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拟狭叶凤尾藓 |
释义 | 学名 Fissidens kinabaluensis 科名 凤尾藓科 Fissidentaceae 属名 凤尾藓属 Fissidens 中文名 拟狭叶凤尾藓(新拟名) 中文异名 描述 Fissidens kinabaluensis Iwats.,Journ.Hattori Bot.Lab.32:269.1969;Iwats., Hiko-bia 10:71.1987. 植物体细小,黄绿色。茎单一,连叶高2. 2-3mm,宽1. 5-2. 5mm;腋生透明结节极明显;茎中轴不分化。叶5-15对,紧密排列,平展,干时亦不卷缩,基部几对叶较小;中部以上各叶较大,狭披针形,长1. 2-1. 8mm,宽0. 2-0. 3mm,先端锐尖;背翅基部楔形;鞘部约为叶全长的2/3,近对称;叶边全缘;分化边缘贯达整个鞘部,在鞘部上段宽1-2列细胞,在鞘部下段宽3-4列细胞,横切面厚1层细胞;中肋粗壮,黄褐色,短突出;前翅和背翅细胞四方形至不规则的六边形,长3. 5-10. 5μm 薄壁.不透明,具细密疣,鞘部细胞与前翅及背翅细胞相似,但近中肋基部的细胞则较大。 生境 生于部分阴蔽处潮湿土壤上。 产地 广东:高要县鼎湖山,海拔100-200m,Iwatsuki and Lin 19704 (NICH,IBSC);同上地,海拔60m,李植华、林邦娟156 (SYS,IBSC )。 分布 中国,印度尼西亚。 本种与狭叶凤尾藓(F. wichurae)极相似:叶狭披针形;中肋粗壮,短突出;分化边缘仅见于鞘部;叶细胞具密疣,不透明等。但本种的分化边缘贯达整个鞘部;鞘部约为叶全长的2/3;叶细胞的疣更密而隆起。而后者的分化边缘较弱,不达鞘部的上端;鞘部约为叶全长的1/2;叶细胞的疣略少而平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