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宁市第三十五中学
释义

学校简介

南宁市三十五中地处南宁市科园大道16号,地处新兴的科园大道路口、美丽的心圩江畔,创办于1963年。学校原名南宁市郊上尧第一中学,2001年12月,学校划归南宁市教育局管理,正式更名为南宁市第三十五中学。2008年11月,学校并入西乡塘教育局管理,转为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1.3亩,目前学校有21个初中教学班,学生人数930,教职工88人。

南宁第三十五中学地处城郊结合部,生源多为郊区、农村的孩子,学生家长对子女没有明确的发展观,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学生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不强烈,基础差,面对不如人意的生源,南宁市三十五中领导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学校的具体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城郊中学的办学之路。学校认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掌握一定生活技能的社会人,才是教育之根本。一直以来,三十五中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我们的办学宗旨,“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培养一种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情感”是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已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办学特色

先进的理念 优质的教育

遵循以人为本,主张留给学生发挥个性与想象的余地,张扬他们的个性闪光点,引导他们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尊重、爱护、理解学生,讲究教育艺术,才能达到点石成金的教育效果。

德育拓展新路 培养优秀品质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在师生中开展各种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以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的方式,用“至真”“至善”“至美”的灵魂之光去洗涤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和美丽的心灵。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掌握一定生活技能的社会人。

人道·仁爱·和谐

学校的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在三十五中所有的学生,无论其背景、天赋,既便残疾,都有权享受学校优质的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都能得到来自于学校的鼓励和帮助,都能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以人文的角度来关注人的教育和发展,主张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励,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扬与光大。学校的特色教育呈现“繁花竞开,各领风骚”的景象。

办学实绩

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先后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校园网络中心,校园环境不断改善,电教设备不断更新,现代办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使学校在规范办学、依法治校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脚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该校中考、会考年年跃上新台阶;中考的成绩打破了多年没有学生考上二、三中录取分数线的记录;2007年中考有9名考生考上二中、三中,考上示范性高中有82名,创出历史最好成绩;2001年10月,学校与广西师院签订了“广西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和“广西师院校外辅导员基地”的共建协议,开创了该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资源共享的先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倾力打造品牌,发扬三十五中精神,走出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成功之路。学校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获得教育局教育工作管理目标达标一等奖、获2005年南宁市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奖,05、06、07年度西乡塘区计划生育工作达标一等奖、2005年南宁市学校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7年南宁市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示范优秀学校称号、市“卫生优秀学校”称号,政教处获“南宁市先进集体”,2004、2007年获南宁市教育系统高考工作优秀奖等荣誉,2007年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与兄弟单位组建了“广西师范学院青少年德育研究基地”、“广西书画艺术发展促进会书画培训基地”。

发展简史

南宁市第三十五中学是南宁市郊区上尧第一中学、上尧中学的继承学校。其前身是四十三年前的南宁市上尧人民公社上尧农业中学,由上尧公社学区辅导员何 汉同志奉命筹办于1963年秋,由于当时没有校址,暂借用上尧中心小学一间教室招生上课。

上尧农业中学始建于1963年大跃进年代,当时上尧公社为解决贫下中农子女上中学读书难的问题,决定在公社范围内办两间中学,即南宁市上尧人民公社上尧农业中学及南宁市上尧人民公社西乡塘农业中学。上尧农业中学始建时暂借用上尧中心小学上课,当时只招收一个班学生(40人),生源来自上尧 、中兴、永和三个大队的小学毕业生,学生是半农半读,即半天在校上课,半天回家劳动生产,在职教师除了何 汉作为负责人外,其三名都是临时代课的小学教师,课程只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农业常识等科目。

1964年9月上尧农业中学从上尧中心小学迁往在上尧村边菜地建成的新校舍上课,当时有两个班学生(共90人)。由于新校舍太狭小,占地面积仅1亩多,学校无发展空间,同时为了便于学生入学,1965年夏,四清工作组决定将上尧农业中学搬入上尧公社内办学,借公社旧房作教室。

1965年秋正式开学上课,当时又招收了一个初中班(40人),生源从原来的农村子女 扩展到招收附近工厂、单位的非农业人口子女,学校终于有专职教师三人,上尧农业中学开始步入全社会办学轨道。由于公社场地太小,又无运动场地,1967年公社决定将学校迁往位子渌村西南面(现校址),占地面积约10多亩。

1968年底新校舍建成,1969年春西乡塘农业中学与上尧农业中学合并,并搬入新校舍开始上课,至此,上尧农业中学终于有了比较正规且固定的校舍,此时学校共有四个班学生。

1969年秋,新的上尧农业中学开始招生,当时招收四个初中班新生,生源已扩展到上尧公社8个大队,还有心圩公社、沙井公社以及附近工厂、机关单位、部队。新招收的四个班仿照军队编班,即一连、二连、三连、四连。

1973年开始招收高中班学生,上尧农业中学更名为上尧中学,之前的半学半农改为全日制完全中学。

1975年秋,上尧中学第一届高中生毕业。

1978年秋生源不断扩大,从原有的上尧公社、心圩公社,扩展到安吉公社,三塘公社、石埠公社,在校学校有高中6个班,初中6个班,在校学生人数约700人,教学设施逐渐完善,教学场地逐步扩大,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0多亩增加到近20亩。

1979年上尧中学更名为上尧第一中学,生源主要来自整个郊区及市区内部分学校初中毕业生,学校以办高中为主,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1979年发生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保证战时伤员用血,市政府决定在位子渌西面建血站。血战在向位子渌征地时,除了生产队菜地、坟地外,还征用我校的足球场和菜地(在约五亩),这片地是位子渌于1970年划拨给学校使用的,但土地所有权仍属于位子渌。当时血站与公路段协商决定:将公路段6亩地给上尧中学作学生运动场,另找6亩地给公路段搬迁。由于种种原因,公路段拒绝搬迁,而血站已建成,血站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硬给学校3万元作为补偿,但因各种原因,此款未能用于征用土地,最后建造了第一栋教师宿舍楼。

1996年科园大道扩建,学校面积又被占用了一部分,所得补偿资金经郊区教育局及郊区政府同意,用于学校向位子渌村征用7.62亩鱼塘专款,此鱼塘回填后成为学校运动场。至此,学校占地面积共21.395亩(14038.72平方米)。

2001年12月随着南宁市郊区的撤销,南宁市郊区上尧第一中学更名为“南宁市第三十五中学”现校名,由南宁市教育局直接管理,是年学校有8个初中班,17个高中班,在校学生人数1368人,其中在校寄宿生就有878人,教职工77人,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完全中学。

2004年2月及5月学校两栋教学楼被鉴定为D级危房而相继拆除,学生分别到水电学校及位子渌开明学校上课,同年8月市教育局拨款并帮助学校兴建三栋平房教室,作为学生临时简易教室。

2005年南宁市发改委同意学校新教学综合楼项目立项,2007南宁市财政同意拨款给我校建新教学楼,目前教学楼正在施工建设中。由于教学用房不足,继2005年以来,我校招生规模逐步减少,并停止招高中新生,至2007年秋季学期起,我校只有初中学生,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学校。

未来展望

如今的校园绿树婆娑、鸟语花香,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教学设备先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实力日益增强。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三十五中成为了充满思想、底气和智慧的校园,三十五中人的观念、品味、学养也在逐步升华,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一路进取和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为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的和谐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0: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