什么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似乎增强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诸多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日渐突出的社会矛盾、冲突和令人担忧的道德困境,在本质上表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今天已经转变为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公共服务不均衡发展、公共服务不公正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换句话说,我们认为,公共服务的“不足、不均、不公”是当下的主要社会与管理问题。

这便是中国政府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四大主要职能之一的缘由(另外三个职能是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社会管理)。现实中,公共服务在提供方式、服务范围、服务效果上的缺失和不周全,依然是中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长期挑战之一。

我们用了30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今后30年中国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我们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成就和水平。

中欧互补共推公共服务发展

记者:谢谢陈教授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想问Pierre先生,您参加了多次中欧社会论坛,那么您对本次论坛有什么期待?

皮埃尔.鲍比(Pierre Bauby)先生: 我已经参加了之前的两次论坛,均是关于公共服务的讨论。这次论坛刚开始,我也带来了许多意见。对这次论坛我有很多惊喜,第一,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第二,公共服务讨论的问题及挑战更加广泛;第三,中国与欧盟情况不同,欧洲正陷于金融危机,而中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处于不同的情况。我们的论坛讨论了很多公共服务问题,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提上议程,深化并解决,这有对于解决欧洲金融危机和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都有积极的作用。我相信中欧关于公共服务的合作会有更长远的合作与发展。

记者:同样的问题我们也想听听Mihaela女士的看法。

米海娜(Mihaela Similie)女士:很高兴来到这里,实际上我已经参加过一次中欧社会论坛,但此次对中国的变化感受很深。这次来我想加深对中国公共服务的历史和现状的理解,就如陈教授所言,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在欧洲也很普遍,我们无法找到固定的答案来解决公共服务的问题,我们知道欧洲的公共服务的发展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并不表示所有国家都发展到相同的阶段。非常感谢有这种机会来参加此次论坛,和陈教授等同仁一起来探讨中欧公共服务面临的共同挑战。

记者:谢谢欧方专家的精彩发言。最后我想请问陈教授,您在阅读了欧方专家就欧盟27国公共服务基本情况有关材料以后,您认为欧洲公共服务的组织、管理和监管对中国公共服务有哪些重要启示?

陈光教授:欧洲,特别是北欧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共识、概念内涵、服务标准、组织结构、管理政策、市场开放、监管规则等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在发展的现阶段认真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第一,是欧洲先进的公共服务理念。在欧洲,有一个概念叫做“普遍利益服务”或者“大众利益服务”( SGIs, Services of general interest),是指公共权力部门基于普遍利益和公共服务责任对所有公民提供的市场和非市场的服务,不管服务提供主体是谁,也不管提供的方式怎样,满足公共利益的需求是公共服务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在“公共服务的蓝图”(Mapping of the public services in Europe)中,不仅定量说明公共服务在GDP中的贡献,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公共服务的 “正外部性”,SGIs带来的不同社会阶层、代际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团结与再分配的优化以及提升欧盟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不可以估量。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做好公共服务是中国社会真正能够和谐发展、赢得未来的重要基础。

第二,是欧洲公共服务的治理模式。在欧洲,我们既可以看到与欧洲一体化相伴而生的公共服务在基本理念、标准、服务内容方面的一致性,也能看到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多样性。同时,还有多种多样的治理方式,包括作为政府职能的治理模式(The mode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 and national ompanies)、全民所有的治理模式(“All public”)、区域自治的治理模式(Local autonomy)、委托与外部化的治理模式(Delegated management and externalisation)、新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New Public Management”,)以及服务监管的治理模式(Regulatory agencies)等,其中,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上总的趋势还是逐步减少公共部门的直接干预,鼓励私营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建立与非盈利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实施严格的专业化的公共服务法律监管、实行广泛的社会对话等等,对中国公共服务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记者: 今晚的“公共服务中欧学者媒体对话会”使我们在座的各位对中欧公共服务的历史、现状、问题和挑战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谢谢中欧学者的详细解释和深入讨论,希望我们今后还有机会跟踪了解中欧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今晚的对话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光临。

