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椿元 |
释义 | 1、画家-陈椿元人物简介陈椿元(1928—1982)广东高州城区人。高州籍人士在现代书法艺术上取得最高成就者。陈椿元自幼酷爱书法,他父亲是高州名中医陈东阳。七岁随父学书、初习颜柳大楷,打下颜筋柳骨的基础。稍长,苦攻黄庭坚,深得黄书精髓。1951年同时考上南方大学和华南文艺学院,经过抉择,决心为书画艺术奋斗终身。在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学习期间,授业于关山月、黎雄才门下。1956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工作,负责全国性大型国画刊物《中国画》的编辑工作。 相关事件在京工作期间,得书画界前辈宁爷成、郑诵先、溥雪斋等名家指导,上溯篆隶,直追秦汉,复将北魏笔法揉合到行草中去。从故宫的历代名碑法帖、西安碑林、山东孔庙碑林中吸取营养、熔铸各家、取精用宏,使自己的行草独具风格。陈椿元的书法特点,气势磅礴,险峻力遒。结构来源黄庭坚,中心攒聚,四周舒张,用笔方圆兼备,雄劲而不浮滑,奇崛而不野怪。而书法艺术的造诣的深厚对他国画技法、笔法的促进力量是不可抵估的。他生前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书法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北厅内,全国大型书法作品集《中国现代书法选》中,他的作品和舒同、刘海粟、李可染、吴作人、沈鹏等家名作并驾齐驱。 书法造诣陈椿元的楷书宗法颜、柳、欧、李(邕);行书学“二王”,后入黄庭坚;草书由王羲之《十七帖》,后入祝允明、文征明;篆书多取钟鼎和石鼓文;隶书多为两汉。他广泛涉猎,后浸溺于黄庭坚行草书。其书风气势磅礴、瘦劲挺拔、点画跌宕、苍古华滋、一泻千里。 2、武术名家-陈椿元陈椿元(1877—1949),陈氏第十七世孙。其父陈森文武双全。陈椿元幼年随父习文研武,文武兼备,身材魁梧,仪表堂堂。1929年前在湘设馆授拳,兼做生意。1929年后,其叔父陈鑫年迈,膝下无子,恐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因分门别户,失其真传,即召椿元返乡,授椿元《陈氏太极拳图说》手稿,嘱其妥为保存,并希望尽快出版。陈椿元为不负重托,抛舍在湘生意和武馆,回到家乡,在焦作开设武馆。从此陈椿元不再经商,腾出精力,同其兄雪元,其女淑贞,其侄金鳌、绍栋等人,对《陈氏太极拳图说》手稿整理补遗。历经三年,于1933年由开封开明书局出版。方使陈氏太极拳真传得以留传至今。 3、龙岩烈士-陈椿元陈椿元(1905-1930),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中民村人。1929年春参加革命斗争,曾任东肖区中民乡工农暴动队队员,参加了龙岩暴动和创建龙岩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龙岩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调任龙岩县工农赤卫团排长,参加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反“会剿”斗争、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0年在龙岩县雁石战斗中牺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