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爱明
释义

陈爱明简介

陈 爱 明,1962年生于浙江龙泉,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副会长、丽水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龙泉青瓷协会副会长。龙泉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丽水市第七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结缘青瓷三十年,致力于青瓷艺术的创新与推广,深入研究传统青瓷制作的各种工艺技法。作品审美上追求平和、含蓄,技法上力求精湛、完美。其青瓷“跳刀纹”装饰、“印叶纹”装饰与铜红绞泥、流绞泥技法、以及自然灰釉在青瓷中的开发和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78年进入龙泉瓷厂从事陶瓷艺术设计工作, 1991年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深造,

1993年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著名陶瓷艺术家高峰先生为师学习传统手拉

坯技艺、“跳刀”纹饰和现代陶瓷艺术。

1994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先生为师学习龙泉窑传统青瓷艺术。

1994年创建龙泉仿宋官哥窑瓷厂。

1998年创建龙泉华兴青瓷有限公司。

2003年创建龙泉大窑瓷文化研究中心。

1998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栏目对陈爱明青瓷艺术进行专访报道。

1999年日本MHK佐贺放送局和日本著名陶艺家中鸟宏先生来龙泉对陈爱明进行采访报道和学术交流。

2005年赴韩国参加第十届康津青瓷文化节并进行学术交流。

陈爱明的青瓷

在这个纷繁喧哗的时代,陈爱明的青瓷,明确向人们传达出自己内心的平和淡定。他的作品青而不艳,温文尔雅,纯净,典雅,静谧,却又不失生机盎然之美,让每一位观赏者,都不自觉的安静下来。

依然还是那么清瘦儒雅,脸带微笑,谦逊亲和……

距离去年夏天第一次见到陈爱明大师,转眼已是一年多时间。虽然其间在某些场合,我们也时有照面,但奈于俗务缠身,总是匆匆寒暄几句,未能深谈。直至这次他受中艺花边集团赵建忠董事长之约,与徐朝兴大师等一行到桐庐作艺术交流,才有了这第二次较为深入的专访。

说来也应该算是分外有缘,第一次到龙泉实地采访时,开车来接我们的便是陈爱明。他不仅是我在那边第一个接触的青瓷大师,而且几乎全程陪同了我们的那次采访。当然,那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创作出来的那些青而不艳、温文尔雅、纯净、典雅、静谧,却又不失生机盎然之美的青瓷作品了。从第一眼在他的大窑青瓷研究所里见到这些“宝贝”起,便被这“似玉非玉胜玉”的青瓷艺术所深深陶醉。

自那以后,一直在心里惦记着,想写点文字。这次,总算是找到机会了却这桩心愿了。

让人安静下来的诗意青瓷

喜欢龙泉青瓷,轻易就能找到很多理由,但最重要的,无怪乎是它作为一种载体,几乎将所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家国抱负、品德操守宣泄到极致。它恬淡自然、剔透玲珑、含蓄隽永的“君子”特质,让人越看越觉得博大精深、越看越觉爱不释手,越看越觉回味无穷。

“对我来说,青瓷是有生命的。每个作品的创作都费劲了我的心血,比如要创作一个圆罐子,需要先在脑子里构思怎么取泥、怎么放行、怎么跳刀、怎么装饰和造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青瓷从开始拉坯到烧制成成品需要耗费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成功率也特别低,龙泉瓷的釉色像一张白纸,不能有一点脏东西。十几道工序都必须认认真真的。因此,我们青瓷制作者对每一个陶瓷成品都充满了感情。龙泉窑的釉色是很耐看的,不顺心或者烦恼的时候,我们会看我们的青瓷,五分钟之后便能静下来。”

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每日浸透在都市文化的染缸里,忍受着现代化的副产品——城市的喧嚣,环境的污染、心灵的空虚和浮躁等等。当我们带着一颗对现代生活充满疲惫、贫乏、无助的心穿梭于都市中时,返璞归真、亲近自然便成了人们精神追求的又一归宿。而龙泉青瓷,因它带有最古老人类文明痕迹和最自然、朴素的亲和力,与人们有着深深的、挥之不去的情结,充当着我们这样焦躁不安的现代人的一贴心灵安抚剂。也许,只有纯粹如青瓷,才能带给我们捧入手心的那份温婉与贴心。

