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秉聪
释义

陈秉聪,农业工程学家、拖拉机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地面车辆学术领域和汽车、拖拉机专业教育的开拓者。他开创了我国“仿生软地面行走机械”新领域,并奠定了该领域的理论基础,为我国水田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文名:陈秉聪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中国山东

出生日期:1921年10月10日

职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毕业院校: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航空系

代表作品:《土壤——车辆系统力学》

人物简历

陈秉聪,男,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副校长,青岛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汽车工程与交通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拖拉机专家、农业工程学家

1921年10月10日 出生于山东省黄县。

1936年 毕业于黄县县立初中。

1939年 毕业于陕西城固古路坝西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43年 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由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合组而成】机械系,获工程学科学士学位。

1944年 毕业于成都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获航空工程师称号。

1947年 毕业于美国空军机械学院研究生班,获飞行航空工程师称号。

1948年 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航空系,获硕士学位。

1949年——1955年 任山东工学院(后改名山东工业大学)副教授兼自动车系副主任。

1955年——现在 任吉林工业大学(原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拖拉机系副主任、拖拉机系主任、农机系主任、副校长。

1979年 赴美国考察机械工程高等教育情况,考察报告交第一机械工业部。

1980年 根据中国与美国农业部协议,赴美国考察土壤——农机系统力学科研情况,考察报告交农业部。

1981年 赴日本考察农业机械高等教育,考察报告交农业机械部。

1982年 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TO)派遣,赴瑞典、英国、原联邦德国、法国、南斯拉夫等5国考察土壤——农机系统力学,考察报告交UNITO。

1984年 赴美考察“科技情报专业”教育,为吉林工业大学创办“情报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1986年 赴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访问。

1986年 组织召开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第一次亚太地区学术会议。

1987年 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第九届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ISTVS)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1990年 赴日本神户参加第10届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学术会议,并担任分组主席。

1990年 组织召开国际农业机械化会议,并担任大会副主席。

1979年—— 任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委员会第三、四、五、六届常务委员。

1984年—— 任政治协商会议长春市委员会第六、七届副主席。

1984年—— 任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年—— 任九三学社长春市七、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3年—— 任九三学社吉林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主任委员。

1989年—— 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

1995—— 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兼职

1980年——现在 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三届常务理事,荣誉理事。

1978年——现在 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事事长、荣誉理事长。

1984年——1986年 任中国地面——机器系统研究会主任委员。

1963年——现在 任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二、三、四、五届副理事长。

1978年——现在 任吉林省科协常务委员、荣誉理事。

1981年——现在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学科评议组成员(一、二届)。

1988年 Member,the Society for Engineering,Food and Agricultnre。

1987年 Member,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rrian-Vehicle System(ISTVS)。

人物生平

陈秉聪,1921年10月10日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仲家集,童年就读于该村第一模范小学,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且兴趣广泛。初中毕业后考入青岛市礼贤高中。这是一所由德国人办的教会学校,以教学严格著称,教师大部分是留德归来的。他在这里虽然只读了一年书,却在各方面尤其是德语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教德语的德籍教师采用传统的办法——即每堂课必先背诵,然后才讲授新课,且全用德语进行,使他学到的许多内容至今不忘。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侵占华北大片土地,青岛也陷人一片混乱之中。他怀着绝不做亡国奴的强烈爱国热情,决定放弃学习,奔赴后方参加抗日。但由于他年仅16岁,亲朋建议,还是该读书。于是他便考入当时流亡到西安的北京师大附中读高二,后因战火蔓延,风陵渡吃紧,附中随西北临时大学迁到陕西城固古路坝,学生徒步随迁。

这个时期的学习和生活都很苦,并与家庭断绝音讯,生活全靠贷金。但由于老师水平高,教学方法生动,对各科学习都很有长进,学习成绩也优良。毕业时,学校可以免试保送到西北师范学院(原北京师大)、西北医学院等院校,但他最终还是想“工业救国”,193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原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的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合并而成)机械系。它虽然是一所实力雄厚的名牌学府,名教授多,设备又比较齐全,但生活条件很差,挤住在当地天主教堂的统仓式房子里,依靠政府发给菲薄的所谓“贷金”维持吃饭,穿着草鞋上课;晚上点的是用通心草为捻的菜油灯,黄豆大的火光若明若暗。在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出于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勤奋地攻读。

1943年大学毕业,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由于饱受日本飞机在侵华期间的狂轰滥炸,更加深了他对发展中国航空事业的决心,不久考入了专门培养航空机械高级技术人员的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毕业时获全班第一名。1944年7月分配到重庆空军第一大队担任机械长职务。但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学业知识,为了出国深造,1945年考入美国陈留特空军机械学院研究生班,1947年获航空工程师称号。1948年又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究生院进修一年,获硕士学位,为今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业已成,他面临着事业的选择。在同学中,他完全有条件留在美国,并且已有学校答应为他提供继续读书的奖学金。但他毅然决定返回祖国,为祖国航空事业的振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国后,他被分配在上海江湾空军供应总处任机械师。在这里工作不久,他看透了国民党的贪污腐化,原来的理想尽成泡影。

