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超英 |
释义 | 1.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人物简介陈超英,男,汉族,1958年11月生,河北蠡县人,199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7月参加工作,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舰船惯性导航技术专家,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是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1975.07——1978.01,河北省徐水县插队。 1978.01——1982.01,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专业学习。 1982.01——1986.09,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七室技术干部。 1986.09——1988.11,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8.11——1993.03,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一室专业组组长、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 1993.03——1995.03,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十室副主任。 1995.03——1995.11,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十室副主任。 1995.11——1998.09,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副所长。 1998.09——1999.10,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所长。 1999.10——2000.02,天津市科委主任、市委科技工委副书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所长。 2000.02——2000.08,天津市科委主任、市委科技工委副书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所长。 2000.08——2002.04,天津市委科技工委书记、市科委主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七研究所所长。 2002.04——2002.12,天津市委科技工委书记、市科委主任。 2002.12——2003.02,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科技工委书记、市科委主任。 2003.02——2009.05,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卫工委书记、科技工委书记。 2009.05——,辽宁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工作分工:负责教育、民政、国土、金融工作。分管省教育厅、民政厅、国土资源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政府法制办、省残联、省政府发展中心、省矿产勘查局、省有色地质局、东煤地质局,负责联系省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和驻辽金融机构。 个人荣誉1991年获国家教委、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生奖。 1996年获天津市杰出青年称号。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9年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人物简介陈超英(1958.04~2011.06.13),女,汉族,大学学历,福建省泉州市人,1958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1969年11月随父母下放到江西省进贤县中侨委“五七”干校,1976年插队湖南省长沙县农村,1978年入党,1978年12月考入中建五局技校,1980年11月进入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前身为五公司)工作。其间于1984年至1986年带职就读大学。陈超英参加工作以来,曾任知青农场副场长、工程处团支部书记、厂工会主席及公司女工委主任、工会副主席、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生前担任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是中建五局党委第五、第六届委员。 2011年6月13日,陈超英在慰问职工家属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时年53岁。陈超英殉职后,土木公司及五局职工、离退休人员、社会有关人士无不对她的离去彻骨哀恸与扼腕痛惜。职工群众自发以各种形式悼念她,1000多人从各地赶来长沙送别她,称赞她是国企基层党群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女干部、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大姐书记”,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这一切,源于她35年的工作历程,一贯对党的事业执着坚定,为企业发展忘我工作,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人物事迹陈超英的身上,体现了矢志不渝的共产党人的信念。追寻陈超英的成长足迹,不能不说到她的父亲——一位爱国老华侨,出于对党的向往,上世纪50年代初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生活,回国从事党的新闻事业,历经“下放”和“文革”考验,一生不改共产主义信仰,退休后实现入党夙愿。她深得父亲言传身教,从小热爱党,参加工作后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国企的事业。 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连续几年中,陈超英所在的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作为工会副主席的她置身内债清欠、理顺劳动关系等矛盾的漩涡,始终百折不挠坚守岗位,忍辱负重开展工作,面对一位讨要工资的职工端起热茶泼到她脸上,仍然不动声色擦掉茶渍,强忍泪水,笑容满面用平和的语气安慰职工;多次被讨要债务者堵在办公室不让吃饭,依然热情洋溢做好疏导工作。她以春风般的态度温暖了企业困难时期职工的心,被基层职工誉为“群众的贴心人”。而那时,她有机会回北京工作,但她毅然放弃,她说:“我的生命已经与这个企业紧密相连,虽然她现在困难,但我相信这是暂时的。” 企业进入健康发展时期后,更是焕发了陈超英巨大的工作热情。她发挥女性党务干部工作细腻、善解人意的特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和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008年,一名管理骨干在长沙营盘路项目即将竣工时被调往福建某工程,这名骨干以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为由不愿离开长沙并准备辞职。陈超英多次上门做工作,并就近为孩子联系了学校。这名职工十分感动地说:“陈姐设身处地为我着想,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服从安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她锲而不舍的工作,留住了大量企业发展赖以支撑的骨干人才,塑造了她在员工心中“大姐书记”的亲切形象。 个人荣誉2011年8月25日,湖南省总工会决定,追授陈超英同志湖南省五一先锋荣誉称号; 2011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追授陈超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2年5月,中央纪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追授陈超英同志“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人物评价2011年9月28日,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湖南省委礼堂举行。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莲玉出席报告会。周强在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上批示说:陈超英同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典型,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杰出楷模,是全省工会干部的优秀代表。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学习陈超英同志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和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像陈超英同志那样把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改善干群关系的最好方式,做服务群众的“热心人”,排忧解难的“贴心人”,为推动湖南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011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要闻版(第6版)头条以《“大姐书记”陈超英(身边的感动)》为题,报道陈超英的先进事迹,并配发《好人本色》的短评文章。文章指出,陈超英大姐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她感动了很多人,被大家眷恋和怀念。