而陈爱明的作品,追求的正是这份宁静。他强调釉色的淡雅,致力于传递一种舒服、温馨的感觉。在他的作品中,美是悄然而来的,仿佛一名清秀的美女,从历史走来,穿越时空的层层迷雾,一尘不染的来到你面前。从欣赏者的角度,这当然是一种快乐,某种隐秘的感情就通过这样一件瓷器,把作者与观者联系了起来。这种联系是说不清的,只能自己去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随之而来的,是油然生出的美,就像雨后春笋,那样的新鲜,那样的独特。

初看他的青瓷作品,感觉到的是一种简洁,并不是手法上的,而是情感上的。就像他的为人一样,简简单单,不追逐名利。之后,慢慢品味出一丝恬静,甚至是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功名利禄都没什么大不了,反而向往一种田园生活的回归。

窑火相映,华滋厚润

龙泉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在龙泉的山坡上一条条古老的龙窑是此地最奇伟的建筑。在这里升腾不息的窑火间,曾经走出过一代代的青瓷大师。生于斯长于斯的陈爱明,从小就时刻感受着青瓷艺术的熏陶。

33年前的那个9月,怀着满腔的激情和对青瓷的钟爱,高中毕业的陈爱明踏入了龙泉瓷厂的大门。从此,他与瓷土为伴,与窑火相映,与青瓷为友。这个开始,定格在他的17岁,却填充了他的整个艺术人生。

结缘青瓷,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地,追随着前辈们的技艺,一步步的与青瓷融为一体。他勤学、好问、敢试,努力将自己的艺术风格贴近青瓷的幽远、明澈上,或许不够深刻,但在年复一年的探求中一次次提升了他的技艺。

1991年9月,业务突出的他被厂里选送到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进修。工艺大师的创作天空往往会受到自身学识修养的制约,而在这里,他的理论体系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和补充。

1993年,进修归来的他结识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高峰老师,并拜其为师,学习传统手拉坯和“跳刀”“绞泥”以及自然灰釉的运用等技艺。不久后,他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两位名师言传身教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他看到了青瓷大师卓然的人生观和美学观。为此,他在提升自己青瓷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妙悟生活和心灵带给他的双重启迪。通过多年的钻研,陈爱明的青瓷艺术渐入佳境,并臻炉火纯青。

“青瓷技艺需要亲力亲为”,一句质朴至极的话语,让他对艺术的成功作出了有力的注解——它源于对生活的探求和尝试,因为生活存在的本身就深深蕴藉了“可圈可点”的博大力量。沉醉在青瓷世界里不能自已的陈爱明,常常试图透过陶土将自我融入到自然之中,并把自然之美和陶瓷之美看作同种境界,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每当他看到窑炉升腾翻卷的浓烟,飞舞流动的火焰时,便加深了对“土”与“火”的深情,体会到了投身“土”与“火”这创造性工作所特有的喜悦心情。

30年多来,他干过并熟知青瓷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从瓷土的粉碎、陈炼到釉料的配制,从制坯、上釉到装窑、烧窑,甚至质检、包装,他掌握一切自己所需要的,不走捷径,只探技巧。这样年复一年的劳作,建立了陈爱明与青瓷的血脉关系,成就了他淳厚沉静的艺术品格。

他低调而灵敏的周旋在技艺的操练中:吸收、运用,不遗余力。正是这样,让他成为中国青瓷界的佼佼者。跳刀、绞泥、半刀泥等技艺、技法在陈爱明的陶瓷世界中应用得收放自如,演绎出丰富多彩的生命语言。

顶尖“跳刀”高手

陈爱明对“跳刀”情有独钟,是众所周知的。所谓“跳刀”,是一种最古老的陶瓷装饰手法,这种在修坯时无意产生的工艺,突破了作品对物象的苛刻描述,为人们传达特殊的形式美感提供了抽象有力的表现手段,丰富了审美空间的流动美感。

陈爱明不仅是龙泉较早使用“跳刀”装饰技巧的艺术家,更是把“跳刀”技艺运用达到顶尖的陶瓷大师。

他的早期作品《泉》,就是以跳刀纹为主要装饰方法,精雅繁密的“跳刀纹”与清澈的釉色相映衬,恰似奔涌的清泉,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构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自然图景,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诗一般的东方气韵。

