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大学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
释义

【学系概况】

南京大学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是我国最重要的信息光电高技术研究基地之一。

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以国家重点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为基础,针对国际前沿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与国家的重大需求,围绕着半导体及相关材料和器件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同时结合微纳电子技术与新一代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微电子学与光电子学领域人才,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及高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历史沿革】

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前身是我国最早(1956年)设立的半导体专业之一,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9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98年设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99年设立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2001年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评审中名列前茅,2007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比中名列第二。现已形成了由郑有炓院士为学科领导人,包括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高素质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在内的优秀学科研究群体,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长江学者3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2003年建立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研究方向包括:

1)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

2)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纳电子学

3)微结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4)微电子与光电子应用和产业化技术

5)半导体自旋电子学

6)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目前承担着大量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前沿课题,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课题,以及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创新人才基金和基础研究计划等,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和器件物理研究”成果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有序可控硅基量子结构的构筑原理和光电子特性”成果获得2003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加强课程建设,量化科研标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获2002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微电子学人才”获得200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它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近几年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9项,申请专利100余项,发表 SCI论文500多篇, 影响因子>3的70余篇,EI论文200多篇。同时,还与国际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知名大学、研究所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互派研究生和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承担国际合作交流课题。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综合型、智能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既适宜于在科研院所继续攻读微电子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位 (目前约占毕业生的三分之一),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人才梯队;也适宜于到高新技术企业、芯片设计与制造公司等从事技术开发、应用性研究以及管理工作。 目前,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有全国一流的对学生开放的实验室,其中包括微电子工艺净化实验室400平方米,拥有各种先进的工艺加工、MOCVD 等材料生长设备及材料器件测试设备100余台套,并拥有集成电路设计所需的完备的软/硬件环境,包括高性能服务器3台,Synopsys、Mentor EDA工具全套大学计划,可进行芯片设计、逻辑综合、版图设计、器件模拟等工作。在“985”和“211”两期的工程建设中,政府及学校在本学科和相关实验室共投入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经费5000多万元,建设了一大批专用和共用设备,加强了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技术的研究条件。此外,参与共建的“南京大学微加工中心”等,拥有先进的实验条件。

【功能定位】

作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光电高技术研究基地,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一直重视通过转化发挥对国家,特别是江苏省内相关产业科技进步与升级改造的带动作用。近年来,积极与地方合作建立了南京大学扬州光电研究院,也是“江苏省国产芯片与软件产业联盟”主要成员单位之一。

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成将坚持“学研联合、强化特色、推动交叉、抢占高点”的发展思路,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和第五十五研究所进行联合共建,教科连手、互利共赢、共享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