一切都因为她时刻牵挂着职工的冷暖,一直保持着对企业的忠诚。她与企业共沉浮,与职工同甘苦,她的身上流淌着国企职工爱企如家的血液,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一份使命。大姐书记真正做到了对职工好,对企业好,对亲朋好。爱企业如家,视员工如友,她所做的每一件细小琐碎的事情,都折射出了她始终如一的好人本色。 2011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陈超英学习活动的决定》。《决定》指出,学习陈超英同志就是要学习她忠诚使命、坚定信念的政治品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学习她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在本职岗位上扎实工作,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学习她一心为公、竭诚为民的公仆情怀,全心全意为集体和群众服务,做服务群众的“热心人”、 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学习她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不惧艰辛、不计得失,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2012年5月2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资委和湖南省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报告会前亲切会见陈超英同志亲属和报告团成员。贺国强同志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入学习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贺国强说,陈超英同志长期工作在国有企业第一线,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认真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坚持原则、秉公执纪,认真履行纪委书记职责,顶住压力查处多起违纪违法案件,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和党纪国法尊严;她情系职工、一心为民,尽心竭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被职工亲切地称为“大姐书记”;她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未利用职权为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她积极向上、热爱生活,走到哪里就把欢声笑语带到哪里。陈超英同志是国有企业干部的优秀代表,也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她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生命历程生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深刻内涵,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我深深为我们党有陈超英同志这样的好党员感到骄傲,为我们纪检监察战线有陈超英同志这样的好干部感到自豪。 3.湖南衡阳书法家男,1941年1月生,湖南衡阳人。著名书法家。 现系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研究员, 衡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衡阳市江东书法协会理事长, 山东曹州画院名誉院长。 3陈超英 1942年1月生,笔名陈杰,湖南宁远人。结业于衡阳市中山美校书法科,毕业于衡阳市职工大学群文班及进修于中华新闻函授学院新闻系,供职于湖南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衡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自办“超英书苑”书法班,培养学员500名。1975年以来,有书法作品在省、市、全国和国际性获“雁城杯”等入展获奖,获首届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作品大展精品奖等。书法作品和艺术成就入编《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精品集》等,并有作品在深圳和赴日、韩、美等国大展。多年来为冶金体育馆、衡阳市东风派出所等。在《衡阳日报》等报刊发表书法作品400多幅。 4.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员职称 研究员 职务 天津市市委常委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所在系、所 机械工程学院 主要学历: 1978.03-1982.01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 1986.09-1988.09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 主要学术经历: 1982.01-1986.06 707研究所助工(1983.2) 1986.06-1989.09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研究生(公派留学) 1989.09-1995.10 707研究所工程师(1989.11)、高级工程师(1992.10)、研究员(1995.10) 1996-至今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2001-至今 天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 1.惯性导航系统 2.导航信息处理技术 3.水下机器人技术,水下航行测控系统 主要讲授课程: 1.导航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生 20学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可靠性学组组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通信、导航与测绘专业组成员 天津市专家协会副会长 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1.发表论文10余篇,SCI/EI/ISTP收录10余篇 2. 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3.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归国留学生" 4.92年天津市十大科技青年先锋之首 5.96年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 6.96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7.97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8.98年船总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9.99年获船总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主要科研项目及角色: 1.参与、负责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综合测量船惯导系统研制和试验任务,作为年轻的试验队长,多次远征 太平洋执行国家重点工程测控任务,为惯导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做出了重大贡献; 2.担任XXX惯导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系统已成功装备某型潜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3.担任XXX惯导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成功地设计了功能齐全、操作方便、采用图形显示的控制与通讯软 件。该系统装备"远望三号",在航天测控网中起着重要作用; 4.担任XXX高精度陆用惯性定位定向系统主任设计师,解决了惯性技术"海上登陆"后总体精度等关键技 术,拓宽了惯性技术新的应用领域。该系统国内首创,99年获船总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第一获奖人; 5.担任国家高新工程研究项目XXX综合导航系统主任设计师,该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国内外均属先进水平。 代表性论著: 1.综合惯性导航系统最优综合的实现.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1995 2.惯性技术在陆军装备中的应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届学术论坛论文(EI收录), 1997 3.电子海图技术分析及研究.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 1998 4.信息融合理论及其在INS/GPS/Doppler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1999 5.一种容错联邦滤波算法在INS/GPS/Doppler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9 6.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时权的最优.《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00 7.小型静电陀螺仪静电场附加干扰力矩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1 8.神经网络在事实时实预测静电陀螺仪漂移中的应用.《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0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