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通贫民工场
释义

基本情况

近代南通慈善机构,南通缂丝、竹编的传习机构。

创办时间:1914年8月

创办者:张謇

第一主任:余兆熊(余觉)

创办缘起

张謇一直认为“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昌”,于1912年4月在唐闸大生纱厂内设立了“纺织染传习所”, “纺织染传习所”的创建标志着在中国以学校的形式成批培养纺织专门人才的开始。同时他有认识到“地方不可无女学”,便于1914年8月创办了“女工传习所”,开启了中国近代女性职业教育的先河。

女工传习所落成后,张謇即延请近代刺绣大师沈寿女士担任女工传习所所长兼教习。与此同时张謇频繁积极的与身在北京的族弟张詧、沈寿丈夫余觉联系,因为他十分关切清帝逊位以后,清宫养心殿造办处里缂丝工匠的生活情况,当时这些曾经专为皇家织造缂丝的工匠们被赶出皇宫,在北京街头只能以拉洋车为生。张謇特别关照到希望能聘请一两名缂丝女工来女工传习所任职并教习缂丝技艺,可惜没有女缂工,清宫里面只有两位男缂工汤长云、李永富。张謇百般思量后留下他们,怕多有不便让他们去了张謇创办的慈善机构贫民工场。

机构规模

贫民工场是1914年(民国三年)8月,张謇在南通城西九外大码头创办贫民工场,场址40亩,场屋60多间。贫民工场开办所需资金,由两淮盐商捐助,每年经常费用约在10000元大洋左右,大部分是由盐务局及地方筹划。此外,亦有场内雇工自己进行缂丝、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产品的收入:工徒所制的各项产品每年可收入10000元左右;场内还有一段养鱼河,每年养鱼收入亦有数百元;另有园圃百余亩,所种蔬菜除场内食堂自己消耗外,多余的则提供给市场,亦可有一定的收人。工场内的工徒以南通贫民子弟为多,外地的较为少数。初办时招收40名,3个月后续招30名,半年后又招30名,以后总数维持在100人左右。

相关成果

到了1918年贫民工场的缂丝已经初具规模,织造出来的缂丝与女工传习所的刺绣时人分别称作“通缂”和“通绣”。这些精雅的作品加上余觉还考察中国刺绣在欧美的市场行情,回来反馈给张謇和沈寿,为张謇1920年创办南通绣织局,发展刺绣工艺品对外贸易坚定信心。张謇后来还将“通缂”摆到了南通绣织局所在的上海、纽约、法国、瑞士、意大利设立办事处进行销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