不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要向台湾撤退,对他这样高级的技术人员,强行迁往台湾。他拿定主意先转道去澳门六叔那里躲过了国民党特务的强制。在澳门期间,既有澳门汽车修配厂高薪聘请他做工程师,又有香港大学任教的邀请,还有国内外的反共宣传,陈秉聪经过多少不眠之夜的思想斗争,他想起自己的坎坷的成长过程,想到中国累遭外人侵略的战乱苦难,想到在美期间中国人倍受歧视的种种情景,想到家乡的父老兄弟,更想到祖国需要知识人才改变落后面貌,想到全中国解放后,新的社会制度更为美好的前景。爱国心和责任感紧紧地维系着他,他日夜盼望着家乡的消息。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盼到了父亲的来信说:“党的地下工作者田丹(小学同学)委托我动员你回来,你的好友仲曦东也有信希望你回来为祖国建设献力。”1949年4月,他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回到了青岛的家里,用开办工程服务社(色括化工、建筑、机械等方面)作为掩护,等待着青岛解放。6月初青岛终于解放了,他真正地回到了祖国人民的怀抱。

学术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的春天降临神州大地,科学试验的条件和手段不断得到改善,为陈秉聪大展宏图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机会。他也看到中国的松软土壤不仅有水田,还有沼泽、海涂、河滩、沙漠等等,这些地带不仅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开垦的价值,而且大多数是中国蕴藏石油的宝地。然而,这些地带的车辆通过性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地面车辆界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陈秉聪从自己多年的科研实践认识到,解决这样一个难题,靠常规的轮胎或履带潜力是不大的,从而他提出“非常规行走机构”的研究作为今后长远的科研方向。他在“半步行水田轮”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又相继进行了“叶片垂直入土的水田轮”研究和“步行机耕船”的研究。为了解决“半步行轮”在硬路面上行驶的振动问题而进行“可转换式半步行轮”的研究,以及仿牛马行走的“步行车辆”的研究等。其中,由他领导的课题组研究发明的腿可伸缩的“机械传动式步行轮”,不仅具有原“半步行轮”的优点,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硬路面上“半步行轮”行驶的振动问题;在水田和松软地面的牵引效率比常规行走机构提高10%左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987年该发明分别获长春市科技发明金奖,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为解决我国水田及松软土壤的行走机构,提供了可能。

现在,他仍在领导课题组开辟与软地面相关的科研新领域,承担包括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和863高技术课题在内的7项科研课题,进行土壤粘附机理和脱土技术的仿生研究,以及气垫技术在软地面车辆上应用的研究。前者是国际科技界尚未涉足的科研前沿,后者是中国车辆研究中的空白,其开拓性的研究结果,必将在中国及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力学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为我国地面——车辆系统学科的形成奠定基础。陈秉聪在科学上取得的上述卓越成就,使他在国内外农机工程及地面车辆技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1984年他发起组织建立全国地面——机器系统研究会,并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长,1986年又发起和组织召开了国际地面车辆系统第一届亚太地区学术会议,1987年和1990年先后两次参加第九届、第十届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术年会并担任分组主席,1991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农机会议担任大会主席等。几十年来,他发表有关农机、拖拉机、教育改革方面论文百余篇,其中有70余篇刊登在国内一级杂志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他还撰写了《拖拉机理论》(1961年,中国工业出版社),《土壤——车辆系统力学》(1981年,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和《步行车辆理论及脚踝设计》(1991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著作。为研究生新开设《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临界土壤力学》、《理论土壤力学》、《流变学》、《减粘脱土仿生技术》等课程,为我国农机、拖拉机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术贡献

他积极参加筹建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工业大学前身)和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现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的工作,为新中国汽车、拖拉机专业培育了几代专业技术人才。1949年6月,山东全境解放,他应聘到潍坊市华东高级工业学校任教。不久,又调去济南协助张协和同志筹建山东工学院。当时,十多年的战争刚结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学校只能供给他家的吃住和穿衣。在潍坊市时,住在老乡家里,每天教课之余还要挑水、劈柴,玉米和小米是这里的主食。在济南期间,他住在一个小教室里,和学生上课的大教室只有半截墙之隔,冬天寒风吹来,房间温度很低,但是大家都一样过着艰苦生活,因此他的心也和大家一样是火热的,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自己的所学大有为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献身的机会,不论白天还是晚上拼命地干。筹备初期,学校缺乏设备,他亲自出去购买,亲自领着工人制作;学校缺乏教师,他亲自出去招聘;基础课的物理学、应用力学,专业基础的热工学、机械原理,专业课的内燃机原理、柴油机原理、汽车理论与设计等课程请不到合适的人教,他都亲自编写教材讲授。1950年筹备工作结束后,他任副教授兼自动车系副主任(无主任),又承担了自动车系的教学领导工作。1953年苏联援助中国在长春建立第一汽车制造厂,他输送了第一批国内自己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经过几十年的磨练,现都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骨干。