无怪乎有专家评价说,《泉》在风格上不追求复杂的形态与样式,采用简练饱满的造型,强调单纯中的丰富。“跳刀纹”装饰所特有的自然美配以青瓷如玉一般的色泽,作品在肌理与质地上产生了丰富的变化,构成了一种新的形式关系,在这种形式中作品力图达到青瓷自身审美特征与对山水之美的感悟的内在和谐,从而使作品突破对物象的具象描述,去创造审美上深远的心灵空间。

在陈爱明眼里,“跳刀”不是一种单纯的装饰技艺,因为他从来不会为了装饰一件青瓷才去使用它。他不喜欢借“跳刀”之名机械、刻意地将作品“妖娆化”,他觉得,那太俗。

他手中的“跳刀”手法,首先是寓于生活之中的:随性、自然,哪怕坑坑洼洼,倒也是一种真实。再者,他以自己清纯、大气的本性美,见证了也还原了生活给予他的这一切。当然,这种见性的智慧与修为,如果没有“襟抱千秋”的胸怀,恐怕很难彻悟。

就像自己体验生活的方式一样,陈爱明懂得寻找生活的特质与本真。最后,每个纹饰都成了他牵肠挂肚的对象。最后的最后,你就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它们,看到了生活。

如果说青瓷作品的创作能力,是一种艺术境界,那么所有的思悟,最终都将回归到他所创造的作品之中。所以,通过解读作品,从而解读陈爱明,或许这是条“捷径”。因为,只有在功力之间、作品之中,我们才能坦然地解读他的真性情、真感悟、真人生。

看到作品《听雨》的时候,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那布满瓷体细致而轻柔的跳刀纹,斜斜地划过,一种浮动的飘感从眼前掠过;梅子青的色彩,明朗了深浅关系的交织,心弦在一瞬间就被拨动了……

殊不知,《听雨》的诞生,并非是一次计划中的创造,而是一次意外体验的感悟。那是在一次去龙泉上垟游玩的途中,突然天空下起雨,未带雨具的陈爱明顺势躲进了附近民房的屋檐下。就在这躲雨之时,他那海阔天空的思维又开始悠转了:漫天而下的雨丝轻重交叠在一起,从眼前顺檐而下,一时间,雨丝与雾气相融,笼罩了他,挽留了他。就是这份“斜风细雨不须归”让他迷恋了,于是,《听雨》便问世了。

他喜欢思考,经常一个人沉静着,大自然中很小的一些事物都可能让他产生兴趣,譬如雨后看雨滴的变化,墙壁上的自然花纹等等,都会使他产生丰富的联想。

于是,他又从生活中提炼了《叠翠》:那是在乡间的小路上,他下车远眺,眼前是一条涓涓细流,对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望不到尽头。微风一吹,竹林一动,那一瞬间,他被连绵起伏的“竹海”征服了……竖耳聆听,似乎还有“竹浪”的声音呢!

他的每一次“跳刀”都是有故事的,而这个故事,他更为刻骨铭心。在多次喷釉的素面上,厚重的釉色呼应了《叠翠》中“叠”的穿透力和厚度,他以“跳刀”的大气,一刀、两刀、三刀地呈现动感的瞬间,深处如竹叶,浅处如竹竿,从下刀至收尾,如行云流水,毫不含糊。

他说,《叠翠》所表达的,不仅是偶遇的感悟,更是竹林生命的流淌、微风灵魂的飘逸;《叠翠》延续的,是那片山、那条溪的点滴故事。

青瓷作品是静态的,但他很清楚,自己所创造的这份内涵沉静的美,是为了记录感悟与体验的瞬间,是为了留住生活洋溢动态的美,是为了经久不息地维持一个创新奔跑的姿态。

在创造青瓷作品的过程中,他体会的是一种“瓷亦塑我”的感觉,这需要有一种清澈的心境。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艺术创作,源于自然的感悟,以静现动、以线突景、以色绘境,都是这位工艺美术大师心灵的外现。

青瓷的美学意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一位教授评价陈爱明的青瓷作品说:“不论你盯着它看多久,你的眼睛都不会感到疲累;而你的心情,也会越来越平静”。

陈爱明所要追求的正是这种艺术效果。一件完整的作品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它的均衡关系、呼应关系等个体结构都会影响一件作品的创造。为此,他将自己思想里的那种创造力、智慧心以及那种海阔天空的思维能力通过自己的技艺给予完善,让其圆满、耐人寻味。

