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福坤
释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64年6月生于福建龙海,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致公党党员,获得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专业和研究方向

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造山带地壳演化教学、学术和社会兼职

承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教学工作。

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化学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Open Geology Journal 杂志编委。

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代表大会代表、致公党北京市朝阳区委委员、致公党北京市朝阳区委科学院支部主委。

主要研究成果、实验室建设

地壳演化历史是一个连续性的地体增长和聚散的演化过程,伴随着地壳的增生,消亡和再造。多数古造山带是由不同来源和历史的地体经过构造作用拼合而成,它们不仅记录了造山作用过程,也可能保存造山作用之前的演化历史。因此,鉴别造山带中不同地体在拼合之前的岩石构造和演化历史构成研究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很重要的任务之一。近年来,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法,通过研究欧洲华力西造山带、大别山-苏鲁造山带、特提斯构造域和北方造山带内变质基底演化和归属、沉积岩石单元时代和物源问题,取得了主要成果有:提供年代学证据限定德国华力西造山带变质基底演化过程,确立德国东部华力西后期各类花岗岩侵位多期性和部分S型花岗岩源于下地壳,提出土尔其西北部前寒武基底物质可能源于晚元古代阿拉伯-非洲地块,提供年代学证据阐述大别-苏鲁超高压碰撞造山带部分基底为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解体有关的岩浆-变质地体,提供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阐述滇西地区特提斯造山带保山地块和腾冲地块的冈瓦纳来源和特征,力图揭示造山带上部圈层地壳时空演化,探讨内部动力学问题和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为深入理解造山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承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地对净化实验室进行维修和改造,规范常规地质样品钐-钕、铷-锶和铅分析流程,建立用于微量和单颗粒矿物样品的同位素分离的低化学流程本底的净化实验室。负责新型固体热电离质谱计(Iso-Probe-T)引进、安装和调试工作。负责建立铼-锇同位素分析流程、锆石铀-铅分析流程、静态测量方式单颗粒锆石铅-铅蒸发定年分析流程、微量样品钐-钕分析和测量流程、单颗粒矿物铷-锶分析流程,将微量或单颗粒样品同位素分析水平提高到国际水平。坚持实验室对研究所内外研究人员和学生开放,在4年期间共有200名左右研究人员和学生亲自在实验室完成分析测试工作,高度地达到实验平台共享,较好地培养后备人才的实验技术技能。实现仪器设备高效率运行,平均年均运行率大于300% (按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计算),仪器故障率小于5%。注重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实验方法研发,4年来与实验室技术人员有关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