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陈秉聪又参加筹建工作,随山东工学院自动车系来到长春,并任汽车拖拉机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当时我国的拖拉机工业和拖拉机专业教育还是一张白纸,他为了事业的需要,毅然放弃了原来的航空和汽车专业方向,凭着他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机械学科知识,挑起了筹建我国第一个拖拉机专业的重担,带领其他老师,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编写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用较短时间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和实物教学资料室,于1957年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拖拉机专业本科毕业生。他在国内首次编著的《拖拉机理论》,一直是60年代中国高等农机院校的通用教材。他的这些开创性工作影响很深,被誉为我国拖拉机专业的创始人,深受同行科技工作者及受他培养的“桃李”们的尊敬和爱戴。1958年,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正式改名为吉林工业大学,陈秉聪先后任农机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同年后期,他受到“拔白旗”的冲击,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仍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奋耕耘,开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少而精”等教学改革活动,编写“少而精”教材,并高瞻远瞩地跨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第一步,于1961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第一批研究生,直至“文革”前连续五届共培养了9名研究生和多名兄弟院校的进修教师。现在他们都早已成为拖拉机行业中的教学或科研骨干,成为教授、高工和总工程师。“文化大革命”期间,陈秉聪受到抄家、批斗等巨大冲击,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69年下放到吉林省最穷困的乾安县农村插队落户,但他仍以向前看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相信党相信群众,度过了3年的农村生活。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陈秉聪的冤案得以平反,政治上的解放又唤起了他从未泯灭的事业激情,积极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他以自己的学术威望,于1979-1981年连续3次邀请6名日本京都大学有名望的学者来校讲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吉林工业大学打开了国际交往之门。1980-1982年间他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资助和美国农业部的邀请,先后赴美、日、法、英、原联邦德国、瑞典、南斯拉夫、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考察教育和科研发展情况,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深感我国的农机化事业需要加快发展步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方向。1982年陈秉聪被任命为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分管科研和研究生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学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和科研经费逐年增加,硕士专业点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28个,博士学科点由4个增加到10个,他本人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学科评议组成员。自1978 年到90年代初,经他培养的有硕士生16名,博士生19名,并为巴基斯坦培养博士生1名,博士后1名,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位制度的建设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

学术论著

1 陈秉聪,顾品锜.拖拉机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64.

2 陈秉聪.土壤—车辆系统力学.北京:农业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3 陈秉聪.步行车辆理论及脚踝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 陈秉聪.水田拖拉机行走机构的初步研究.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学报,1956(1,缺页).

5 陈秉聪.刚性轮在松软土壤上的滚动阻力.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学报,1958(1,缺页).

6 陈秉聪.相似理论及模型试验(一)—(七),拖拉机.1979(2,缺页)9-19 1979(3,缺页)1-6,1979(6,缺页)15-18,1980(1,缺页)11-16,1980(2,缺页)10-14,1980(3缺页)10-14,1980(4)7-11.

7 陈秉聪,陈德兴,顾品锜等.无轮缘车轮动力性能的研究.农业机械学报,1983(2):1-16.

8 陈秉聪,赵玉璠.浮式水田拖拉机驱动叶轮的研究.农业机械学报,1983(3):1-12.

9 陈秉聪,赵玉璠.The Research of Driving Wheel with Movable lugs of the Paddy Field Floating Tractor,Proc.8th International conf 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rrain vehicle Systems (ISTVS),Cambridge,England,1984:495-505.

10 陈秉聪,范亚操,任露泉.Relationship between Track Thrust and Soil Parameters under Dynamic Changes of Ground Pressure.Proc.50th Anniversary Yeremony the National Tillage Machinery laborato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Dynamic,Auburn University,USA.1985:656-663.

11 陈秉聪,范亚操,宁素俭.A Study on motion Resistance of the Tracked Vehicles.(Ibid同上):834-841.

12 陈秉聪,陆怀民.The Finite Elements Analysis of Elasto-Viscoplasticity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Vertical Blade-Shape of Walking Boat-Type Tillage Machine and Paddy Soil.Proc First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f ISTVS,Beijing,China ,1986:361-373.

13 陈秉聪,赵玉璠.A Convertible Half-Walking wheel and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assive Soil Pressure Analysis.(Ibid同上):374-386.

14 陈秉聪,陈德兴.A Study of Walking Wheel for Paddy Field.(Ibid 同上):387-400.

15 陈秉聪,陆怀民.A Study on an Unconventional Walking Mechanism in Padoly Field Walking Boat-Type Tractor,Proc.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STVS,Spain,1987:834-841.

16 陈秉聪,程悦荪,金先龙等.利用串并联自适应辨识器识别机械振动系统的物理参数.农业机械学报,1989(1):62-70.

17 陈秉聪,任露泉,徐晓波等.典型土壤动物体表形态及减粘脱土初步研究.农业工程学报,1990(2):1-6.

18 陈秉聪,任露泉,李安琪等.蚯蚓体表液收取方法的初步研究.农业工程学报.1990(2):7-1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