为了表达芦苇的意象,他的作品《芦歌》运用了灰釉与“跳刀纹”装饰结合的表现技法。由于采取了特殊的运刀技巧,“跳刀”刀法的虚实、强弱、疾涩、转折、顿挫、韵律节奏一起演义为泥性自由、从容、音乐般的表现。灰釉深沉的色泽在“跳刀纹”上产生的丰富变化改变了作品的空间状态,使“跳刀纹”装饰在视觉上具有了某种象征性的意味。“跳刀”在作品表面所构成的抽象点画线条转化为芦苇的造型意象,与观者形成一种心灵上的照应,生活的经验与艺术的幻觉相融合。表现出“清风习习,千里芦花。心怡人醉,不知归处”的画境。同时,作品的题目《芦歌》为观者提供了发现意义的方向。其中的意义指向性来自于作者在创作中对陶瓷语言的精神体验与材料本质美的把握。作品中,来自传统艺术的“格调”、“气韵”与来自现代艺术的“象征”、“表现”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一融合是通过新装饰观念和新材料技法的运用实现的。浑厚的釉色、单纯的形式加强了作品的静谧感,一种纯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作品表面用近似于大写意的“跳刀”法刻画,飘逸而遒劲。形态与装饰中的情节性因素被弱化,从而赋予了作品一种内在的张力。

陈爱明2003年获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展“中陶杯”金奖的的精品力作《秋到龙泉》,表现的主题是金秋时节古城龙泉的美好自然景象。作品采用了灰釉“印叶纹”装饰与传统青瓷相结合的表现技法。作品内部施以象征沉静秋水的翠青釉色,外部运用金黄色调的秋叶装饰,从而使作品内外空间产生灵空的意境对比。作者通过印叶纹装饰技法把“绘画性”的视觉形象引入作品。风中飞舞的秋叶所产生的赋予动感的视觉形式在三维的形态上组织起平面化的表达空间。泥性所天然富有的多重表现性,在光的作用下形成一中幻觉。记忆中逝去了的秋天意象,通过飘过的秋叶浮现出来,表现出“贸槎溪头霜叶黄,水天上下秋茫茫”的绝然意境。

这是一副秋色迷人的大千世界。在观者眼里,它像是一副国画,又像是一副油画,清新、甘醇、浓郁,给人启迪。亚光的灰釉在跳刀纹上形成的抽象肌理与青瓷温润的质感交织在一起,多变而闪烁的秋叶与背景融为一体,动与静、光与影构成一种复杂的空间感觉。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穿透了时间侵蚀的永恒之美。每每站在大师的青瓷前,都会静静的思索一会儿,品一品其中之意,有时又像喝了一杯甘泉,让躁动的心绪缓缓平静下来。

《青瓷弦纹荷花双鱼洗》也是陈爱明的一部力作,其造型端庄,结构严谨,具有一种柔和、含蓄、像丝绸般柔和而闪烁的光泽。撷取了大自然的基本色调,运用了青瓷这美如碧玉的釉色,那晶莹柔润的绿色分外令人悦目惬意。作品采用熟练的半刀泥手法雕刻,半刀泥由于深刻坯体,干净利落,纹样轮廓清晰,刻出了纹样的层次,再加上雨点式的“跳刀纹”缔造出毛毛细雨洒落水面,一对鱼儿在荷叶之间穿梭嬉戏,自由而欢快跳跃不时溅起细碎的水花,掀起层层的涟漪……画面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耐人寻味,达到了青瓷自身审美特征与对山水之美的内在和谐。

《青瓷刻花牡丹纹瓶》造型饱满,牡丹纹图案运用哥弟窑瓷泥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施以温润的粉青釉色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对比,似鲜花生长在潺潺的溪水边,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口沿自然的“紫口”效果,更使得整个作品古朴端庄,古色古香。对于理论家们“传统的继承”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对于陶艺家陈爱明则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他长期研究传统陶瓷艺术的精髓,造型、装饰技法、釉色,无不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传统的深入研究,并没有消解他的艺术个性,也没有影响他求新、求变的精神。将其中淡泊、平和、含蓄的气质融入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在他的大量作品中见不到对传统经典之作的拷贝,也见不到那种低俗的雕琢之气。

