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通市图书馆
释义

简介

南通市图书馆的前身南通图书馆,系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12年创办,三、四十年代曾一度闭馆。1952年,南通市政府决定重建图书馆,调拨古籍,购置新书,重新开放。1957年市政府又将濠南别业西楼租给图书馆使用,更名为“南通市图书馆”,郭沫若亲笔题写了馆名。1979年建成了近2000平方米的综合楼,1983年又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静海楼,是解放后中国公共图书馆建造的第一座古籍专用藏书楼。图书馆员工60人,其中正、副研究馆员9人,馆员22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75%。藏书70多万册,其中古籍16万册,古籍善本153部。每年接待读者15万人,流通书刊近50万册次,成为市知识信息情报中心。

历史沿革

一、南通图书馆的创建

南通市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12年创办的南通图书馆,是中国早期公共图书馆之一。张謇在著述中记载:“民国元年,里少年尽毁诸神祠。謇于是谋诸兄谋耆老,……因岳庙为图书馆。”图书馆开创时,藏书、馆舍规模已不算小,以后又进行了扩建。最主要的一次在1918年,张謇之子张孝若访美归来,叙述了国外图书馆得到重视的情况,张謇“乃拓地馆西为楼,亦十有六,筑复道以迎,庋书之架椟,凡三百三十。先后凡用银二万六千二百四十三元。岁用之银二千四百元或强。”相对闭塞落后的江北小城南通,办起了颇具规模的图书馆,这不能不说是张謇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杰出贡献。

二、南通图书馆的经营

张謇邀请南通师范培养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早的著名建筑师孙支夏设计图书馆,他提出具体构想、要求,由孙支夏绘出设计图纸,他再提出修改意见,这些珍贵的留有张謇墨迹的建筑图纸至今保留在南通博物苑。

张謇首先做出表率,他把自己的藏书整理后大部分送图书馆。张謇向来主张,国家私家藏书应“公诸于天下”,他总觉得藏书传给自家子孙,总有一天不能保存,与其给子孙三文不值二文的零卖,不如供给地方多数人去享受。在张謇的努力经营下,图书馆开馆之初,已有图书近十万卷,几年后即增至十四万卷。张謇非常重视目录工作,并亲自写信,聘请硕学之士主持编写,南通图书馆在20年代初藏书已达十四万卷,大小馆舍达67间,可谓中国县级图书馆之最,私立公共图书馆之最。在1929年并入了南通学院。据理逸航(时任南通图书馆馆长)年谱记载,当时图书馆藏书23万册。从此图书馆处于保管、封存状态。1938年,南通图书馆为防止战乩破坏,将8万多卷古籍转移至城内天宁寺光孝塔北侧藏经楼保存,外面堆放一些佛教经书作掩护,并请寺内和尚看护。

三、建国后南通市图书馆的重建

1952年南通市政府决定重建南通图书馆。1953年1月,图书馆定名为南通市人民图书馆,刘谷风任副馆长主持工作。并借用中苏友协俄语教室(现南通博物苑张謇故居濠南别业)先行开展阅览工作,有阅览座位40多个。7月,省文化局指示图书馆定名“江苏省南通图书馆”。图书馆馆舍为四合院民居,阅览室约30余平方米,借书处60平方米,设置有图书采编部、图书推广部和阅览室,订有报纸20余种,杂志40余种,阅览座位40余个,藏书1万余册,发放借书证1500张。

1957年经南通市政府批准,南通图书馆更名为“南通市图书馆”,迁回市区,馆址在原“南通图书馆”旧址偏北,濠面别业西楼及其附属平房约40间,馆舍面积约1000平方米。西楼二楼为借书处和书库,三楼为阅览室和办公室。1957年,郭沫若为“南通市图书馆”题写馆名。在此先后,蒋云卿、蔡观明、闵成钧、费范九、冯瀚飞等人赠送一批古籍给图书馆,其中蒋赠书2000余册,冯赠书中有元刻明印《隋史》1册(后被定为全国善本)、明版《水经注》、《黄帝内经》等600余册。图书馆藏已达36万册,其中古籍10万册,发放借书证6千多张。图书馆还负责辅导建立工厂图书馆(室)43个,流通站49个,市图书馆室(站)达到281个。