陈光教授在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闭幕式上发言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我在第二个挑战组,但是我的欧洲搭档昨天从香港飞到上海,把我一个人留在了香港。实际上我们这次讨论当中面临了非常复杂的问题。在60多个小组当中,涉及到这个专题一共就有121个具体的方案和措施,9大组成了36个具体的措施和方案,我们面对非常繁杂的总结工作任务,我们想,有一个问题非常的关键,就是如何超越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走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道路。这不仅仅对于欧洲,对于中国,乃至于对于全球,全人类来讲都是共同的挑战,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的讨论过程当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七个问题,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七个问题正好是面对超越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走向真正可持续和谐社会的七个重大的转型。

超越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需要如下七个重大转型:

第一,认识转型。“认识和评估地球相对于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极限,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1972年罗马俱乐部曾经警告人类,增长是有极限的。今天的中欧社会论坛应该在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基于科学的认识和评估,向世界提供相对于人类发展的地球资源的极限。重新认识和定位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创建生态文明形态。

第二,范式转型。“推动和实行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和谐的范式”。1988年人类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行动,但是我们的世界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一点。现在的工作是要继续推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并把它作为促进世界和谐的主要手段。

第三,技术转型。“通过教育培训和信息获取以改善技能、提高意识、转变行为方式,降低包括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我们需要而且可以做的是,降低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成本,变末端治理为综合治理,让技术向着生态、绿色、人性的方向发展。

第四,经济转型。“通过新型教育、经营者合作、公司社会功能的转型与社会形成互动,改变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入清洁生产,应用3R技术在循环经济中。同时开展新型教育、鼓励经营者的公益性行为、发展社会企业、实现企业社会功能显性化。在中国,摒弃GDP主义;在欧洲,反思资本主义,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第五,生活转型。“克服今天过度消费模式,保持和重现传统知识的价值,利用现有的好的实践,以创造生产和消费的新模式”。人类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人类自己行为不当所致,要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特别是过度消费的方式,倡导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活形态。

第六,社会转型。“加强权力机构与市民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可持续的幸福和安康,包括环境信息获取、资源分配和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现代社会需要成熟的公民社会和公共活动,需要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良好互动,需要中国社会与欧洲社会之间的直接对话与互动。社会转向型也包括城市功能的转型,建立田园般的现代城市,既有交通信息之便利,又有山川田园之秀美,是亚里士多得、霍华德的理想,也是成都人的一种行动。

第七,发展转型。“让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够公平、公正享受高质量教育”。也许我们不能用一代人的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几代的不懈努力才是可持续的。这就是教育的意义。让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够公平、公正享受高质量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也是未来持续发展的希望。

陈光教授是中国创新管理与创新方法(TRIZ)领域的著名专家。2003年,他与创新领域的同仁们一起在西南交通大学倡议举办了首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论坛坚持“高层次、强学术性、前沿性”的会议原则和“活跃创新思维、跟进国际前沿、交流学术思想、促进合作提高、推进中国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的会议宗旨。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会成员多为我国创新领域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等。每次会议最终将出版一本“中国创新管理前沿”专著。

2008年,陈光教授与台湾中华萃思学会会长沙永杰教授倡议召开海峡两岸创新方法(TRIZ)研讨会。主要内容包括:(1)创新方法(TRIZ)集成研究与理论发展:包括TRIZ创新方法的发展、TRIZ与其他创新方法的集成、TRIZ与其它管理方法的结合、国际TRIZ研究之比较等;(2)创新方法(TRIZ)推广应用:包括TRIZ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成果、TRIZ在工业企业、工程项目、工业设计、创意产业、信息系统、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实务报告等;(3)创新方法(TRIZ)教育与培训: 包括TRIZ教学、训练方法、经验分享等。会议确定西南交通大学和台湾中华萃思学会为永久主办单位,研讨会轮流在台湾和大陆举行。

西南交大

西南交大西是南交通大学学校简称,英文名称: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英文简称:SWJTU

西南交大西,坐落在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属、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进入国家“ 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校现有74个重点本科专业(其中有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大交通学科排名一直稳居全国第一。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7年学校又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0: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