釉色是陶瓷的最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也是陶瓷本质美的所在。陈爱明非常重视釉料的研究,在一次次的实验中他寻找、体验着古人审美的大道。无论是他研制的粉青釉、梅子青釉还是铜红、灰釉都散发出一种浑朴、清新、淡远的神韵。这种对传统审美价值的内在把握,超越了其技术上的意义,表现了陈爱明静如秋水的作陶心境。他的作品《云之梦》铜红绞泥系列,以如天空般清透的釉色为底,以似流云般绚丽的铜红绞泥纹为装饰,恰似云霞飞动的美妙意境。记述了山区宁静的生活中,作者独自观云,感动于大自然奇美,充满中国水墨画的气韵。作品通过对自然物象之美的描述来揭示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纯美心境。

在浮躁之风渐行的年代里,器型被仿制,难以避免,也无法避免。但陈爱明始终相信:一件作品的诞生由始至终,只要它是唯一的、原创的、和谐的,那么它身上所凝结的美丽、投射的创作过程,无疑也会被视为独一无二的美而存在,它的价值无可替代。

在《秋到龙泉》的意境里,因为印叶纹的装饰,你才看到了风中飞舞的秋叶,体验到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在《泉》的作品中,因为纯净如玉的釉色,你才能体验龙泉山清水秀的美妙景色;在《云之梦》铜红绞泥纹上,因为夕阳西下彩霞如流云般的绚丽之美,你才能感受恬静与艳丽的双重视觉冲击;在《前途盏》(粉青洗)的静谧中,因为阳光的隐现和穿透,你才会惊讶:婴儿般细腻、清透的肌肤也能如镜子般反射在青瓷上。

……

陈爱明就是这样,他用青瓷净化世间的繁杂,用作品表达一名艺术跋涉者的修为,一种艺术灵魂的昭示。

而瓷如人,人亦如瓷。瓷品、瓷德,可以看出一位青瓷大师的涵养。在他所创造的每一件作品中,我们都看见了他的影子,他的个性,他为人处世的作风。他严谨的青瓷之风,才能让青瓷拥有真实的语言、唯美的画面、质朴的装饰。

青瓷界的麦田守望者

陈爱明长期研究传统陶瓷艺术的精髓——造型、装饰技法、釉色,但同时他并没有消减他的艺术个性,也没有影响他求新、求变的精神,将其中淡泊、平和、含蓄的气质融入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在他的大量作品中见不到对传统经典之作的拷贝,也见不到那种低俗的雕琢之气。因此,他的作品宁静而深远,既有着哲学般的系统和深刻,也有着美学般的典雅和自然,让人心神平静,气血涌动;高山仰望,奋发自强。

“青瓷技艺是一门不能停止的艺术,新的想法、好的创造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创新,只能在亲力亲为的制作中才会出现,一旦停止,技艺就会随之停滞不前。”

在他的诸多作品中,你都能看到传统龙泉青瓷的技艺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融入了他诸多的新想法。

来自外界种种全新的陶艺观念从没影响他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精神的坚持。相反,使他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传统。他认为对传统研究决不应是在形式上的沉泥,要超越表象去体验和把握古人最深沉高妙的东西。审美的格调上的崇高、隽永,技艺上的精湛、完美一直是他的艺术追求。多年来与瓷土相亲相近的劳作,使他在艺术表达上显得得心应手,无论造型的沉稳和流畅,釉色的简洁和丰富,还是内涵的隽永,他都发挥得灵透生辉。

青瓷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既要展现个性,又要发挥材质的优势以及它不可替代的特性。但不管青瓷艺术今后如何发展,起码有样东西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传统的精神与美感的独特性。在青瓷创作中多从中国文人画与诗词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传统的龙泉青瓷用现代审美意识将它诗意化。

陈爱明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刻意追求诗意,诗意反而往往会越来越远。陈爱明用心观察生活,察看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自己的灵感去建构自己作品中的世界。对于他,诗意是一种附加的奖励。

他如同一位沉静的麦田守望者,在陶瓷艺术世界里耕耘收获,以他不断的创造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拉近着我们与自然与传统的疏离。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他永远都不会停歇。我也深信,以他的真诚和勤奋、执著和才智,在其青瓷艺术世界里,陈爱明一定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3:45:35