四、改革开放,老馆焕发生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南通市图书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图书馆综合大楼建成,新楼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有书库五层,阅览室10个。1982年,图书馆古籍藏书楼静海楼竣工,这是建国后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建成的第一座专用古籍藏书楼。静海楼使用面积1348平方米,底层设有500个座位的会场,三、四层为古籍书库,五层为外宾接待室和小会议室。这一时期,南通市图书馆无论从馆舍面积、藏书量、职工队伍素质、读者服务工作等等方面,在省辖市公共图书馆中都处于前列。在取得较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市图书馆还努力挖掘潜力,改善办馆条件,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型,建立了有30多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并在业务部门配置电脑,图书借阅、分类编目首先实现计算机管理,开通了南通市图书馆网站,读者登陆网站可以检索部分馆藏书目。

机构设置

古籍部:藏有“张謇日记”、“张季子九录”、“张謇自撰年谱”等珍贵文献手稿和成套“四库全书”、“大藏经”等图书资料。保存古籍16万余册及大量地方文献。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提供许多珍贵史料。

采编部:负责图书文献资料的验收、登录、分类、编目以及部门藏书的分配、调拨。

外借部:藏书20多万册,社科、科技门类齐全,供读者开架借阅。

辅导部:对市、县馆、市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室)、中等学校图书馆(室)进行业务辅导,组织图书馆网络、开展馆际协作协调、组织图书馆界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

技术开发部:负责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负责互联网网站的建设及维护,以及基于网站的远程资料服务;电子阅览室管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参考咨询部:设有科技、社科两个阅览室。有两个专设工具书库,藏有10多万册图书文献资料。提供信息和文献资料。

期刊阅览室:设有过期期刊阅览室和期刊阅览室。过期期刊阅览室保存有解放后出版的各类期刊合订本几千种共2万余册;期刊阅览室开架陈列最新出版的科技、社科期刊500多种,报纸30多种。

馆内布局

外借部:办理读者卡,提供外借、阅览、检索

周一 —— 周日8:30 —— 18:30 综合楼一楼

采编部:做好中外文文献的采购与加工工作

周一 —— 周五8: 30 —— 11:30 13:30——17:30 综合楼二楼

参考咨询部:科参阅览室为读者提供科技类图书的检索与查询

周一 —— 周日8: 30 —— 11:30 13:30——17:30 综合楼三楼

社参阅览室为读者提供科技类图书的检索与查询

周一 —— 周日8: 30 —— 11:30 13:30——17:30 综合楼四楼

期刊典藏部: 为读者提供近年来各类期刊杂志

周一 —— 周五8: 30 —— 11:30 13:30——17:30 综合楼四楼

期刊阅览室:为读者提供最新的期刊报纸杂志

周一 —— 周日8:30 —— 18:30 静海楼一楼

古籍部:普通古籍图书,闭架阅览

周一 —— 周五8: 30 —— 11:30 13:30——17:30 静海楼三楼

普通古籍图书,近年来所有的报纸,闭架阅览

周一 —— 周五8: 30 —— 11:30 13:30——17:30 静海楼四楼

特色馆藏

通海新报:南通市图书馆藏有民国时期南通地方报纸。其中较为完整的是《通海新报》。 《通海新报》创刊于1913年,1929年停刊。是南通第一张对开大报,双日刊,辟有社论、命令、要电、本地新闻、杂著、告白等栏目和专版。是研究张謇和这一时期南通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乡贤遗篇 :金沧江是韩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定居南通,和张謇结下终生友谊。他在南通编纂了30多部著作,其在诗文集《沧江稿》中题道,“此是正误最精之本也 复赠吾啬庵老人 泽荣 癸丑五月十八日”。

张謇资料:南通市图书馆前身是张謇于1912年创办的南通图书馆,开馆之初藏书已达十三万卷,其中张謇捐赠达8万多卷。藏有张謇日记手稿(15册),196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和张謇研究中心联合编辑了《张謇全集》7卷本,400多万字,1993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静海楼藏书:古籍部“静海楼”为时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组长李一氓所题。“静海楼”藏古籍和地方文献16万余册,其中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100多部,2000余册。 静海楼藏书目录正在逐步录入电脑,读者可在市图书馆网站查阅。

数据库资源

中国资讯行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国研网

龙源电子期刊

全国各省市主要报纸

慧科报纸

超星数字图书馆

中国基本古籍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标准全文数据库

数字动漫书库

央视教育视频资源库

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

万方视频数据库

地方文献数据库

长江口民俗文化

随书光盘检索系统

南通地方性法律法规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