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定波 |
释义 | 陈定波陈定波(1925―1949),福建省闽侯县远洋乡浦尾村(今福州市仓山区鼓山镇远西村)人。初入“闽清国民师范”,一年后结业,到连江县丹阳小学教书。1944就读于林森(今闽侯)师范学校,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因福州沦陷,随校北迁到沙县。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林森师范支部书记,组织学生运动。身份暴露后撤到闽侯枕峰小学当教师,在南通、南屿一带开展农民运动,组建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48年1月任区委书记。同年4月“城工部事件”后与组织上失去联系,便自行组建“福州地区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兼组织委员,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开辟福州北峰游击根据地。1949年初恢复与党组织的联系,同年4月任中共林森第四区委书记、福长林(福州、长乐、林森)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和政治交通员,率领闽浙赣边区纵队林森游击队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入闽。当年7月,在前往闽浙赣边区纵队闽中支队所在地汇报工作时,遭受国民党保安团的袭击,在战斗中不幸被捕。1949年8月12日,于福州解放前夕在闽侯禄家英勇就义,年24岁。 领导学生运动他首先组织“抗议美军强奸北大女学生暴行‘沈崇事件”的罢课活动,又组织抗议“公共汽车公司资本家和伪警察殴打抓捕省福中学生暴行”,还组织“建立民主栏”的罢考和“反对取消师范生公费待遇”的反饥饿罢课斗争。因此暴露身份,不得不撤到闽侯枕峰小学当教师。定波又以枕峰小学为据点,还到南通、南屿一带开辟新区。民国37年(1948年)1月“福长林”中心县委成立,定波任“中心县委”下属的区委书记。同年“城工部事件”发生,组织受破坏,陈定波便自行组织“福州地区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兼组织委员,继续开展活动。他参加“大众社”,印刷《新民主主义论》等小册子,又积极发动义务办学,开展农村工作。9月找到“中心县委”的林元照,又以“中心县委”名义,在林森师范组织“大关北同学会”,创刊《涛声》,派王证明到北峰筹集经济,建立武装,还亲自到长乐县黄石村开杂货店作为党地下组织的交通据点。民国38年4月,陈定波为中共林森第四区委书记,发动郭宅小学教师罢教,声援福州市师生的“反饥饿”运动。由于郭宅小学的罢教,林浦、城门、黄山等校也纷纷响应,逼得国民党当局仓促布置学校提前放假。 英勇就义7月,“福马工委”在鲤尾、禄家的两次扩干会后,陈定波为“工委”组织部长和政治“交通”,他负责到大洋向陈亨源汇报工作,经鸭笼顶,不幸被国民党保安突击团第一大队包围搜捕。8月17日,福州解放前一刻,在禄家村英勇就义,年24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